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1984》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1

《1984》的读后感7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84》的读后感7篇”,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1984》的读后感 篇1

《1984》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之前看过作者写的《动物庄园》深感良触。在《1984》这本书中奥威尔为我们构思出了一个恐怖的集权世界,世界被分成了三个国,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必须说是集权统治的完美典范。

最高统治者“老大哥”宣称“和平即战争,民主即强权,无知即力量”,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上等人即“内党”,下等人即“无产阶级者”。独裁者以追求权利为最终目标,为了崇高的权力而发动战争去牺牲一部分人的自由与快乐,却让民众变得极其无知去拥趸他们!思想警察无处不在,电幕屏则被装在任何会出现的地方。就在这样一个高压环境下,大多数人仍是党的唯一追随者。

我觉得这本小说当中埋下的伏笔很多,思想警察,少年侦查队,兄弟会的存在就更像是营养液让这颗种子生长得肆无忌惮,甚至子女监视父母,越往后阅读和之前的内容串联起来不禁让你大为惊叹。温斯顿和朱丽娅由一开始的向往自由与福祉,最终还始如所料地在身边发生肘腋之患!他们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机器,他们的力量实在弱小,以至于在国家机器面前显露的如此破败不堪。

人应平凡而伟大,如作者呈现的政权可以做到这般熟稔,我只能保持缄默,感叹到它一定可以永世生存下去,想下确实觉得挺荒诞骇人!

我认为一个社会思想自由是极其重要的,物质发展再快思想也应该进步,这不是呓语,而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当然我们不能入彀,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只要是有营养的思想。总而言之《1984》这本书真的强烈推荐大家观阅,入股不亏!

《1984》的读后感 篇2

读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我才第一次知道“反乌托邦”小说。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而反乌托邦就是指充满丑恶与不幸之地。这种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但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如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迫害等,刻画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未来。

《1984》正是描绘了这么一个幻想的社会,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作者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惊肉跳。在这个人人被“老大哥”洗脑的社会里,亲人朋友之间互相揭发,甚至儿童都可以向组织告密自己的父亲所说的言论。所有人性向往的美好都是罪恶,必定要被扼杀。温斯顿和茱莉亚没有相遇之前,文章的色调是灰色阴暗潮湿的,而两人产生爱情之后,乌云背后仿佛透出一丝阳光。

在黄昏的小屋里,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他们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是极寒的世界里可怜的一点温情。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性之光照亮在阴暗的头顶,这缕阳光一直支撑着温斯顿对茱莉亚的忠贞,被俘后严刑拷打都不出卖茱莉亚,直到他最恐惧的老鼠出现,背叛了茱莉亚他就获得了自由。自由即奴役。奴役即自由。老大哥完成了他的自圆其说,成功的又洗脑了一个人。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阅读时我一直在想,第二句话为什么不是“奴役即自由”。后来明白,在那个时代,廉价的自由已然泛滥,奴役才是被摆上台面的民众所需,也是最终目的。人民最终的麻木和奴性才是极权统治者最终想要得到的结果。

《1984》警醒我们,权利运用不当会导致可怕的结果。

《1984》的读后感 篇3

《1984》读后感800字:

谁控制现在,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1984》

《1984》这本书是由乔治·奥威尔于1948年写成的,写成后年份调对,变成1984,描述的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想象一个在集权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表现。碰巧的是,在当时苏联集权时期,苏联人民发现几十年前的书里描绘的事实跟当下的社会如此相似,一个生活在几十年前的人怎么能如此精确的预见未来,此后这本书成为禁书,被认为是批判共产主义的书。

《1984》的背景描述的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大洋邦、东亚国和欧亚国,三个国家每天没事就打仗,争夺的不是什么资源,甚至有时候国家上空盘来不明战机,扔几颗炸弹就回去了,作战的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是生活在一国之内的国民是不会知道的真正来历的,毕竟新闻、媒体和言论都是被控制的。打仗的目的不只是转移视线,也是为了消耗国家财富,让人民始终处于一个刚刚温饱的界限,据说这是一个最有利于统治的界限。

《1984》的主线是男女主人公温斯特和茱莉亚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温斯特就职于国家真理部(类似于宣传部门),其实一个专门说谎的部门,负责篡改历史,但凡是对当局统治不利的历史通通修改,如果你是一个中途出卖国家的人,你不是中途出卖,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个出卖国家的人,一个彻彻底底出卖国家的人。读后感·如果你被处决掉了,你不是生命结束,而是从来不存在,与你有关的记录都会消失,就像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在一个新闻自由绝对控制的国度里,这是做得到的。而统治这样一群心智的国民,与这样一个国家绝配。

书里表达了一个观点,历史对于国民心智的塑造真的很重要。就像妈妈告诉你撒谎会被狼外婆吃,被狼外婆吃的事实会影响你判断撒谎的利弊。过往的事实会形成你的世界观,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长期以往就是你的人生观和信仰。就像书中所说:当说大洋邦从未与欧亚过结盟,他温斯特·史密斯却知道大洋邦与欧亚国站在统一战线不过是三四年前的事,但这史实记录在哪里,只存在于他的记忆里,将来总有毁灭的一天,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党制造出来的谎言,如果所有的记录都记下同样的话,那么谎言在历史中流传下去就变成真理了。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1984》的读后感 篇4

《1984》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划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在《1984》中,存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无处不在的精神控制,你随时可以感觉到老大哥在盯着你,电子屏幕在监控着你,你无法拥有隐私,就连自己偷偷写个日记都要提心吊胆。亲情的崩离与背叛,人们在家里从不敢谈论危险问题,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会将父母的话告诉思想警察,一个家庭必然走向破裂。人们能看到的只有每每下调的食物供给,劣质的生活用品。政府随意篡改历史,人们成了木偶。

在我看来奥威尔是个神奇的预言家,他用辛辣的笔触讽刺了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者,他在1948年,以一种预言的形式命名《1984》,历史证明他一语成谶。奥威尔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所作的《1984》批判斯以大林时期的苏联为首的、掩盖在社会主义名下的极权主义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无法从奴役中觉醒从而进行反抗,处在那种社会中的人无法正常拥有独立的人格,健全的思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的反抗虽然使人失望却聊胜于无。即使这种反抗没有成功,且以一种颠覆自我的形式收场,敢于去斗争追求自由的精神还是让人感到一丝欣慰。

《1984》的读后感 篇5

了解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在这样一个军事化管理的社会,物质匮乏、人身自由限制、精神施压没有击败温斯顿,但是当面临最恐怖的惩罚时,温斯顿的那一念最终使他屈服了,他说出了“咬茱莉亚”,看到这里,内心已经失望至极,但是何曾想到,茱莉亚后续也坦言,“我出卖了你”。人性至此,已无再多言语去陈述。“在这以后,你对另外那个人的感情就不一样了。”我相信,温斯顿是爱茱莉亚的,可是最终,都比不上爱自己。肉体最终避免了苦难的毁灭,但是获得存继之后,精神却已被完全驯化,此肉身里残存的,不过是巨大的空虚罢了。

“让人感兴趣的不是那块珊瑚,而是玻璃内部本身。这么深,却又像空气一样透明。玻璃的弧形表面仿佛就是苍穹,下面包藏着一个小小的世界,连大气都包含在内。他觉得自己可以走进这个世界,事实上它已经在里面了...珊瑚是茱莉亚和他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嵌在这个水晶球的中心。”当读到中间这一段话的时候,内心一度还存在期待,猜想也许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是这个冰冷社会里的慰藉,那一丝微弱的光亮。不过,结局还是把读者拉入到了一种冰冷的境地,所以这部反乌托邦的小说,读毕让人内心产生深深的失落,不仅是对这样的一个环境,而是人的意志是这么脆弱。

《1984》的读后感 篇6

结局实在是不美,而且好多疑问在最后也没有得到答案。

老大哥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奥布赖恩要给温斯顿那本书,温斯顿不但没有得到救赎还因此被折磨的死去活来,而提审人就是奥布赖恩,难道奥布赖恩才是大洋邦的幕后操纵者?

查林顿又是怎么回事,是引诱温斯顿思想犯罪的陷阱吗?

其实温斯顿什么坏事也没做,什么颠覆党权的行动也没采取,为何遭受如此泯灭人性的酷刑,目的就是身体和精神折磨?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丝丝入扣,总想知道主人公温斯顿最后如何下场,第三部分,和之前看过的日剧《奇妙物语》中,专门通过注射和仪器折磨犯人的剧情相重叠,有种落在科学疯子手中被当作小白鼠的可怕代入感。

如果当权者思想极端,通过暴力(不屈服就痛打及折磨到屈服),监控(无一点个人隐私),饥饿(控制社会生产力),焚书坑儒(毁灭历史、思想和书籍),不给予正确的教育(没有知识的传承,以扭曲的世界观破坏亲情、友情,爱情),让平民都成为愚蠢的傻瓜,真是分分钟的事情。可怕,太可怕。读完这本书,你会无比的庆幸,现在的自己,平安、健康地活在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里。既自由又幸福。

《1984》的读后感 篇7

温水里的青蛙往往都无意于自救,因为它们是一点一点地去习惯,去接受那无声无息的死亡

1984年的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无自救之意,因为在他们印象里,水一直是那么深,火一直是这么热。也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富,而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罢了,没有证据,语言的苍白无力从一张不同乎众人思想的嘴中说出,又怎能抵得上真理部那可以抹杀任何蛛丝马迹的办事效力呢?世间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人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作者奥威尔恰是创造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世界。

自由即奴役。如果你渴望冠冕堂皇的自由,那就请心甘情愿的接受奴役吧。德国有部电影名叫《浪潮》,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例:一位美国的教师在班级内开展了一个实验,在一周内,所有的同学都要坚定一个统一的思想教条,拒绝任何个人主义色彩的事物,像纳粹党服从希特勒服那样服从从这位老师所有的命令,即使是违背常识和伦理的,也许在这样一个崇尚民主的国家,去营造这样的氛围是超乎想象的,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思想有多么脆弱,仅仅过了一周,这个班所有的学生就像换了一个灵魂,没了青春的个性与叛逆。没了观点的交锋与争辩,也没了思想上的独立,这个实验最终以枪杀案而破产,仅仅是班中的一位学生因为与一个局外人在国家民主的看法有分歧,便把对方枪杀。

而奥威尔在这里要写的不是浪潮,是那浪潮裹挟中跃起的叛逆,那个可怜可悲的希望的载体。既然要成为主人公,就得承受异于旁人的艰辛,温斯顿获得了比所有人都多的痛苦,就像一根微微颤动、垂死挣扎的火柴,让人们看到了火光背后更深邃的黑暗。因为他独立思考的方式始终的在那里:他不肯随波逐流,拒绝接受老大哥的光荣的洗脑,放弃了在这个世界里最令人向往的自由,反而怀着侥幸心理去偷吃伊甸园的禁果,去触碰血一般艳丽的爱情,最后反而因为女友裘丽娅的背叛,而从血液里丧失了最后一丝人性的独立与光辉。这时如果是你,又会怎样选择呢?在这个所谓高度自由的世界里,你不是一个人,而是自由本身。自由就是放开手任由自己被外力控制,就是不再受执念而最终接受灌输,就是放纵自己而麻木的跟上面走。你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活着了,因为你脑袋里思考的,你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都是顺从于他们的操作规律的。真心地将虚伪当做了真实,你的逻辑体系中2+25已是无可反驳的真理,自然就不必再揣着秘密终日伪装地活着了,大可随时随地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再不用担心被夜里虚伪的梦话所压抑。

但这是自由吗?

当然是自由奴隶式的自由!

但这是你要的自由吗?

当然不是!

如果现实中自由真的被套上了奴役的锁链,以追求思想完全统一带来的政治稳定,那么人类最原始的本真将不复存在,独立思想的流星也永远不会再划过人类历史的星空。奥威尔用《1984》给全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