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陈情表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3-05-21

陈情表读书笔记(7篇)。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情表读书笔记(7篇)”,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1

【复习目标】 体会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 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2、 熟读课文并背诵,整体感知大意。

3、 通过“反馈练习”的形式检测本堂的复习效果。

一、基础积累。 字音  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门衰祚(zuò)薄

床蓐(rù)  茕(qióng)茕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贱

除臣洗(xiǎn)马  逋(b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 终鲜(xiǎn)兄弟  期(jī )功强 近

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床蓐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逋慢  陨首  犹蒙矜育  猥以微贱  拔擢   宠命优渥  终鲜兄弟

4、 本词的文言知识。

③词类活用:闵(形做名)、微贱(形做名)、犬马(名做状)、闻(使动)

5、

陈什么――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1)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什么地方写“忠情”?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明确: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2

古人常说读书必有感,必会落泪。其一《出师表》,落泪者是忠,其二是《陈情表》,落泪者是孝;后者是《记十二郎文》,落泪者是美。

自读《陈情表》后,我颇受感动。讲述的是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世的奏章,描述的自己不能胜任的理由之一“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及自己的与祖母的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将作者步步紧逼至“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但在忠孝两难全时,作者毅然而然的选择了孝。

不论是古时还是今日?我们中华民族宣扬的不正是以孝治国吗?世间万物皆有情,小到野马尘埃,大到宇宙星辰,无一不是展示着情的存在。古时早就明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对头土壤的感恩,只同时也是为自己明年的绽放的铺垫。

如今我们处在和平安详的社会中,不穷,我们如图古人般生当有陨首,死当结草。我们为何不能如古人那样以孝为先?让我们怀着一颗孝心融入这个大千社会吧!子女孝顺父母,这是法定赡养的义务,是我们身为子女必做的一件事情。不仅彰显了我们自己,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标签。无论你曾经做得如何?物质赡养的如何?已成过往。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世沉浮如电火石光,盛衰起伏,变幻莫测。不可能事事经历,也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以史为什么榜,我们展示“孝”,并让“孝”落到实处,怀着孝心去感受。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3

信手翻阅着早已泛黄的《古文观止》,让心灵再次去探索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产。兴奋的是古文总是能给人一种脱离世俗纷扰的清静与豁达。偶然间,又翻到了那篇早已烂熟于心的《陈情表》。每次读起它,感觉就像是在读一份心情,不能不以之兴怀;每次读起它,都给我更深一层的体会。

古代的学者们,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功成名就。仕途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梦想啊,有的人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去追求显贵。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艰苦的攻读说到底都是为了以后无量的前程。这样的付出,必定期待着金榜题名后的获得。当仕途的机会真正来临时,谁能不为之欣喜若狂。然而李密在“郎中”“洗马”等官职的诱惑下,却不为之所动,只想要“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相濡以沫,来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

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百善孝为先。可亦有人说:“忠孝难两全。”皇命与亲情到底孰轻孰重?况且常言道 伴君如伴虎,纵然有的人也有孝心一片,也会终于显贵,畏于皇命,舍弃孝道而奔赴前程。李密,他是蜀汉的遗臣,倘若他不接受为官,很可能被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而招来杀身之祸。然而他敢于冒这个险。只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将满腹真情付诸文字,用他的真诚孝心打动帝王。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感恩着。古人亦都教导着我们学会感恩。人非金石质,岂能长寿考?报养祖母的时间已有限,为使祖母安享晚年,李密不惜逆君而行,违抗君命,置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于不顾,可谓难得。然而现在的有些人呢,他们心里清楚树欲摇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却整天想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自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去为父母尽一点孝道。

曾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忙碌了一天后,为婆婆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当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正在为奶奶洗脚时,自己也打好了洗脚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我相信此时两位母亲的心情一定是特别欣慰吧。这一场景让人感动,让人反省。如此简单又微不足道的事,我们又有几人能做到?我们有为父母做过什么?想来惭愧不已。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父母做点事吧。让幸福快乐陪伴在他们身边。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4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 还有:“忠孝难兼。” 写的李密既忠又孝。

据说读《楚辞表》不动感情的人是不忠的,读《陈情表》不哭的人是不孝的。在《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孝从服侍亲属开始,以服侍王子结束。”孝的初始状态是为自己的父母服务,中间状态是为自己的君主服务,最高状态是修身养性。

李密报道奶奶抚养,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了显贵的机会。那是因为他是一个质朴感人的孝心结束晋代感动,不仅答应暂时去超,两人还奖励奴隶。与此同时,他还许下了承诺,“当学生第一次陨石,死当结草”的学生是愿意牺牲生命,死亡也有报道结草图。你怎么能说他没有做到这一点忠孝两全?

在学学习这篇论文文章时,感受就颇深,还记得我们当时中国老师在课上学生问我:“你觉得你是个孝子吗?”我答:“不是。”很果断、很干脆。因为我当时社会真的就是不孝,在家里会任性,常常使妈妈可以伤心……学完《陈情表》后,我也深刻地进行反思了自己,才有了现在的我。

那时我在学校的学生会,忙着在学校工作,家长很快就学会忘了温暖的问候,回家不管自己的心情,乱发脾气的。那时候我是一个真正的混蛋!我没有带领他们到干手器,但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写作增添了几分银头,不知不觉中,他们都老了......

从出生的那刻起,爸妈的生活就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已经开始把心思学习投入到这个小生命的人身上。小时候我们为了能够不让我哭,他们可能会想办法哄我开心,因为我的笑声会牵动他们的每一根心弦。等我长大了,开始工作上学,他们会教我怎样发展与人之间相处,以免我受到国家欺负。我长大了,有自己的理想,开始逐渐变得更加有些嫌弃他们了,可是对于他们不介意依然以微笑可以面对我,这一切的一切问题都是通过他们爱我的表现。

父母是我精神上的依靠,精神上的寄托。 他们总是给我力量,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生活,鼓励我在失意的.时候继续努力不放弃。 当我自信或取得好成绩时,他们是多么的快乐。 即使他们不笑,他们也无法隐藏自己内心的幸福。 我知道:他们为我骄傲。

我们不能逃避孝顺父母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珍惜他们,当他们还在这里。业余时间给他们一个温暖的问候。这对你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足以让他们考虑很久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已经与日新月异,但唯一不变的是家庭,这是孝顺。一个孝顺,平凡,普通,没有浓妆淡抹,唯一的字符!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5

无意间读起了李密的《陈情表》,细细品味,感激涕零,愧不堪言。才知道我亏欠父母太多,我要做的远远不够。我该反思,更应该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大凡成大事者都必经历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苦难是成长的磨砺石,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练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会有心酸的故事。或许只有经历过此等涅槃重生的历练后,方显出成功的来自不易,如此才能懂得珍惜吧。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个经历过孤独和苦难的灵魂是充盈的,是富有内涵的大智大彻。那些标榜自己的、喧哗不止的永远是无知者无畏的吹嘘和卖弄。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懂得聆听别人。

一个不用心生活,不懂感恩之情的人是写不出震撼心灵,催人泪下文章的。只有爱过,才会懂得珍惜。只有经历过相依为命,才会不离不弃。

善做的人不一定善言,说的再好,不如躬身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或许我能做的并非是多大的善举,并非是多么轰轰烈烈的行为。只需要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些鼓励和善意。如此就会少一些争吵,少一些冷漠,少一些恶语,这些细微的差别却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多一些包容,能够在生气的时候,压制内心的躁动,等心平气静时候再开口。远胜于当时口不择言,事后再道歉让人更舒服些。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会克制自己,也是一种成熟。

百善孝为先。古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我在父母面前有时候也不愿意过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去处。因为我做出的许多决定,在他们眼里未必都是正确的,他们总是竭力劝说我听从他们的。这种强加于人的姿态,让我心里很不服气。虽然是出于善意,是为了我好,可我未必愿意接受和领情。猛然间发现我与他们已经形成了如此之深的隔阂。是代沟?是观念的冲突?亦或者是不同经历早已让我们的三观大相径庭。

年少时候,我总是会竭力反抗。如今我仿佛豁然开朗了,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又何必如此要求别人。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吧!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何不反身苛责于自己呢?即使自己真的错了,从善如流,善莫大焉。也会让自己活得更洒脱些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做的很多。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多一些聆听,多一些包容,多关心一些他们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那些需求,即使委曲求全,只要做到皆大欢喜,又未尝不可呢?往后余生,陪伴他们的日子弥足珍贵,何不让他们开心快乐呢?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报答养育之恩,不是挂在嘴上的华丽言辞,而是要付诸行动的亲力亲为。比如回家时候多买一些水果、蔬菜。虽然他们嘴硬的说:不用你买。也不过是心疼你,不舍得花你钱而已。多给他们讲一些健康的知识,试着说服他们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带他们去一些他们想去的地方旅行,夸赞他们的厨艺,鼓励他们的进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正是组成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尊重彼此,相濡以沫,和蔼可亲才更持久。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相处最多的是家人,善待家人,温暖的家会给你创造出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不必计较那些让人难堪、不如人意的事。我们更多的是把自己的笑脸和好脾气留给家人。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关系是你成长、成功的温床,家人是你成功的后盾。你只有不断的充盈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成熟起来。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好的爱护。

做一个优秀的人,哪怕你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但你必须是最勤奋、最积极的那个。只有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能带动家人的`成长和进步。如此反反复复,相互促进,日复一日后。再回首,会惊喜的发现,你离那个曾经的自己越来越远,你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你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好,你进步就会越来越大。

鱼为奔波始化龙。不要害怕苦难和挫折,那些你该经历的,都是你成长路上的助推剂。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才能让你变得不平凡。不抱怨,不气馁,以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黎明。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6

从我们呱呱落地之后,我们便沐浴在幸福之中,有父母的疼爱,有爷爷奶奶的宠爱,有朋友的关爱……然而《陈情表》中的李密从小便遭遇了诸多不幸,父死母嫁,大小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长期卧病在床,李密端茶匙药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新朝的优厚待遇,他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他选择继续的侍奉祖母,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放弃了高官厚禄。自古以来,圣人提出“忠孝”为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对待国家要忠心,对待长辈要尽孝道。所以“忠孝”不能两全,自古始终是“忠”在前,而李密却选择了“孝”。“忠”是对一个人的高标准要求:“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李密能以“乌鸦反哺”精神引导自己做一个尽孝之人,对年老多病的祖母不离不弃实为可贵。

其实仔细想想,人这一生当中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了吧?!李密是幸运的,毕竟在他想一尽孝道的时候,还有一个祖母可以让他去孝顺。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不忘根本,报答亲情。不禁让我深思,我带着父母的关心、爱护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在带走父母爱意的时候,我是不是该留下一份孝心?

陈情表读书笔记 篇7

从儒学巨著《论语》里的“百善孝为先”到《诗经·小雅》里《蓼莪》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从《乐中由百里负米》的故事家喻户晓,到将领岳飞的“至亲至孝”万苦流芳,一张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揩去了多少人的眼泪,一首筷子兄弟的《父亲》唱碎了多少人的心弦,孝,就这样从古至今流传下来,成为一种美德,一种习惯,时时刻刻震荡着我们的心泉。

随着近代潮流的大门缓缓打开,人们逐渐屏弃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修改了披麻戴孝,守丧三年这样繁琐的礼节。鲁迅先生也深刻地揭露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乐”“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的本质,“孝”脱去了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的光鲜亮丽的外衣,融入了普通生活。

可在当下,“孝”似乎变了味,任凭广播里一遍遍地弥漫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一些在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还是无动于衷,不愿也不肯回到黯淡破败的老家,任凭老人们在电话里一遍遍地呼唤着儿女的名字,得到的也只是“我还在忙”二句冷冰冰的话语。他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往父母的账户上扔下几个冷冰冰的数字,便自认为报答了父母亲辛苦哺育的恩情,可谁知花高价所买来的“孝”也抚慰不了老人们在门边翘首以盼的孤寂的心。大抵还是孔子明白得透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道理我们都懂,只是,转身便忘了。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老年人随子女漂泊异乡主,照顾新生婴儿,这些老人也被学术界冠以新的标签——老漂族。表面上,他们是这座城市极为普遍而自然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属于那里,这些老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子女所在的都市,在每一天的黄昏中奔波忙碌,也在一生的黄昏中漂浮不定。儿女们只明白工作忙,没时间带小孩,这时才蓦地想起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他们,匆匆一个电话过去,他们便驮着大袋小袋家乡的气息搭上火车,放下电话后“被需要”的欣喜,儿女们无法体会;广场舞是很多老年人的消遣方式,但他们更多的选择是远远地观望着。儿女们不曾知晓,和当地老人搭话时,对方“听不懂”的尴尬处境,儿女们感受不到;还有孙辈们因为“代沟”的嫌弃……他们整日奔波在狭小的圈子里,却达不到子女的标准。

不仅仅是老漂族数目的宠大,此刻的孩子们也难再有《陈情表》里李密对祖母深深的感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大多在抱怨父母的条件,不停羡慕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们,抑或整日为“代沟”所困,处在无限的不被理解的烦恼中。

孝,逐渐成为一种形式,逐渐淡化,感情亦是如此,如今,是人人捧着一部手机,时而的寥寥几语的几句交流,那么以后呢?且不论《萤火虫之墓》里节子兄妹在战争中被舅父舅母无情抛弃的人之常情,也不说知名国际公司珀莱雅CEO被女儿告上法庭的习以为常的豪门闹剧,可这样下去,当小说里的那些想象成为现实,《李尔王》中,葛罗斯特一家的自相残杀,甚至是《1984》里的孩子们主动告发父母们的“二心”,将他们投入监狱,人们没有了一切感情,一刻的简便,一个能够倾诉的人,我们该怎样办?

当然,尽管“孝”的提倡仍需思考和改善,许多感人的瞬间也在一次次地温暖我们。孝心少年曹胤鹏乌鸦反哺,生死相随,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大多数人都懂得“孝”的含义,可不幸的是,我们往往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慢慢体会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从此刻开始,别再一遍遍地出神地谈着“孝”,别再为教师布置的为父母洗脚的任务发愁,对他们真诚的说一句“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