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29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6篇。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中国精神的读后感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1

致敬零的突破:给许海峰的一封信

许海峰同志: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您打出的最后一枪,将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令无数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年我才10岁,正在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依稀记得主持人介绍您夺魁时哽咽而激动的声音,父亲坐在沙发上一下跳起来,差点把茶盅掉到地上,口中喊着第一!冠军!厂区内立刻响起了鞭炮声,家家户户奔走相告,从此,对于10岁孩子来说,爱国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行动。

后来,通过电视广播还有书本宣传,知道了您的更多事迹,您不仅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是最美奋斗者。

获得金牌,彰显您为国争光的执著追求。您从小喜欢玩玩具枪,高中毕业后,您用40元钱买了一支汽枪,从那以后,您把心思都用在了枪上,瞄远处树上的鸟窝,瞄近处的飞虫。您把理想和志向都寄托在枪上。1982年,您进入安徽省射击集训队,当上了一名运动员,更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射击技术日见长进。您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为国争光,这个信念让您在1984年进入国家射击队,并在同年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实现了奥运零的突破,极大提升全国人民的爱国心。

捐出金牌,彰显您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中国奥运会上第一块金牌,是何等珍贵!它的价值可想而知,当人们猜想着您如何处置这块金牌的时候,您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将这枚珍贵的金牌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您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的成功源于国家的实力。放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而在博物馆中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比放在家里有意义多了。这句话让世人对您无限敬仰与感动,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只有看淡名利,以淡泊的情怀书写高尚人生,才能以德立身、行稳致远。

传递金牌,彰显您敬业奉献的使命担当。取得中国奥运第一块金牌,您没有选择急流勇退,而是继续投身在为国争光的路上,1984年奥运会夺冠之后,您又参加了两届奥运会。您1995年退役后,开始执掌中国射击队女子手枪项目的教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您带的队员李对红获得女子手枪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您带的另一名队员陶璐娜获得女子气手枪金牌您以拼搏进取的不懈奋斗,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将金牌之梦传递给后来人,让《义勇军进行曲》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奏响,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体育事业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您的英雄事迹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更是在告诉全世界,从苦难中走来的中华儿女,再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我们正以昂扬的锐气,奋力奔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2

文学史评价是一件有诸多变动的事,“评价”本身就构成了历史。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评价,一直以来,变化也颇多。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主流观点是:高度评价左翼、延安与十七年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而指斥沈从文、钱钟书等非左翼也非国民党作家为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帮凶”、“帮闲”文艺。政治性、集体性成为衡量作家作品的唯一尺度。典型观点如:50年代王瑶提出的“鲁郭茅巴老曹”,认定这六位是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大师级作家。

改革开放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传入中国,使国人重新发现了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价方法与八九十年代的“重写文学史”有异曲同工之处——号召“回到文学自身”,清理文学身上过多的政治责任。“重写文学史”的影响至今,在“重写文学史”的影响下,上至文学史家,下至普通读者,厌恶文学的政治性,降低对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评价,批评其公式化、概念化,审美角度单一,等等。在“重写文学史”的视角下,郭沫若的地位大幅下降,茅盾被批评为“主题先行”,巴金早年作品被认为“热情有余,思想不足”。

应当说,“重写文学史”的观点很有其合理性,确实使人们的评价思维摆脱了十七年时期的单一政治化视角,看到了更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它对茅盾等作家作品的缺点的评价,确也触到了实质。不过,单一的“重写文学史”,完全排斥文学的政治性,完全给予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也不是科学观点。

解洪祥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给出了一个较为客观科学的观察角度:综合十七年与“重写文学史”的评价思维的合理方面,主张文学性与政治性结合,集体性与个体性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主要评价的是左翼文学与解放区文学,它肯定了它们的贡献:促进中国革命的进展、人民的觉醒、拓宽了文学题材、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等。它对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弊病的总结也很科学,指出一味昂扬、文学为政治服务、排斥知识分子题材等问题都可归纳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扬弃论和辩证个体观,使历史主义压过伦理主义,造成了文学的失衡与悖反。确为的论,对我们进行文学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3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2000字!

2020年NO.5——《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

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毛姆的中OnaChinesescreen——ThePhilosopher这篇文章中。毛姆笔下的辜鸿铭先生实在太有趣味,在我的初印象中,是个刻板固执的老学究形象,留着细长的灰白辫子,仿佛是紧紧攥住自己与古老的中华文明间的最后联系;对西方文化、机枪大炮等毫不留情面地批斗,面对身为英国人的毛姆,也丝毫未曾口下留情;他推崇儒学,热爱这片国土,对中国文化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推崇;晚年的辜鸿铭境况萧条,愤怒于当时全盘西化的青年人,痛心疾首却依旧孤傲,只愿在椿树胡同的破落庭院里给寥寥几名学生讲授儒学。

后来查看辜鸿铭先生的资料,才知这位学博中西的“清末怪杰”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先生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出生在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然后去了德国和苏格兰的爱丁堡留学,婚姻状况是一妻一妾,其中妾是日本女子,最后在北京做官,做的是张之洞的外事秘书。大概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辜鸿铭先生自称为东南西北人。

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良民的信仰”这个词。这倒是让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近些年反复提及的文化自信,一直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信心,并向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但是在辜老先生这里,口气大得可以勒!“在中国,这里有一种迄今为止不容置疑的无价的文明财富,即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拥有欧洲人在大战后需要的一种新文明的秘诀,这种新文明的秘诀就是我所谓的良民的信仰。”我瞬间有一种腰杆儿都挺直了的感觉,辜老先生就是有这种傲气和狂气,当他这么气势汹汹地说出这番话,我甚至觉得“文化自信”听起来都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透过辜老先生的文字,倒是可以重新审视下他眼中的中国人,再对比下自己眼中的中国人。我非常喜欢他的这段话:“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有人说他过于崇中媚华,但透过这段文字,我看到的是一种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解读。仅用简单的词汇对比,便表现了中国人骨子中的温顺品格,也恰恰是儒家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较为意外的收获是辜鸿铭先生对宗教这一话题的探讨。譬如“一个连信仰都没有的国家……”这样的言论,是我曾经听到或看到的,我也曾困惑过:有的人信仰宗教,可以将宗教视为其信仰,那么不信仰宗教的人就是没有信仰的人吗?事实上,多数中国人并没有感受到对宗教的需求,这是为什么呢?辜鸿铭先生解释道:“这是因为中国人拥有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一个能够取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从字面意思上看,儒家学说并不等同于一种宗教,但其伟大之处在于,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并且使人不再需要宗教。在辜鸿铭看来,宗教是通过某种东西给众生以安全感和永恒感来减轻世界的神秘重压于人们身上的负担。孔子同样赋予了中华民族这种东西,即他所教导的绝对忠诚的神圣责任保证了在中国老百姓的头脑中民族的种族不朽。

“一个中国人,当他死的时候,使他得到慰藉的不是他相信会有来生,而是相信他的孩子、孙子、曾孙,所有这些他最亲近的人,都会记住他、想念他、热爱他,直到永远……”这段话让我感动许久,如孔子所说的“慎追终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始终对故人保持着至上的尊重,并常常回忆遥远的过去,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美德不断加深,人们那种强烈的情感被唤醒和点燃,从而坚决服从道德行为准则。

争议最多的地方就是有关“中国的妇女”的章节。辜鸿铭先生把中国女性的理想定义为“一个手拿着打扫卫生的扫帚并用它来清扫房屋的理想”。先生还对“婦”这个字做了拆解:左半部分代表“女人”,右半部分代表“扫帚”,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妇女被称作一个特定房间的管理人”,在他看来,真正的女性理想总是家庭主妇,即管家务的女人。看到此处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样的言论无论谁看到都会心生质疑,甚至大加抨击。但换个角度看,读书是为了博古通今,而非以今律古,或以古限今。那个时代的辜鸿铭有那个时代的愚昧,也有那个时代的固执。

坚持留着细长辫子的辜老头,仿佛在与那个时代做着最后的抗争。一个在欧洲游学14年,率先接触西方文明的中国留学生,却在回到这片土地后完全服膺于中国古圣先贤的言论,成为了一个坚决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成为一代狂儒,孤傲又坚定。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4

最近,央视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更新了, 最新一期讲的是《楚辞》,是屈原南仁东跨越千年的相遇!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也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它到底有多浪漫?读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想到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也会日益衰老。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3.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九歌山鬼》

含情注视巧笑多么优美,你爱慕我的姿态婀娜。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5.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九歌》

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6.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九歌湘君》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7.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思念公子徒然烦恼横生。

8.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远游》

清虚宁静中自有愉悦,淡泊无为悠然自得是真。

9.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

王孙久留深山不归来啊,满山遍野啊春草萋萋。

10.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宋玉《九辨》

空旷啊天宇高秋气爽,寂寥啊积潦退秋水清。

1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12.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九章思美人》

芳香与污秽混在一起,芳花总会十分卓然自显。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1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15.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江》

只要我的心端正坦荡,即使身处僻远又有什么妨害呢?

16.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九辨》

燕子翩翩飞翔归去啊,寒蝉寂寞也不发响声。

1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用荷花把下裳织就。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我真心爱好修身洁行,即使死多次也不会后悔。

1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2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5

我懂得了长征精神《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当读到毛主席写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时,我都会想到伟大的红军战士们。

长征,两万五千里,牺牲了多少红军战士,敌人的枪口残忍的夺取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但红军战士并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中国的国旗,点燃了中国人民的心。

看,在那无边的荒地上,饥饿正在残忍的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好不容易找到了几棵野菜,把野菜炖成汤,给战士们充充饥,自己却不舍得喝。看着战士们高兴的喝着汤,老班长带着高兴离开了人间。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是那些红军战士英勇的身影还流在人们的心中。

在行军途中,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他们经历了千山万水终于达到了陕北,在行军途中,他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奋力拼搏,顽强前进,在途中有时还遇到敌人的袭击。可是,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并没有被吓倒,在遵义会后,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还采取了机智灵活的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终于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最后还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我知道这么多长征事迹后,想到我做为一名少先队员,却没有尽自己应尽的天职学习:一遇到数学上的难题就不做了,想到跑操的时候,总是觉得跑步没有好处,心里老想着偷懒,没有红军叔叔顽强的毅力,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非常的惭愧与自责。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蒙混过关是不长久的打算,只有把心放正了,向中国工农红军那样,有着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态度以及顽强的毅力,才能从失败的基础渐渐走向成功。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篇6

从8848.86中汲取一种精神力量

8848.86米!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这个数据是历史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是中国登山队实地勘测出的珠峰的中国高度。

1960年5月25日,历经艰险的藏族队员贡布和汉族队友王富洲、屈银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壮举。1975年,中国第二支庞大的登山队进驻珠峰脚下,最后9名勇士登上巅峰,藏族女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侧登顶成功的女性,而次登山队实现人类测绘史上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测得珠峰8848.13米的高度数据。如今,攀登精神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漠,而是历久弥新。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虽是电影《攀登者》海报上的一句话,却也是中国攀登者们向高度发起冲击的铮铮誓言。一段段不朽的雪峰传奇,诠释着坚韧不屈、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展现了一代代攀登者笃定的理想信念和意志。

8848.86是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的家国情怀。8848.86这组动听的数字,为珠峰身高给出了权威的答案。时至今日,中华民族凭借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的意志品质和不断攀登的家国情怀,已经成功登顶一座又一座珠峰,中国桥、中国路让天堑变通途,中国高铁、中国超级计算机跑出了中国速度,中国探钻、洋底下潜镌刻下中国深度,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有了中国高度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壮举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气派。

8848.86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生动表达。2016年6月,拥有中国芯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全球真正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2020年11月,中国天眼已经发现脉冲星超过240颗实现科技从弱到强、从并跑到领跑的自立自强,中国人在艰苦奋斗中的步伐愈加地豪迈而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8848.86是几代登山人传承的中国精神。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像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史金牌零的突破、李宁创造世界体操史的神话、中国女排五连冠一样,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让所有的艰难曲折成为向上奋进的力量,成为勇于攀登高峰的中国精神。

攀登精神,莫失莫忘。在新时代的征途中,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