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实用教案: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2000字

发表时间:2022-11-23

中班音乐课堂教案。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1)

教材:

《两只小狮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教版)

【案例与点评】:

教学片段一:角色见面

(课始,大屏幕上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狮子。)

师(笑容可掬地):谁来了?哪位小朋友跟它打声招呼。

生:小狮子,你好!

师:小狮子的读音里有翘舌音,谁再来打个招呼?

生:早上好,小狮子。

师:真有礼貌。(出示狮子二字。)我们一起来和小狮子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小狮子打招呼。)

师:谁能记住狮字?

生:我有办法,反犬旁加个老师的师。

师:真会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狮子的故事。(教师有声有色地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

【评析】: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走进课堂,看到一幅妙趣横生的小狮子图呈现在面前,就很高兴地与小狮子打招呼。在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小朋友在快乐的生活中读准了小狮子的读音。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学习热情。

教学片段二:触摸角色

(屏幕上出现两只小狮子。)

师:小狮子的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请你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根据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的特点给他们分别起个名。

生1:我给那只懒狮子起名叫小黄。

生2:我给懒狮子起名叫懒懒。

师:你为什么叫它懒懒呢?

生:它太懒了,什么事也不干。

师:这名字多好啊,它多符合这只小狮子的特点呀!(教师板书懒懒。)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懒字?

生:竖心旁加个赖老师的赖。

师:你能联系老师的姓学习汉字,真好。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位小朋友给懒狮子起的名字吧!

生(齐):懒懒。

师:另一只狮子叫什么好呢?

生:我叫它灵灵。

师:好听。

生:我叫它勤勤。

师:什么勤?

生:勤劳的勤。

师:嗯,这个名字比较符合它的特点,那我们就叫它

生(齐):勤勤。

生:它的名字正好和懒懒相反。

师:(板书勤勤。)你取的名字真不错,我们来亲热地与他打声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勤勤打招呼。)

师:你们喜欢哪只狮子?

生(满脸喜悦地):勤勤。

【评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自己心中喜欢的小动物也是如此。在这里教师没有照搬课文,而是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小朋友为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取名字。小朋友取名时是那样的煞有介事,那样的有滋有味。在与故事中的小狮子接触中,他们知道了勤勤与懒懒为什么一个讨人欢喜,一个没人喜爱的缘由。在乐趣横生的取名过程中,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

教学片段三:角色对话

师: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勤勤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

(学生再读课文,找句子。)

师:(大屏幕上出示描写勤劳的狮子的句子。)这个句子真长,你们能试着把它读正确吗?

(学生大声地练读句子。)

师:勤勤还带来了7个生字宝宝呢。(课件用红色显示七个生字宝宝。)我们去读一读。

(学生带着新任务再读句子。)

师:哪些字你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

生:练习,我在随堂练习上见过。

师:让我们捧起《随堂练习》,看着读一读。

(学生手捧《随堂练习》齐读练习。)

生:我在动物园里的警告牌上见过扑,说有一只老虎很凶,如果游客太接近它,它就会扑过来。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挺难读的?

生:整难读。

师:你读得挺好,再读给大家听听。

(该生再读,全班跟读。)

师:觉得有难记的字吗?

生:滚难记。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上面是点、横,中间一个公,下面是衣字少了点、横。

师:衣字的点、横去哪儿了?

生1:到公字上面了。

生2:像老公公戴帽子。

师:谁可以用想像法来记?

生: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

师:这办法真好!

师:我们再来正确又流利地读读这句话。

(学生非常快乐地朗读。)

师:我从这句语中听出,这只小狮子是很勤劳的。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大家感受小狮子的勤劳?

(三四名学生依次读。)

师:我们还能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狮子很勤劳呢?

生1:从非常刻苦中感觉到。

生2:从整天感受到。

师:你能读一读,把这只小狮子的勤劳表现出来吗?

(生2读。)

师:真勤劳。我们像她一样来读一读。

(众生齐读。)

师:我们也像勤劳的狮子一样来练习本领好吗?

生:好。

师:那就来练一练写练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练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

生:练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要把这个字写漂亮还应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生1: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

生2:右边像个东,左点大,从竖中线起笔。

师:是啊,右边像东,竖钩歪着头。我们伸出手指跟着课件演示一起书空,注意笔顺。

(学生书空。)

师: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练字。

(学生观察,看到教师漂亮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谢谢对我的表扬。让我们都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练。

(学生先描一个,再临摹一个。教师巡回,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请小小书法家来评评同学们刚才写的字。(用视频展示台投影。)这个练写得怎样?

生1:整个字太大了。

生2:左右的胖瘦安排得很好,关键笔画撇折和点都写得好。

生3:右边横折钩少了横,变成了东了。

师:是啊,这可不能错。(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用笔改正。)

师:让我们再写一个更漂亮的。

(学生写字。)

师:小朋友练习写字真勤劳,就像那只勤劳的小狮子。懒懒跟我们一比,那他可就(师生齐)太懒了。

【评析】: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联系身边教师的名字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想像识字都来自于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自己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如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中,有效地进行了汉字书写的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书写特点。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片段四:演绎角色

师:懒狮子那么懒,连跟它一块儿长大的伙伴小树都看不下去了。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树和懒狮子说些什么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用_____划出小树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再用﹏﹏﹏划出懒狮子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谁来读一读小树说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懒狮子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这几句话,哪句难读?

生:我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师:句子那么长,确实难读。谁能把它读正确?

(学生再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发现小狮子除了懒还有什么坏毛病?

生:它很骄傲。

师:从哪儿听出来?

生:从林中的大王和他们的地位能听出它很骄傲。

师:你能读出它骄傲的语气吗?

(学生摇晃着身子,趾高气扬地朗读起来。)

师:真骄傲啊!谁愿意来演演小树和懒狮子?

(两名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小树和懒狮子,有表情地朗读它们所说的话。)

师:他们读得真好,好在哪里?

生1:小树读出了小树很奇怪的语气。

生2:懒狮子读出了懒懒的骄傲,让人觉得它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师: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懒说了什么呢?懒懒以后会是个什么样?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引导想像,特别是多媒体画面与表演的结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在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2)

一、教材简析:

《蚂蚁与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短小精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蝈蝈则躲在大树下乘凉、唱歌、睡觉,待到严冬来临时蚂蚁安然越冬,蝈蝈又冷又饿的对比描写,深刻说明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文章充满童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共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变化进行描写。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4、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会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能获得幸福生活的道理。

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课堂教学不单单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我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重感悟、重体验。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尽量弹性化,多给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

五、设计思路:

1、在《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在看动画、听声音、学动作等过程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运用电教手段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字,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依照本理念,设计教学过程。

2、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运用课件观看蚂蚁搬粮食的动画并戴头饰演一演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苦,理解文本看蝈蝈乘凉的图片,感受蝈蝈的懒惰听一听,学一学呼呼的北风,感受冬天的寒冷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一些长句子,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识记课文内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上节课我们学了许多词语,大家看:读准了这些词语,这美丽的红花就属于你啦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真聪明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复习学过的词语,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词语的积极性,激化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为继续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精读训练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词语读得真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呢?认真读读课文第一段,你会找到答案的。

是的,这天的天气怎么样呀?(很热

)是的,出示句子:夏天真热。是呀,天气可热了!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蚂蚁们在干什么呀?指名交流搬粮食

搬粮食加上小圆点。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相机点

背、拉。

3、小朋友说的真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小蚂蚁学学他们搬粮食的样子吧!我来问问你,小蚂蚁,你是用什么方法搬粮食的呀!你们搬粮食的方法可真多。

小结:是呀!在这么热的夏天里,蚂蚁们还在搬着粮食,多辛苦呀,难怪个个满头大汗。

4、看,这就是蚂蚁们搬粮食的情景!(动画)看完了这群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小朋友,你想对这些小蚂蚁说些什么?你们喜欢这群蚂蚁吗?就让我们带着喜欢的语气来读好这一段。读的最好的小朋友老师就奖励他来当一会小蚂蚁带上头饰到台前来演给大家看,好吗?

5、带头饰演一演小蚂蚁。

(1)指名学生带头饰表演蚂蚁搬粮食。学生评一评。

(2)再次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学习语言文字,营造气氛让学生学一学小蚂蚁搬粮食,看看小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主动接触课文。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读懂课文,真切的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另外学生整体的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表演不再留于形式。)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蚂蚁们搬粮食,个个满头大汗(板书),他们多辛苦呀!可这时候蝈蝈在干什么呢?自己读读第2段。

2、学生读后交流: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出示图片)我们来看,这只蝈蝈在唱歌,这只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看,这里用了一个躲,他们怎么会躲到大树下呀?

是的,天气多热呀!只有这树阴下才最舒服。看他们个个自由自在

。指导朗读词语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3、真好!看了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的更好的。指名读,齐读。

4、蝈蝈们自由自在(板书),他们看到蚂蚁们在搬粮食,蝈蝈是怎么认为的呢?点红傻瓜,是的,他们都在笑蚂蚁!他们为什么笑呀!是觉得搬粮食好玩吗?

5、刚才我们做了勤劳的蚂蚁,下面我们也来做做蝈蝈吧,你们是怎么笑话蚂蚁的呢?学学他们说的话,可以加上动作。和同桌说说,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由图入手,图文结合,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带着画面从多角度将文字与现实生活接轨,将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愉快的学习中去,不仅进行了语文思维训练,同时又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加深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虽然蝈蝈在笑着蚂蚁,可是蚂蚁还是在快乐的搬运着粮食,就这样各自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紧接着秋天过去了,寒冬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2、板书:冬天。看后你有什么感觉?

天可真冷啊,想象一下天可真冷啊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并模仿西北风呼呼的声音。

那么谁能把冬天的寒冷用朗读表现出来?相机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指名读,齐读。

3、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们生活的怎么样呀?自己读读下面的句子。读后和同桌说说。

指名交流:相机学习蚂蚁:是的,我们来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洞里的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呀?

4、在冬天,勤劳的蚂蚁是这样幸福快乐,那蝈蝈呢?指名交流

(1)我们看图,蝈蝈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2)是的,他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呢。可蝈蝈什么时候神气过?怎么神气的?那他们为什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呢?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看看图,说说话,读读句子,使静态的语言变成了一连串鲜活生动的画面,实实在在的进行语言训练,促进让学生动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过渡:刚才小蚂蚁对我说了句话,他要小朋友认真去读读整篇课文,读好了,再让我把这句话转告给你们。(生齐读课文)

2、出示: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的生活。(齐读)

(整体部分整体,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道理通过蚂蚁的嘴告诉给小朋友,远比老师直接传递要好。)

3、学完了故事,你认为到底谁傻呢?

(引发学生探究、争论的兴趣,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向书本挑战,在问题讨论中展示个体的风采。)

4、现在老师这有两只又冷又饿,快要不行了的蝈蝈,他们十分需要别人的帮助,你想帮他做些什么?想对他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学会宽容,要有爱心,要善于伸出友谊之手。)

四、展开想象,延续热情

这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夏天又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年夏天怎么做。

1、现在小朋友们就是蝈蝈了,你们四人一组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表演:今年夏天,我们要

3、课后请你把他画出来,送给你的伙伴,或者你就新编一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么?

(画一画,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我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再造性的作画,编故事,不仅仅是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化,而是培养了他们读书的热情。)

五、教学生字

1、出示蚂蚁图片:谁想和蚂蚁交朋友的?读出藏在后面的词语,勤劳的小蚂蚁就和你交朋友。

2、今天我们来记这两个生字,出示生字。看笔顺表,和同桌说说这些生字的笔顺。

3、谁来当小老师教我们记这些生字?教师范写粮、呼,指导写进田字格。

4、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看准横竖中线。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创造和蚂蚁交朋友这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并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3)

【前言】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游离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语言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鉴赏。师生交流机械问对,学生言说脱离文本。因此,要提高学生与文本的亲和力,培养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作者)的零距离对话,随机进入文本,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在这方面,现以今年11月11日,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至巽宅学区,其中以王建群老师上的古诗《早发白帝城》为例,谈一己之见,以资共鉴。

情景描述1: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中国留下了无数诗篇,在古代唐朝有一位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他的诗热情奔放、激情满怀,想象丰富奇特,被世人称为诗仙的美名。他是谁呢?

生(齐答):诗仙李白。

师:读过他的诗吗?

生1:读过,我还能背他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也能背他的诗。《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要背李白的诗。)

师:同学们的表现王老师深深的感受到你们都是爱学习,会学习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4)

教学《放小鸟》一课第二自然段,细读到笼中小鸟朝着窗外叫唤,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这一情景时,我请小朋友看着插图试做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告诉大家这两只小鸟在叫唤什么。学生的想象竟是如此丰富

窗外的小鸟说:朋友,你怎么被关进了笼子里怎么不小心一点呢

窗外的小鸟想:这孩子是谁家的呀真可怜,这么小就没了自由。

窗外的鸟是笼中小鸟的妈妈,她说: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小鸟在喊:妈妈快救救我!

鸟妈妈看见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着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他可是我的亲骨肉啊!

学习至第四自然段小朋友放飞了小鸟,让它飞回蓝天,此时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思维格外活跃,话语也同样精彩纷呈

小鸟飞到妈妈身边,高兴地笑了。

小鸟对小朋友说:谢谢你,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鸟妈妈眼含热泪说:谢谢你,多亏你这好心的孩子。我家孩子本来是你姑妈从市场买来当礼物送给你的,现在你连礼物都不要了,让我家孩子重新获得了自由,我们一定会记得你的!

小朋友心里乐滋滋的!

这种无所顾忌的各抒己见的场面,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朋友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把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付诸对文本的理解,将问题解释和想象得多么贴切、自然、合情合理。学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理应维护和发扬学生的这种天性,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的独特个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首先必须解开学生金口难开的心理情结。为此,师生之间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放松的表情、自如的心态与学生交往,对学生产生的不同的感受、多角度的理解,甚至是有偏颇的,都应怀着宽容与鼓励去对待。学生看到老师态度和蔼、语气平和,那样容易接触,自然也就乐于接近,乐于交流。

其次,注重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有容量、有空间的学习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体验的教育思想,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情。而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补充课文的结尾,想象课文的空白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有效途径。

第三,丰富的生活无疑是学生言语的活水源泉,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将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言语实践中去。学生实践活动的面宽了,生活内容丰富了,又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做到畅所欲言。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5)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呈现小艇的样子),大家看后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吗?

生1:船头船尾向上翘起。

生2:像弯弯的月亮。

生3:很窄。

生4:船身很长。

师:大家看看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述小艇的样子的。

生自由读此段后,指名读。

师:与你们的描述相比,作者的描写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生1:把它比成独木舟。

教师追问:写出了什么特点?

生1:窄、深、长的特点。

生2:为什么把它比成新月而不是月亮呢?

师:是啊,谁来说说?

生3:比作新月写出了翘起的特点,而月亮的话,有时是圆的。

师:比作水蛇写出了什么?

生4:灵活轻快

师:作者把小艇的特点写出来都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齐说:比喻。

齐读第2自然段。

师:我们也学学这种方法,用一段话,把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的特点写出来。

生写小练笔,教师巡回。

五分钟后,指名一生交流:

我家前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的水十分清,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水草,水草绿绿的,把河水染绿了,仿佛是一块翡翠。溪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犹如天空中闪烁的繁星。

师:他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溪水的什么特点?

生1:绿,把它比成了翡翠。

生2:还写出了亮的特点,把波光粼粼的溪水比成了闪烁的繁星。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真好,他确实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溪水绿、亮的特点,我们也学着他,对你的小练笔进行一下修改。

学生两分钟修改后,呈现出了一些精彩片段:

片段一:我家附近的小湖约二十五米长,形状又大又圆,有点儿像一个月亮。一眼望去,都是绿色,像无暇的翡翠,小湖清水碧波,连水里的鱼儿也看得清,仿佛是一面晶莹透澈的镜子。

片段二:家乡的小河有十几千米长,又窄又浅,弯弯曲曲,望不到边。河里的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阳光照到水面上波光粼粼,没有风的时候又静又亮,好象一面发光的镜子。水里的水草随风飘动,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6)

【案例描述】

《称一称》是苏教版第五册《千克和克》单元的实践活动课。称1千克水果(蔬菜)大约各有多少,体验1千克有多重①,是这节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我在与学生一起处理完各种蔬菜水果后,只见刘沁语的小手还高高地举着:刘沁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刘沁语说:老师,我还有一袋白枣呢!闪电般的犹豫之后,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境:

师:谁愿意来掂一掂它有多重?

生1:大约400克。

生2:大约重500克。

生3:大约300克!

师:到底有多重呢?刘沁语,你能告诉大家这些白枣的重量吗?

刘沁语非常自信地站起来:我带的白枣的重量是1千克!

师:是你自己称的吗?

刘沁语:不是,是我奶奶称的。她用家里的挂钩秤称的。

师:哦,那这重量是奶奶告诉你的?(生点点头)你能自己来称一称吗?

刘沁语把白枣放进台秤,只听惊呼一声:呀,是500克!少了!

课堂一阵静默

老师,我知道怎么回事了!刘沁语激动的话语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片刻,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于是,我点头示意:你继续

刘沁语:我奶奶称的是1斤。我们生活中的1斤,其实就是500克,所以我应该带两个这么多,才是1千克,也就是1000克。

生1:我们平时说的买1斤菜,就是500克菜。也就是1斤=500克。

生2:我还想到了,1斤就是500克,两个500克是1千克,所以2斤才是1千克,1千克就是2斤。

生3:我知道了千克和克是重量单位,斤也是重量单位!

【案例反思】

1、直面课堂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个孩子踏入校门时,都带着他过去生活的印记:他的经验、情感、兴趣。斤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和爸爸妈妈去菜场,去水果摊位等,都能获得这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本身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并无优劣之分如果我们善于将之作为教学的起点,新知识的延伸,就可以开辟出广阔的天地。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一个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随时随地进行着积极的思考。类似案例中的突发问题,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老师,我还有发现、我还想到了、这时,我们或许为追求课堂完美而宛转(或生硬)地放到课后解决,言外之意,别乱插嘴;或许我们会尊重学情打破常规,敢于面对,就船下篙。前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性,毁灭了创造发明的火花;后者敢于面对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他们在课堂情境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让新知识与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相互融合,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促进学生新经验的增长,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实的面目。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面对意外,不是固守预设,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直面课堂的生成,并适度放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你看,学生七嘴八舌地竞猜,滔滔不绝地交流所思所想,学习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教师直面课堂生成资源的最大成功。

2、开发课堂资源,促生新知识点

教师具有了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还需能抓住契机,为我所用,突破单一的教材局限,促使教学空间的拓展,使枯燥的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引发学生探索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效益和发展。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面对这个突发事件,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整预设。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的角度,让学生在掂一掂、称一称等环节中,产生系统的种种信息,促使生成新的知识点斤的形成。学生在掂、称、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现了千克、克、斤之间的关系,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思考与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一袋白枣促生了千克、克与斤之间的知识点。它之所以能激活课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无疑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了观念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教师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也充分挖掘了蕴涵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

回顾这一教学过程,让我有所感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都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整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资源,离我们很近,开发利用好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WWW.JhT868.COM 合同范本网)

PS:希望即便我们的孩子们离开了学校,那探索的火苗还能继续熊熊燃烧!

注:①斤这一重量单位及其后续,都仅是这个课堂的一个意外收获。

中班父母课堂案例教学教案(篇7)

师:若师听说班里有些同学认识许多汉字,谁想为大家读些什么

生:(随便从黑板报或语文书中找一段文字读一读)

师:大家想和他们一样认识这么多字吗

师:(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幅图画及古代象形字)猜猜这些字是什么你怎样想出的

生:(同学们小组一起猜一猜,说一说,然后由同学代表说)

(举例)日外面的圆非常像太阳的光芒,中间一点很像太阳。

师:(指古代象形字)这些字是古代人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明的汉字。经过许多年后汉字变成现在的样子。(同时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八个汉字)。认识的同学到讲台上动手把字贴到图画的旁边,让它们找到小伙伴。

生:(班级约有2/3同学到讲台上,找到认识的字后大家一齐动手贴一贴)

师:(指日)哪位同学贴的你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读吗

(指火)这个字很难认,是谁贴的你能带大家读吗

生:(有34名贴对的同学做小老师领大家读)

师:小组里的同学拿出生字卡片,认一认,读一读,会的同学教一教不会的同学,有读不懂的字可以问身旁的小老师。

生:(小组内学习,由会的同学组织大家学习。之后选出学得好的小组读给大家听)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放爆竹的游戏吧!谁读对了一个字,大家嘭啪为他放鞭炮。

生:(以这种游戏形式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指名个人做、小组做、男、女生分组做)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在教学本课前,我了解到班级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八个生字,因此,我关注到学生充满识字兴趣的特点,了解到学生间识字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了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的第一次实践探索,识字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动手贴一贴、猜字、放爆竹等有趣、参与性强的环节,同学们喜欢这些形式,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始终保持着识字的兴趣。另外,小先生教字,小组内同学互教互学、共同发现、探究等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师:这八个字中你会哪个字组词

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已知的字组词)火,玩火。

师:玩火词组得很准确,可是玩火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不对。见到玩火的人要让他住手。

师:你们还想用哪个字说一句话。

生:(在组词的基础上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字,它们都是我们教室里一些东西的名字。

(同时出示一些生字)认识的同学动手把它们贴到这样东西的旁边。

生:(部分同学动手把生字贴到门、窗、黑板、墙上卡通画的旁边,其他同学专注好奇地看着这些生字)

师:你们怎样认识的这些字

生:爸爸妈妈教的;看书学的;看电视学的;查字典认识的。

师:同学们从课堂之外留心观察、认真学习,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去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一周后比一比谁认的字多!教学手记: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记忆中解放出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识字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同学们到生活中主动发现汉字,学习研究汉字。这样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相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中提到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其中就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中学生组词玩火,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制止,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字词句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