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教案参考」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推荐一篇)

发表时间:2022-09-06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精心整理的“「教案参考」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推荐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有关综合练习;

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练习十六第5题,不用坚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2、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概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1;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位数减2。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做除法题先确定商的位数的良好习惯。

(二)练习十六第3题,开放题。

1、先让学生根据表中信息,独立计算并把表填完整。之后,交流检查(在小组内完成)。

2、请学生根据表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练习十六填空练习。

1、第6题。

先指名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本上,小组内交流并检查。

2、第7题。

①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并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请学生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

3、第11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并讨论对比第一组数与第二组数的异同点。

4、第13题估算。

让学生口答出估算结果,并在书上给出估算方法,在全班交流,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准确商。

(四)问题解决。

1、练习十六第10题。

①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检查。

②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在选择的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2、练习十六第12题。

①让学生借助画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渗透拥军、热心助人等教育)。

②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④组织交流,请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给同学听,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8、9题。

(六)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精选阅读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精选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更轻松的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以下“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相关主题内容,为76范文网收集并整理,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1】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潜移默化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后,学生试商时困难较大,在教给学生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一点试商的小窍门。比如当除数的末尾数是1或9时,用四舍五入法一次试商即可成功。而当除数的末尾数是2、3、6、7、8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当除数末尾数是4或5时,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①同头试商法:如451÷47这道题,因为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②折半商五法:如136÷26这道题,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较简便。总之,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教学中,“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挑选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得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这节课讲的是“四舍”法计算。这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掌握笔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难点是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 一、唤起回忆,构建框架为了用知识的迁移方法学习,这节课我复习导入,题目是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笔算时,引导学生讲解方法、算理,准确板书,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搭好了框架;口算使学生意识到有几个几十的思考方法,如210÷30,商只能是一位数,这样就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二、理解算理,心中有数在渗透算理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抓住“商是一位数就表示几个一”这一关键句,使学生理解,“表示几个一”的数一定是个位上的数,所以商要与被除数各位上的数对齐。三、试商调商,按步计算四舍第一次出现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难点。计算430÷62,学生试着计算、交流,接着汇报。这时师生共同完成书写。第一步,利用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方法,学生自然想到把62看作60,即“四舍”方法。第二步,试商,430里有几个60,就试商几,很快找到商7。并得出: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第三步,计算积,交流7乘60还是62?由于真正的除数是62,所以是7×62的积,发现积比430还大,说明商7大了。第四步,调商,7大了,要调小,商6,可以。

总结几步,帮助学生有序计算,头脑有清晰地步骤方法,不至于手忙脚乱。四、练习有序,循序渐进练习时,我先口算如30×()〈282 帮助试商熟练。接着根据试商,调商练习。最后独立计算。学生对所学知识层层深入,把不会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对后进生也是一次讲解回顾。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要相信学生,交给学生处理问题,需要时老师再引导点拨即可。这样学生常常能积极投入角色,课堂是在学生的思维掌控中,难点容易暴露,问题自然解决在课堂。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2】

今天我讲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节课是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来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我采用五步六动模式进行教学,觉得本节课非常成功。

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让学生熟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提前进行了预习,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的自学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小组长协助本组的学困生进行计算。在反馈展示环节中我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惑,如竖式中为什么把62看成60来试商?试的商太大了该怎么办?除法竖式为什么这样写等。小老师尽职尽责的为同学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当讲解不明白的地方时我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整节课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组内交流、反馈展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最后我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时,学生们能总结到点上,整节课的效率都比较高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觉确实比较有成效。其实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就有更大的潜力可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只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中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确定除的顺序,商的书写位置及试商的方法,孩子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所以对于除的顺序和书写位置都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本册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和难点我就放在了教学孩子们试商的方法。

记得原来教学这个单元的时候感觉孩子们掌握试商的方法都很难,所以这次又遇到这个单元感觉很忐忑,也特别小心翼翼。教学时,我首先让孩子们复习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巩固除的顺序就是从高位除起,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还有商的书写,反反复复强调书写时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然后再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因为复习到位,孩子们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很轻松的排除了这两个困难,接下来我就着手解决试商的问题。从例题3开始书本就开始正式教学试商,记得原来教学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时要求孩子们写到这个数的上面,导致很多孩子总是拿这个整十数去乘,吸取了原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整十数我们不可以写到本子上,而是要把这个数记在心里来进行试商,经过这样的改变,大部分同学没有出现用整十数去乘的现象,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其次有关于试商的方法,其实试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试商就一下子把这么多试商的方法告诉孩子们,孩子们掌握起来有困难,这么多的方法还会扰乱他们的思维,还有就算有的孩子掌握了,但由于方法太多,在实际的运用中孩子们不记得用,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讲了2种方法:一是看成接近的整十数的方法来试商;二是24,25,26看成25来试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很快,而且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孩子们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由此我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不断的关注孩子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孩子们能够在40分钟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果!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4】

学了《口算除法》这一课,感受很多,具体情况如下: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ü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估算。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教学时教师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估算自然地导入新课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估算。学习新课的时候,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注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

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口算。教师给出“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的信息,要求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由此引出80÷20的口算,口算的方法主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乘除法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为给试商做准备,教师还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83÷20、80÷19教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口算之后进行相应的估算,122÷30、120÷28师的恰当鼓励激起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流利、完整。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能放手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并总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总结的估算方法精彩。超出了老师的预设范围。老师的提醒也很到位。如四舍五入法应灵活运用。不足之处,没有充分预设好时间,思维训练没有时间做。背学生不充分,如主题图的观察,学生回答的4堆,这是老师所没有想到的,最后也没有及时纠正。最后巩固练习老师找学生太慢,耽误了时间,导致实际应用没展示。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整体性。回忆算理算法,熟练技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网络;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加强口算、淡定笔算、重视估算、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是计算教改的方向。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因此本课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把笔算的方法、技能作为复习的重点,而是让学生“体会、运用”乘除法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在全课之中。通过小红、小亮、小明不同的计算结果的批改及根据小亮的正确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让学生自觉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验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了良好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认识或处理各种数学或者非数学现象的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数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使学科学习变得容易,而且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把8个算式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函数思想(除数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商的大小),极限思想(有没有最大、最小值,如有分别是多少)估计思想(谁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哪一个商最大等)等。通过对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的思考。如借助分类思想,使学生很好地把试商方法、估商方法、计算方法、乘除互逆关系有机地整合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感悟数学。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6】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时目标:

1使学生会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掌握试商的方法

3能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个星期,体育老师带了90元钱去买足球,每个29元,请问最多能买几个?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由练习

二:自主探究

师可以让学生中的典型代表到台前扮演,扮演之后说一说做题方法的理由

学生集体交流,互相补充指正。

(大部分学生能把29看成30来试商)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来运算。

处理例5下面的“做一做”并说明方法

学生扮演并交流

师:转眼又到了星期天,上次体育老师买的足球不够用,这次又带了200元去买,经过讨价还价,每个花28,

你能帮忙算一算能买几个?剩多少钱?

学生练习

师找同学说想法,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及时处理解决。

学生相互交流并指正。

三:反馈练习

例6之后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的3、4题

反思:

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看着同学们能进入角色,创设情境显得有为重要。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但是,我们在创设情境中,不能仅仅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而设置,数学课上的情境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学习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从普通的事例中敏锐的观察到数学信息。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7】

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例1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例3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例4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尽管教学时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课上,特别针对试商、调商进行了大量练习,尤其是对于除数是24、25、26等的题进行了强调,例如:195÷26=?把26想成25,25×8=200,所以商试7。之后巩固记忆25×4=100、25×5=125、25×6=150、25×7=175,25×8=200等。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又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另外,在做完题后,让学生加上了验算,使其能够自我验证,自我检查,反而出错的几率小了很多。然后还让学生每天花上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为笔算打好基础。

总之,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教学中,“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挑选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得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8】

近两周的时间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教学效果不太好,反思教学过程,感悟颇多。教材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设计有点生硬。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总找不到感觉似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得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得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注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

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尽管教学时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当教学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在进行练习时,感觉学生掌握的不太好。通过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联的问题。

(1)个别学生商与除数相乘时出错,这反映了学生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没过关。

(2)有些学生乘对了,在被除数减除数乘商的积时又出错了,看来减法计算掌握的也不太好。

(3)还有个别学生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时,没有用商乘原来的除数,而是乘了整十数。

(4)还有学生抄错题,横式上漏写商或余数。

(5)还有的学生竖式写到一半不写了。

(6)极个别学生除法不会试商计算。

分析学生出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首先强化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特别是像整十数的乘法除法练习。每天花上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为笔算打好基础。其次,适当增加计算的训练量。每天课前或课后2—3道笔算题,要求学生力争做对。在前面教学中曾经采用此法,感觉收效很好。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9】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

(二)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 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

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除数两位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篇10】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1篇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是由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1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六、作业

1.216336964266

216636974268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节课的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笔算除法,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辨析区别例4和例3的不同,突出重点。在总结法则时,先让学生讨论汇报小结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构建能力。练习的设计突出有针对性的对容错的问题进行训练。作被除数,再选一个不同的数做除数,笔算出商.

2.两个同学交换题目,验算.

3.对一道加一分,看谁的成绩高,谁就是获胜者.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2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最近几个年级都在上计算课,又逢常规检查,没课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别的班听课,几天下来,连着听了组内十几名老师的课,自身的疲惫与不堪暂放一边,看看学生们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不禁让我对计算课也有了一种畏惧感。

正值《笔算除法》的高峰期——商是两位数了,解决一道除法竖式需要以下几步:1、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确定商的位置与位数;2、将除数估成整十或是个位近5的数来试商,也就是我们每堂课前会练习的()里最大能填几?这里面又包含对口诀的熟练灵活运用,更有口算除法与乘的运用;3、将试出来的商与原除数相乘(很多同学虽然会说也知道,但算时总是误算成用近似数来乘商);3、用被除数除到的前几位减商乘除数的积;4、将个位上的数搬下来,与前两位的余数一起再来除以被除数,此时再回到试商、乘、减的步骤反复再算;在这一过程中,还得注意每一步计算的准确性,乘中的进位加、减时的退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等。讲完一道竖式,连问带算,需要好几分钟,再加上分析情境中的条件,一道例题从分析、列式计算、思考计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小结算法等最小需要十几分钟。如此基本流程下来,孩子们能不觉枯燥吗?但这一过程又没有好的突破点,没有一个程序是可以省略的,我也尝试过让孩子们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讲等,但孩子们的说没有体现重点,还是得需要老师的追问与质疑来突出重点,倾听的孩子中又有一部分是听得不认真的,还得再进一步对他们抽查提问并作补充讲解,这样会更耽误本就短小的课堂时间。

听过课后,有几位老师追着让我给他们提改进意见,说实话,我自认为课堂略显枯燥却又找不到好的突破点,只能带给自己一个思考,并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我的备课。今天上课前,我也参考了很多优秀的课例,最终确定将较枯燥的内容尽量串到游戏环节中来,实际上本质不变试试看。练习尽量有针对性一点,改变以往的单纯练、对答案、总结的模式。抓住一个个点让学生有看有说有写,通过多种途径来说与练,只能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

今天课堂上有这样几个地方让孩子们很感兴趣: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之后的继续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除法打下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的例3是在前面学习例1和例2,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的知识延伸,要求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调商过程,为后面学习例4例5例6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前面例1例2的学习,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学生能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正迁移,但他们对于试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还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参照《课标》,根据对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索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难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的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为了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力图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课堂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领下,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会学知识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情景导入,引出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概括总结,形成技能——练习巩固,拓展增高——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1、( )里最大能填几?(板书:( )里最大能填几?并写一两个不等式)

20×( )<85 60×( ) <206 40×( ) <316

90×( ) <643 70×( ) <165 30×( ) <282

设计意图:为试商打下基础

2、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请生到黑板上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精选出下面两个问题:

(1)王老师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能买多少本?

(2)王老师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又能买多少盒?还剩多少元?

接下来,引导学生列出84÷21和196÷39两个算式,问学生会计算吗?想学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84÷21= 196÷39=)

2、教学84÷21:

(1)我让学生观察84÷21与133÷20,除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利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成近似数20。(板书: ————除数看成整十数20(四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被除数与除数的特征,你认为应该商几?动手算一算,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3)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完成计算。

3、教学196÷39

(1)让学生应用前面计算84÷21的方法,带着三个问题试一试能否自己独立完成:

A、除数39应看成哪个整十数来试商?

B、你觉得应该商几?

C、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2)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再次带着前面这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内解决自己独立完成时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试着说一说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一般的计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新自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分组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完成计算:

A、将除数39看成40来试商;(板书: ———除数看成整十数40(五入))

B、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这里需要各小组相互补充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适时引导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

(三)概括总结,形成技能

根据前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结果,在这一环节,我将及时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需要应用四舍五入法取把接近整十数的除数看成一个整十数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板书:除数→整十数 试商 大→改小 小→改大)

通过总结,形成结论,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技能。

(四)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力求练习的多样性,全面性。我主要出示了一下几种题型: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直接说出下面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应该看成几进行试商?

64÷22 350÷58 444÷79 249÷31

这是进行基础性的训练,让学生再次体验此计算方法,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吃得了。

2、算一算。

69÷23= 185÷38=

这是今天的主题,着重训练。

3、生活智多星

(1)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8棵,一共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2)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每块展板放49件,可以放满几块展板?

4、智力挑战题

279÷3□=□ 商最大是( ),商最小是( )

3、4;两题是练习提高,保证优生吃得饱。

(五)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这一环节,我将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交谈,再次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轻松愉悦中结束课堂。

总之,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法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4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通过学习,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

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里捡废电池的情景,考虑到现在我们的校园卫生非常好,不可能在校园里捡到这么多的废电池,何况两个例子的情景是分开的,因此设计了上面打印文章的例题,把两个例子串连在一起,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觉得难为情,如:在引导计算方法时,叙述:先算18除63够了,在十位上写3,应是先算18除63个十,这样,才能在十位上上3,表示3个十。另外,在学生出题,除数是一位数与除数是两位数的比较时,教师选择学生的素材应充分一点,如选择学生的例子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商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各一个;除数是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各一个,这样便于学生的比较。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5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二、说教材的编排特点

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引入今天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的是顺序和舒适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下面教学程序中在详细阐述。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试图改变传统教学的“复习准备——例题讲解——巩固反馈——课堂总结”这一教学流程,而给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更多合作交流的时间,所以,本节课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流程:沟通旧知——创设情景——自主探索——巩固新知——回顾反馈。

一)、沟通旧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

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识学习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

1、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2、既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数感,又可以让学生养成先估计再笔算的习惯。

三)、自主探索

出示例1尝试列竖式计算,边用小棒分一分,边自我检查,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

教学例2时,让学生估算,再进行讨论。然后比较例1、例2的区别,引导概括总结,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计算方法。

四)、巩固新知、回顾反思

启发学生思考:“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6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_________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xx=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26第二种26

2)522)52

524

0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86)84

4□

□□□

□□□

0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做一做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111

2)686)965)60

6865

061

6

0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422=21例2522=26

2126

2)422)52

44

212

212

0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页的例1、例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口算:

422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习,掌握其法.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522=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棍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试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师再进一步明确:

笔算除法的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把4写在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即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6,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和起来继续除.

练习:竖式计算

3.小结算法: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生共同编法则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4.练习反馈:

844963682753

847968684755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庆国庆做纸花,要求每班做48朵,五年级每班分给2个同学完成,四年级每班分给3个同学完成,三年级每班分给4个同学完成,二年级每班分给6个同学完成,一年级每班分给8个同学完成.请你任选三个年级算一算每个同学做几朵.用竖式计算.

2.练习九的第1、2题.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六、作业

1.216336964266

216636974268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9

一、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和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和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的。其实同学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需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所以同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同学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同学在实际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

2、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同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二、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1。口算

60÷30=40÷20=90÷30=320÷80=240÷6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0÷3=42÷7=56÷7=96÷4=

【复习铺垫的题一是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复习,二是让同学在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唤起笔算的方法,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找到生长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同学,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同学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同学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

结合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同学归纳: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2。同学根据所学完成P81做一做。(四生板演,全班齐练)

同学完成后,互相检查,找出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主要让同学明白错误的原因)。

3。根据计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结合做一做的计算过程,引导同学讨论:用整十数除,应该从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商要写在什么位置?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在教学时,让同学列式,说出意义,并进行估算。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同学用小棒代替故事书。通过同学分小棒的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每班30本”这句话在题中的意义,同时,要求同学观察92根小棒,每堆分30根,可以分几堆。分的结果可以告诉同学92里面大约有3个30,并判断分的结果与估算是否吻合,既充沛体现估算的作用,又让同学知道商是一位数,而且就是“3”。把摆小棒操作跟竖式建立联系。摆小棒操作是为理解笔算竖式和算理服务的。当同学摆完小棒时,就要求他们用竖式把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接着要求同学说出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和商“3”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说出为什么“3”必需在个位上。加深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4。解决问题(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同学,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这里重点要引导同学结合直观图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圈格子图,圈的结果告诉同学140里面大约有4个30,也就解决试商环节,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小结:比较92÷30,140÷30的竖式,让同学考虑为什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结果商都是一位数?初步感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5。完成P82做一做1题(三生板演,全班齐练),完成后集体订正。

6。同学独立完成P82做一做2题,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典型的作业在展示平台上展示,然后让同学说一说:上下两题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思路有什么联系。

【这一题是上下对照排列的4组题,每组算式中的除数都是相同的整十数,被除数很接近,目的在于引导同学用前面的估算方法进行试商。】

(三)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三、教学战略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布置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为了以旧引新,找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联系,也为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笔算两位数除法的方法。

2。让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实际情境之中,把研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原本面目,这正是促进同学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在本课时中结合读书日分书这样一个切近同学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让同学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同学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同学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同学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同学形成计算意识。

3。让同学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同学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防止死记硬背。本课时中不只为同学提供了探索除法的实际问题情境,而且为同学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两道例题的教学前,不忘让同学先估一估,这也是新课程中比较重视的方面,同时也是初步检验计算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放手让同学尝试、研讨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同学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同学对算理的理解。

例1(1)中通过92÷30为什么要商3和商要写在哪一位上?并通过同学自身动手摆小棒来协助理解。

例1(2)中结合同学自身圈格子图来引导同学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学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同学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同学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同学蠃得不时体验胜利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10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篇11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

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里捡废电池的情景,考虑到现在我们的校园卫生非常好,不可能在校园里捡到这么多的废电池,何况两个例子的情景是分开的,因此设计了上面打印文章的例题,把两个例子串连在一起,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反思《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觉得难为情,如:在引导计算方法时,叙述:先算18除63够了,在十位上写3,应是先算18除63个十,这样,才能在十位上上3,表示3个十。另外,在学生出题,除数是一位数与除数是两位数的比较时,教师选择学生的素材应充分一点,如选择学生的例子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商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各一个;除数是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各一个,这样便于学生的比较。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0篇


文档处理有助于更快更容易地获取所需信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优秀范文作为参考。范文能够扩宽我们写作的视野以及思考的范围,我们非常荣幸为您提供这样一份“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1】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7页例4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打基础。

2、编写意图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这两道都给出了算式,具体的计算过程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得出计算方法。接着是学生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异同。

3、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计算掌握得比较好,有少数同学还是存在粗心的毛病。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学习的。商是两位数的降法,只要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同时应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五、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以旧知引新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究的过程 理解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步骤与方法。整合巩固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见面一起探讨学习,老师带着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一起解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请看第一个问题。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请同学们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课件出示) 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小小法官判大案。(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看这两道题,能找到错误原因吗?错在哪里?

2、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同学们,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在清洁校园。(课件出示)我们一起解决下一个问题。

3、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你得到什么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144÷18= 教师板书) 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你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通过比较,探索算法,发现算理。

1.教学例(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576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怎样列式?(576÷18= 板书) 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怎样对?(用彩色粉笔写余数3)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36除以18)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商大和商小的情况。)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

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调小。

比较144÷18和576÷18,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除数都是18。 144÷18的商是一位数,576÷18的商是两位数。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样判断商的位置?

144÷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576÷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教师强调: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3、教学例(2)

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出示: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说一说每个月的大小。

看一看,哪里还隐藏着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930÷31)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为什么?②商的个位上的“0” 怎么来的?

被除数的末尾是0的,当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被除数的个位上也是0的话,为了简便,我们不必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就在个位商0占位。

4、比较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

刚才同学们做的题有的商是一位数,有的商是两位数,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出示:(学生读)

三、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方框里填数。

2、课件出示:四年级学生收集植物标本情况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六、作业

1.216336964266

216636974268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4】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

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83——84页例6和例7.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运算能力。

2、技能技能: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 学情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四、教学设计: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主题图组“身边的环境”:

师:走进我们学校,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这里环境幽雅,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但是在其他地方,却有很多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环境污染图) 看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

生谈想法 。

师:你们的环保意识真强!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学校决定成立环保小组,你们愿意加入吗?

好,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队伍,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2、复习旧知,重温除法的笔算方法。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

学生读题:(出示:我们四年级有64人参加环保活动,每4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 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可以组成多少个环保小组?

师:谁来列式解答?

生:64÷4

师: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除数是一位数)当除数是一位数时,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生: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 师: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

生: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复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

师:在我们班的影响下,其他班的同学也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课件出示:学校有162名少先队员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师:谁来列式解答?(162÷18)

师:这道除法的除数又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你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生: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同样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笔算出发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

活动2【新授】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6)课件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课件出示:学校有612名少先队员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学生列式:612÷18=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162÷18和612÷18,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都是18,162÷18的商是一位数,612÷18的商是两位数。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62÷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612÷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师:我们找准了商的位置,究竟怎样试商?商是几呢?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计算612÷18,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

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问:“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它表示多少?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72除以18)

师:根据这两位同学的试商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生: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要调大,改商4。

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

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比较,板书 。

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善于观察、思考,黑板上这两道除法算式(162÷18和612÷18),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①、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②、计算方法相同。都是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162÷18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它的商是一位数,612÷18的前两位比除数大;它的商是两位数。

对!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的就是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设计意图: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在除的顺序上、试商的方法上完全相同。学生借鉴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来初探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完全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

3.教学例(7)

940÷31=

师:谁来列式解答?(940÷31)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学生板演。

师:计算方法与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为什么?②商的个位上的“0”

怎么来的?(生说)

怎样验证商是否正确?商乘除数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有余数怎么办?(30×31+10=940)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在新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会造成认知的冲突,以前学的是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而现在够除了,怎么办?当除到哪一位,不够商一怎么办?通过学生自己去经历这一过程,探索出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活动3【练习】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数。

989÷43= 244÷58= 768÷26=

2、不用竖式计算,判断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3、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讨论;

顺口溜: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 0占位;

除当姐来余当妹。

【设计意图:学生在巩固练习中,拓展比较商是一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让

学生自主构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活动4【讲授】全课总结、渗透环保教育。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争取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学校、家乡、祖国的美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对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6】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按照教材的编写和我的教学经验,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一课时——教材第19页例1。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能力目标: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是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除法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及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自学”教学模式,采反馈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方法.

说学法:本节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在尝试中练习、在练习中反馈。

三、说教学过程

1、在自学跟踪课

首先解读学习目标,其次学生独学,用双色笔标出疑难,接着在对学和群学中解决疑难,并板书出本组的疑难,最后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2、合作展示

由于是两节课连着上,目标一样就没解读,直接让小组长带领组员再组内预展,接着就是大展示,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没做测评。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模仿,不明白算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像计算这类课,在大组合课堂中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告别机械式的模仿?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7】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通过学习,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

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里捡废电池的情景,考虑到现在我们的校园卫生非常好,不可能在校园里捡到这么多的废电池,何况两个例子的情景是分开的,因此设计了上面打印文章的例题,把两个例子串连在一起,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觉得难为情,如:在引导计算方法时,叙述:先算18除63够了,在十位上写3,应是先算18除63个十,这样,才能在十位上上3,表示3个十。另外,在学生出题,除数是一位数与除数是两位数的比较时,教师选择学生的素材应充分一点,如选择学生的例子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商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各一个;除数是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各一个,这样便于学生的比较。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 基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究笔算方法的活动。

先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 整节课,从植树节、植树活动开始,到布置学校的设计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学生经历了探索,运用除法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学的快乐、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9】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_________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xx=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26第二种26

2)522)52

524

0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86)84

4□

□□□

□□□

0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做一做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111

2)686)965)60

6865

061

6

0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422=21例2522=26

2126

2)422)52

44

212

212

0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篇10】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P19P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_________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26第二种26

2)522)52

524

0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实用」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


文档处理与日常工作形影不离,我们需要参考范文是怎么写的。借鉴范文的写作框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你是否在为范文而烦恼呢?以下是76范文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带给大家。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1)

一、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

二、教材分析:

本内容在教科书的第85页的例4。例4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的最后一个例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少,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24、25、26等数。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因此,通过例4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试商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试商、调商过程中的熟练程度。

三、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试商,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笔算。

2、数学思考: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方法。

3、解决问题:能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会用两位数除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4、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试商、调商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时更快更灵活地试商和调商。

教学关键:利用榜样激励作用调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五、学法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引出知识。听故事一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本节课教师以故事引入新课,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教学设计:

教学路径

(一)复习准备,铺垫新知

口算:252155357156453255

553354256454652455

(二)故事引入游戏先行

1、教师为学生讲述《韩信点兵》的数学故事。

韩信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后来得到汉王刘邦的破格提升,担任了汉军的统帅。在楚汉相争中,他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消灭了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主力部队,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听了《韩信点兵》的故事,你佩服韩信的智慧吗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精通数学。在古代,将军指挥作战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士兵列阵。比如说把100名士兵,列成方阵。方阵的每一面都是十个士兵。这样不管敌人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对这个方阵进攻,都会遭到十个士兵的抵抗。

那今天,你想不想像韩信将军一样来排兵布阵一番呢(想)机会来了!

3、小试牛刀。

学校里很快就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老师决定把这个比赛排队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你们行不行(当然行)要赢得老师的信任,你们得先拿出点真本事来给老师看看。

(1)8个人怎样排队

如果你们8个人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

(2)如果是全班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

(三)排队布阵游戏导学

1、提出排队的问题。

广播操比赛将按年级进行,四年级共有学生140人,学校要求每排必须排26人,可以排几排还剩几人

同学们,排队的要求已经说清楚了,针对这样的情况,你能不能像韩信一样很快想出办法来排好队呢

学生提出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4026=

2、估算。1402615030=5

3、尝试练习,讨论方法。

谁能试着计算这道除法题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然后把学生做题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1)

教师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比除数大)

这是为什么(因为商太小了)(因为我们把26看作30来试商,但30要比26大,所以商很容易写得较小)

商太小了,我们该怎么办(把商4改商成5)

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算式中调商,进一步计算,直到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在这个计算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6与30相差比较大,把它看作一个比它大的数试商,商很容易写小,以后遇到像26这样的除数,可以考虑商大一点)

方法(2)

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26比较接近25,正好我知道255=125,所以我就商了5,正好)

教师点评:你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更接近除数的数去试商很好,使试商的过程变得更简单了。

方法(3)

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把26看作30试商,30要比26大,因为我知道305=150,所以我想265一定小于150,所以我就商5试了一下,居然刚好)

生:还有用到刚才估算的方法也能很快找到商5

教师点评:嗯,这三种都是不错的试商方法。

4、拓展问题。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不同的算法,你更喜欢谁的做法呢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试商方法,只要能又快又正确的计算出答案,都可以。现在,你能根据答案,说说我们是怎样排队的吗(可以排5排,还剩10个人)这样排队,你觉得好吗(不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排队,竖排人数太多,横排人数太少,不美观。而且,排了5排后还剩10人,这10人该怎么办

(1)提出问题。

如果学校里不规定每排人数,你还有更好的排队方法吗

按你的排法,会不会有剩余的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法算式。

(2)请学生上台计算黑板上的除法题,算完后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

(四)开展竞赛体验算法

1、计算竞赛。

要成为像韩信一样的将军,不仅要能排兵布阵,关键时候还要能拿出速度来。老师这儿准备了很多这样的算式,你敢不敢和大家比比,看谁在5分钟内计算的题最多(敢)

出示除法题

校对答案,对计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2、方法总结。

请刚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发表获奖感言,主要谈谈自己在计算中采用了哪些好方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

3、课外延伸。

看了我们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对这次广播操比赛充满了信心。我们自己好了,是不是也该帮帮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呢(是)据老师的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60人,二年级有285人,课后,你能帮他们也设计一下队伍吗(能)

五、错例点击

错例:

在5分钟内比比谁算得更多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错因分析:

出现这类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将除数51看作50来试商,所以商了7。由于在竞赛中一心求胜,有些学生顾不上仔细检查。教师对这类因粗心大意引起的

错误,要及时指出,引导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六、精彩存盘

1、先填一填,再试商。

115=□215=□□15=45□15=□

□15=□□15=□□15=□□15=□

15)10515)8515)50

14)12016)8514)80

2、从算式中选择商是一位数的进行计算。

35140468164909212313

53350210351604189563

25631650739512771189

六、相关链接

韩信点兵

有一次,韩信在兰陵的地方和项羽的军队打了一仗。楚军的将领叫李锋(骁勇善战,在与秦军作战时多次立功)。当时韩信手下有1500名将士,楚军却有2000名左右。韩信把士兵列成三个长方阵,每阵500名,轮番与李锋的军队战斗。楚军败退了。汉军约损失了近500名士兵,韩信并不追击。

后哨士兵报告韩信,说有楚军骑兵追来。韩信迅速地点兵。他先命令士兵3人一组,最后多出2名士兵;接着又命令7人一组,仍多2名士兵;他再命令士兵5人一组,结果多了3名士兵。韩信马上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有1073名士兵,将与五六百名楚军争锋是可以得到胜利的。刚布好阵,楚军就冲过来了,可是一看这阵势,汉军打枪了个大胜仗。韩信是怎么样的神奇妙算来迅速统计和算出士兵数的呢当时他对自己的兵力只知道个大概,约1000个左右。韩信平时演习点兵时,他就常用这个方法,他记住了一系列能同时被3、5、7整除的数:105,1052=210,1053=315

10510=1050,

这次点兵,总起来讲,就是他的士兵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

韩信很快算出,具有这样性质的最小自然数是23。

233=7余2,

235=4余3,

237=3余2。

再大一些就是

23+105=128,

23+1052=233,

23+1053=338,

23+10510=1073,

这样(前面已说过,韩信对自己兵力有个大约数,一千名左右)就能迅速确定了自己的士兵数为1073名。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六、作业

1.216336964266

216636974268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3)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_________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xx=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26第二种26

2)522)52

524

0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86)84

4□

□□□

□□□

0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做一做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111

2)686)965)60

6865

061

6

0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422=21例2522=26

2126

2)422)52

44

212

212

0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4)

一、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和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和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的。其实同学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需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所以同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同学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同学在实际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

2、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同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二、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1。口算

60÷30=40÷20=90÷30=320÷80=240÷6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0÷3=42÷7=56÷7=96÷4=

【复习铺垫的题一是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复习,二是让同学在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唤起笔算的方法,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找到生长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同学,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同学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同学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

结合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同学归纳: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2。同学根据所学完成P81做一做。(四生板演,全班齐练)

同学完成后,互相检查,找出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主要让同学明白错误的原因)。

3。根据计算一位数除法的方法,结合做一做的计算过程,引导同学讨论:用整十数除,应该从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商要写在什么位置?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在教学时,让同学列式,说出意义,并进行估算。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同学用小棒代替故事书。通过同学分小棒的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每班30本”这句话在题中的意义,同时,要求同学观察92根小棒,每堆分30根,可以分几堆。分的结果可以告诉同学92里面大约有3个30,并判断分的结果与估算是否吻合,既充沛体现估算的作用,又让同学知道商是一位数,而且就是“3”。把摆小棒操作跟竖式建立联系。摆小棒操作是为理解笔算竖式和算理服务的。当同学摆完小棒时,就要求他们用竖式把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接着要求同学说出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和商“3”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说出为什么“3”必需在个位上。加深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4。解决问题(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同学,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这里重点要引导同学结合直观图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圈格子图,圈的结果告诉同学140里面大约有4个30,也就解决试商环节,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小结:比较92÷30,140÷30的竖式,让同学考虑为什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结果商都是一位数?初步感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5。完成P82做一做1题(三生板演,全班齐练),完成后集体订正。

6。同学独立完成P82做一做2题,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典型的作业在展示平台上展示,然后让同学说一说:上下两题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思路有什么联系。

【这一题是上下对照排列的4组题,每组算式中的除数都是相同的整十数,被除数很接近,目的在于引导同学用前面的估算方法进行试商。】

(三)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三、教学战略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布置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为了以旧引新,找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联系,也为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笔算两位数除法的方法。

2。让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实际情境之中,把研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原本面目,这正是促进同学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在本课时中结合读书日分书这样一个切近同学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让同学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同学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同学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同学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同学形成计算意识。

3。让同学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同学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防止死记硬背。本课时中不只为同学提供了探索除法的实际问题情境,而且为同学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两道例题的教学前,不忘让同学先估一估,这也是新课程中比较重视的方面,同时也是初步检验计算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放手让同学尝试、研讨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同学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同学对算理的理解。

例1(1)中通过92÷30为什么要商3和商要写在哪一位上?并通过同学自身动手摆小棒来协助理解。

例1(2)中结合同学自身圈格子图来引导同学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学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同学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同学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同学蠃得不时体验胜利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5)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P19P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_________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26第二种26

2)522)52

524

0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xx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通用


教学手段、教具是主要教学方法的部分组成,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编写教案已成为一门必修课,教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书写自己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142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汁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准备:配套挂图、每人10张两位数数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数学知识。上次老师带你们到玩具店参观学会了口算加法,今天我们再去玩具店走一走,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等着我们呢!(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2.出示挂图。

提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并列式: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板书:3825=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板书:4425=

(3)玩具火车比玩具汽车贵多少元板书:4438=

谈话:黑板上的三道算式都是减法算式,是几位数减几位数的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我们已经学过,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自主研究,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探索3825口算方法。

谈话:你能口算出3825的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请一位同学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回答:3020=1038

85=325

10+3=13(根据列竖式的方法)13

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位同学用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相似。

继续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了?

3820=18

185=13(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继续提问:还有别的算法吗?

385=33

33-20=13(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谈话: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2.学生探索4425口算方法。

谈话:4425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先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再告诉大家,好吗?

小组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算法:

①4420=24,

245=19。

②445=39,

3920=19。

③把44分成30和14,

3020=l0,

145==9

10+9=19。

谈话: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3.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的异同。

谈话: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小结口算减法的方法。

提问: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为什么?

小结:口算的方法有很多,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比较简单,最适合你计算,就用哪种方法。

5.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口算4438,再在班级里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是讲究优化的,这里的优化区别与老式教学的最优化,算法的优化含义是寻求最简捷、最容易的方法。教学中,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好的、更一般的方法。因此,在新授教学中,让学生在找到口算的多种方法后再进行比较、评价,从而体现了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的和谐与统一。)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口算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l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直接写得数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把口算得数写在书上。口算后比一比,每组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140-60=

1400-600=提问:这两题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算式学生直接说得数。

4.抢答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算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进行口算抢答。

5.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完成了一系列口算,其实学会了口算我们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五、开展游戏、提高兴趣:

内容:看谁得到的卡片多

谈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玩游戏吗?

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玩个游戏:看谁得到的卡片多

准备:每人10张两位数的数字卡片。

规则:同桌两人同时出示一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看谁能正确快速口算出得数,这两张卡片就归谁。班级中获得卡片最多的就能被评为口算能手。

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我设计了一个看谁得到的卡片多这一有趣而又别致的游戏,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亲自去参与、去实践。事实上,当我在课上宣布了游戏规则后,想请一个同学和我演示时,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演示结束后,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游戏。)

教学反思:

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这节课中,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注重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整堂课的关键:

1、创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从情境的创设、口算方法的探索到练习的设计以及最后的的游戏,无一不体现这种氛围,让课堂成为了学生探索知识、张扬个性的沃土,使学生做到了真正的自主、合作。

2、和谐了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每个人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大家的交流、评价中可以吸收或改变自己原有的方法。在新授时,我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并且不断鼓励说出不同想法的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大增。而后,我又以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为新授的结束,使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营造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的知识是记忆最为深刻的。因此我在最后一个游戏练习看谁得到的卡片多----每人拿了十张数字卡片,每次抽取一个数字,然后采用大数减小数的方法,进行口算练习,最后看谁得到的卡片多,谁就获胜。这个游戏的设计把本节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在整个游戏中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新课学习之前我引导学生对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复习。从这节课中的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新课前的复习对探索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因而,复习这个环节我认为是设计得非常好的。新课引入时我了解了同学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都喜欢参加哪些体育项目,并向同学们介绍小华、小红、小军也非常喜欢参加跳绳这项体育活动,在一次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随即出示课本第59页例1的情境图。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景,过渡自然。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情境图并说出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这个环节只点名了2名学生发言,根据观课老师们的建议可以再采用一个群答的方式,让同学们充分获取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在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同学们的提问板书:(1)小红跳了多少下?(2)小军跳了多少下? 并谈话:今天我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体现数学的价值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两道题的口算方法时,合作交流引导得不够到位,每个小组的成员虽然都明白合作的任务是什么,但在个体的具体分工上不太明确,这样的合作交流是不充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3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 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再以口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让我们一道去探索算法多样化对于发掘学生潜能的“神奇功效”吧!

课件出示题目:小明拿着700元,去买价值250元的自行车和价值470元的MP3,小明的钱够不够?

学生1: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50=750元,所以我断定不够。

学生2: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00=700元,显然700元整是不够的。

学生3:不够,因为250元接近300元,而300+470=770元,所以700元是不够的。

学生4:我看差不多,因为470看作500来算时多加了30,所以700元也差不多。

……

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0+470=?时,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下面是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那么到底够不够,你能不能口算出它的准确得数。

出示算式250+470=?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口算。

全班交流总结。

学生1:因为250+400=650,所以650+70=720

学生2:因为200+400=600,50+70=120,所以120+600=720

学生3:因为25+47=72,所以250+470=720

学生4:250+470=250+500-30=750-30=720

……

验证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体验满足感、成功感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下面是另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意见?

学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因为他都是整十整百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我认为第四种比较好,它就象我们平时买东西,先多付30元,然后售货员再找回来,也就是先付250+500=750元,再减去30元,也就是找回30元。

学生:我认为第三种有点弊端,因为这样做,有时会忘记写0。

教师:你们提的观点都是非常好的,这些方法也都是正确的,在以后你认为怎样算又快又对就怎样算。

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导学设计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该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口算时可以先加强学生的估算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面对算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有求异和创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创造的潜力。这样通过一道题的有效学习比训练几张口算卡来得收获更大。

三、鼓励质疑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成果的评价,并非是老师的专利。因此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为什么结果要减去30呢?”“对××同学的算法,你想发表什么意见?” “还有不同意见吗?”等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尽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种相同的思路,想一想,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都是在想方设法“凑整”。如果学生原来的“凑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那么,通过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增强了用“凑整”思路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各种计算问题的意识。不仅使结论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价值观。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4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提炼自学重点。

我在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师用书和课标后,提炼出本节课的自学重点是: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的口算。我一直觉得自学重点的提炼不同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概括,因为自学重点是让学生看的,并让学生围绕自学重点进行自学的,所以一定要贴切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易懂,放在心上,整节课都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绝不能照搬教学目标重点知识技能目标或教学重难点。其次一定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一个自学重点,绝不能贪多求全。出示自学重点后,让学生各自轻声读两遍,重点就是鼓励学生去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然后帮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从五个环节来看,本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来开展自学、讨论和交流的。

二、掌握自学方法,紧紧围绕自学重点进行个人自学。

引导自学型课堂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个人自学,只有有效的个人自学,才能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个人自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实效性。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自学?首先就要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训练自学方法,我概括出六个字:看、圈、想、做、问、查。在学生没有掌握灵活的自学方法之前,这些机械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我也是要求学生围绕这六个字进行个人自学,并且强调围绕教材39页上面的两个问题(①你是怎么口算的?②比较两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进行认真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口算两道题时,使用的方法都是受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思维定式影响,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要求也不同,每组的1号一般都是成绩较差些的学生,他们能用这一种方法正确口算,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完成自学任务了,对于2、3号,成绩中等或偏上的学生,我就要鼓励他们再想出一种口算方法,对于4号小组长也就是每组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我的要求更高,鼓励他们想出尽可能多的口算方法。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很多学生没有关注计算时的相同和不同,而是简单的看到两道口算题的第一个加数都是44.我适时给予点拨,指出比较两道题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是让我们比较这两道算式题。可是我发现经我这样的点拨后,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我只看到李善宇、罗世祺等几个同学写出算法相同,可以看出这几个学生已经明白了,就是表述上不准确,应该是同一种口算方法的算理是相同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难有这样准确的概括能力。还有少数几个同学跟我的ppt呈现的一模一样,我估计是在我上课之前用曙光小学的班班通,不太熟悉,所以就演示了一遍,细心观察的同学就看到了我还没呈现的ppt内容了。纵观这一环节,每个学生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认真自学,探索口算方法,虽然不同层次的学生收获是不一样的,后进生收获的是一种方法,成绩优异的探索到好几种口算方法,但是不同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识,这正是引导自学型课堂最大的魅力。对于个人自学环节,我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巡视,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个人自学情况,并进行适时点拨,可惜我的点拨不够明确,没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

三、加强常规训练,开展有序有效的自学交流。

在训练小组讨论常规上,虽然我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基本能做到有序讨论,至于有效,还需要努力。本节课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在讨论口算方法时,每组基本都有一两位学生只使用了一种口算方法,而另外的口算方法都是小组长直接告诉的,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全班交流我还是采取了一组同学进行集体汇报,其他小组给予补充。我这么做目的有两个:其一,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二,尽量避免单生提问,传统课堂回潮,因为年轻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有限的,经常为了能让教学顺利开展,就会加强控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可是本节课的全班交流我选择了最好的一组进行展示,基本上把两道题的口算方法都已经汇报了,只有陆子杰补充了第二题口算方法:44+40=84,84-2=82.其他同学只好做了观众。汇报的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我们口算是不是正确的呢?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笔算时的经验,提出多种检验方法,比如再算一遍,用减法验算还有估算。接着让其他小组提问题,韦皓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哪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确的口算?罗世祺立即就说:用你喜欢的方法就可以我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结束了全班交流。

四、紧扣重难点,教师做少而精的点拨。

本节课,我围绕重难点设计了两个点拨:点拨一,比较不同的口算方法,找出相同点?就是让学生发现我们都是利用拆数的方法,把一个或两个加数拆分成几十和几,然后转化成两个或三个简单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能进行又快又准的口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点拨二,我们可以用估算来检验口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点拨,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本节课我是在全班交流后单独进行点拨的,效果不太好。应该在学生汇报口算方法时,就立即进行点拨,渗透转化数学思想,同时表扬陆子杰同学的方法,也可以用凑数这种方法来口算。汇报小组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口算是不是正确的?有同学补充说:可以用估算,我应该立即抓住这样精彩的课堂生成,追问学生我们该怎么估算?或这两道口算题在估算时有什么不同?这样穿插在全班交流时的点拨,才能引起学生最大的关注,否则在交流后再来点拨,就不够突出,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

五、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巩固练习。

本节课想想做做共有七道题,题量较大,形式单一。所以我进行的大胆的尝试,形式上有所突破,我整理了三类题目:基础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习,前两期是必做题,拓展练习是选做题。内容上我也进行了改变,第一题是连线题,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第二题是先让学生估算,再进行题组对比练习;第三题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题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编五道得数是六十多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算式,还有就是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拓展练习的题目没有确定的答案,鼓励学生分散思维,寻求不同的答案。在巩固自学环节,少数学生能完成所有题目,也有少数学生必做题都没有完成,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完成。我点拨了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练习题在小组里订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引导自学型课堂值得我去探索,去实践,去反思,只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才能还课堂给学生,还学习给学生。课堂教学的精彩不是靠教师来表演,而是让学生去演绎。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教学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主题图中观察到:二年级的学生正在码头上整装待发;从学生的说话中了解到,他们是去鸟岛参观;从各班的标牌上观察出各班的人数;当学生发现船上有限乘68人时,学生就会从各种角度去说明“限乘68人”的意思。接下来对于乘船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也从而列出了许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题,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口算的方法,最后全班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哪一种算法既方便正确率又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7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新课内容之前,我先组织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以及进位加。学生通过口算、交流计算方法、比较三组口算的异同,唤醒已有的口算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新知的教学上,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跳绳场景,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探究算法——巩固算法的过程。其中探究算法这一部分,我们先研究不进位加法,我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算法,在交流中不自觉的对算法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寻找最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不管是哪一种算法都是把2个十加在十位,把3个一加在个位,从而提炼出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先加几十,再加几。在学生有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之后,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进位加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在练习方面,我调整了书上安排的练习,将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安排了口算以及估数,一方面提升数感,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综合练习安排了书本想想做做第四题,再安排了两个变式。一个是已知四年级男生32人,女生4□,总人数8□,求女生人数。另一个是已知五年级男生32人,女生4□,总人数7□,求女生人数。这题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活用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特点。考虑到例题的教学已经有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将拓展练习改为从1、2、3、4、5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使得和最小。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还可做如下改进。

在教学不进位加,学生得出多种算法,比较这些算法,选择最喜欢的算法时,有学生会根据前面竖式计算的经验,觉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方法更简便。但这就与本课重点教学的方法不太符合,因此就要去引导学生体会到先算几十,再算几这种方法的优势。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比较,学生会发现这些算法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不过第三种方法只要两步就能准确算出得数,其他的方法都要三步,这将大大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因此还是第三种方法最好。

在练习第一题,找三道算式的联系时,可将问题缩小,再让学生讨论。如在学生观察出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得数相同之后,可问:那第一题和第二题之间有没有联系?当学生发现:第一题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第一个加数后,追问:哪一题才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第三题和前两题之间有关系吗?通过引导,将问题范围一步步缩小,学生思考的目标更明确,更容易得出:前两题就是第三题的计算过程,算第三题时,只要想前面两道口算。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8

《植树》是北师大版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第10、1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教学中,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数学教材中口算除法一课是以植树的情境来呈现的,这一情境虽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在秋季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我就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里。

2、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本节课学生在解决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这一问题时,由于创设的问题中包含的有显性条件(每班的人数),也有隐性条件(每张桌子可以坐的人数),因此学生的思维也因而非常活跃,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果每1人需一张桌子,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②、如果每两人需一张桌子,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也就是442=22(张),482=24(张),462=23(张)。另外,学生在计算时口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9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我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但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与设计预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堂课的原意是让学生在已经能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但教学下来,学生似乎对这一新方法并不感兴趣,仍然执著地使用笔算这一方法,哪怕我在课前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或许笔算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习惯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计算。

本节课在体现算法多样的同时,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算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以为学生凭一已之力很难达到算法的多样化,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计算。看来,预设再充分,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时,创设适合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因此,课堂上由买玩具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二、注重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口算的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口算方法多样化

(1)44+25

①40+20=60,4+5=9,60+9=69

②先算44+20,再算64+5=69

③先算44+5,再算49+20=69

④先算25+40,再算65+4=69

(2)25+38

①20+30=50,5+8=13,50+13=63注意: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②先算25+30,再算55+8=63

③25+8=33,33+30=63

允许算法多样化,体现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口算方法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

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精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案可以把学生从广泛的教材中解放出来,教案有助于教师更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你掌握了教案的写作格式规范吗?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1

《植树》是北师大版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第10、1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教学中,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数学教材中口算除法一课是以植树的情境来呈现的,这一情境虽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在秋季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我就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里。

2、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本节课学生在解决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这一问题时,由于创设的问题中包含的有显性条件(每班的人数),也有隐性条件(每张桌子可以坐的人数),因此学生的思维也因而非常活跃,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果每1人需一张桌子,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②、如果每两人需一张桌子,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也就是442=22(张),482=24(张),462=23(张)。另外,学生在计算时口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142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汁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准备:配套挂图、每人10张两位数数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数学知识。上次老师带你们到玩具店参观学会了口算加法,今天我们再去玩具店走一走,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等着我们呢!(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2.出示挂图。

提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并列式: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板书:3825=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板书:4425=

(3)玩具火车比玩具汽车贵多少元板书:4438=

谈话:黑板上的三道算式都是减法算式,是几位数减几位数的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我们已经学过,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自主研究,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探索3825口算方法。

谈话:你能口算出3825的得数吗你是怎样想的?(请一位同学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回答:3020=1038

85=325

10+3=13(根据列竖式的方法)13

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位同学用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相似。

继续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了?

3820=18

185=13(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继续提问:还有别的算法吗?

385=33

33-20=13(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谈话: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2.学生探索4425口算方法。

谈话:4425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先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再告诉大家,好吗?

小组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算法:

①4420=24,

245=19。

②445=39,

3920=19。

③把44分成30和14,

3020=l0,

145==9

10+9=19。

谈话: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3.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的异同。

谈话: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小结口算减法的方法。

提问: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为什么?

小结:口算的方法有很多,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比较简单,最适合你计算,就用哪种方法。

5.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口算4438,再在班级里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是讲究优化的,这里的优化区别与老式教学的最优化,算法的优化含义是寻求最简捷、最容易的方法。教学中,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好的、更一般的方法。因此,在新授教学中,让学生在找到口算的多种方法后再进行比较、评价,从而体现了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的和谐与统一。)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口算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l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直接写得数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把口算得数写在书上。口算后比一比,每组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140-60=

1400-600=提问:这两题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算式学生直接说得数。

4.抢答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算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进行口算抢答。

5.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完成了一系列口算,其实学会了口算我们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五、开展游戏、提高兴趣:

内容:看谁得到的卡片多

谈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玩游戏吗?

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玩个游戏:看谁得到的卡片多

准备:每人10张两位数的数字卡片。

规则:同桌两人同时出示一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看谁能正确快速口算出得数,这两张卡片就归谁。班级中获得卡片最多的就能被评为口算能手。

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我设计了一个看谁得到的卡片多这一有趣而又别致的游戏,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亲自去参与、去实践。事实上,当我在课上宣布了游戏规则后,想请一个同学和我演示时,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演示结束后,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游戏。)

教学反思:

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这节课中,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注重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整堂课的关键:

1、创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从情境的创设、口算方法的探索到练习的设计以及最后的的游戏,无一不体现这种氛围,让课堂成为了学生探索知识、张扬个性的沃土,使学生做到了真正的自主、合作。

2、和谐了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每个人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大家的交流、评价中可以吸收或改变自己原有的方法。在新授时,我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并且不断鼓励说出不同想法的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大增。而后,我又以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为新授的结束,使算法的个性化与优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营造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的知识是记忆最为深刻的。因此我在最后一个游戏练习看谁得到的卡片多----每人拿了十张数字卡片,每次抽取一个数字,然后采用大数减小数的方法,进行口算练习,最后看谁得到的卡片多,谁就获胜。这个游戏的设计把本节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在整个游戏中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时,创设适合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因此,课堂上由买玩具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二、注重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口算的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口算方法多样化

(1)44+25

①40+20=60,4+5=9,60+9=69

②先算44+20,再算64+5=69

③先算44+5,再算49+20=69

④先算25+40,再算65+4=69

(2)25+38

①20+30=50,5+8=13,50+13=63注意: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②先算25+30,再算55+8=63

③25+8=33,33+30=63

允许算法多样化,体现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口算方法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

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新课学习之前我引导学生对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复习。从这节课中的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新课前的复习对探索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因而,复习这个环节我认为是设计得非常好的。新课引入时我了解了同学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都喜欢参加哪些体育项目,并向同学们介绍小华、小红、小军也非常喜欢参加跳绳这项体育活动,在一次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随即出示课本第59页例1的情境图。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景,过渡自然。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情境图并说出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这个环节只点名了2名学生发言,根据观课老师们的建议可以再采用一个群答的方式,让同学们充分获取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在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同学们的提问板书:(1)小红跳了多少下?(2)小军跳了多少下? 并谈话:今天我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体现数学的价值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两道题的口算方法时,合作交流引导得不够到位,每个小组的成员虽然都明白合作的任务是什么,但在个体的具体分工上不太明确,这样的合作交流是不充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6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 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再以口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让我们一道去探索算法多样化对于发掘学生潜能的“神奇功效”吧!

课件出示题目:小明拿着700元,去买价值250元的自行车和价值470元的MP3,小明的钱够不够?

学生1: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50=750元,所以我断定不够。

学生2: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00=700元,显然700元整是不够的。

学生3:不够,因为250元接近300元,而300+470=770元,所以700元是不够的。

学生4:我看差不多,因为470看作500来算时多加了30,所以700元也差不多。

……

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0+470=?时,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下面是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那么到底够不够,你能不能口算出它的准确得数。

出示算式250+470=?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口算。

全班交流总结。

学生1:因为250+400=650,所以650+70=720

学生2:因为200+400=600,50+70=120,所以120+600=720

学生3:因为25+47=72,所以250+470=720

学生4:250+470=250+500-30=750-30=720

……

验证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体验满足感、成功感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下面是另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意见?

学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因为他都是整十整百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我认为第四种比较好,它就象我们平时买东西,先多付30元,然后售货员再找回来,也就是先付250+500=750元,再减去30元,也就是找回30元。

学生:我认为第三种有点弊端,因为这样做,有时会忘记写0。

教师:你们提的观点都是非常好的,这些方法也都是正确的,在以后你认为怎样算又快又对就怎样算。

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导学设计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该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口算时可以先加强学生的估算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面对算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有求异和创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创造的潜力。这样通过一道题的有效学习比训练几张口算卡来得收获更大。

三、鼓励质疑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成果的评价,并非是老师的专利。因此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为什么结果要减去30呢?”“对××同学的算法,你想发表什么意见?” “还有不同意见吗?”等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尽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种相同的思路,想一想,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都是在想方设法“凑整”。如果学生原来的“凑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那么,通过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增强了用“凑整”思路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各种计算问题的意识。不仅使结论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价值观。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7

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很好,想出了很多口算方法。比如96÷8,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心里想竖式的方法,这与前面的学习有关。也有的'学生是利用数的组成:想9个十除以8得1个十,余1个十,1个十加6得16,16除以8得2,10加2得12;有的学生用的是80÷8=10,96-80=16,16÷8=2,10+2=12,我把它称为“拆数法”(自己编的)。通过探索和交流,学生们不断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掌握了一般的口算方法。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熟悉“拆数法”,在应用环节,我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如何用“拆数法”进行口算。有的同学对如何拆数存在困惑,比如96÷8,为什么要拆成80和16,而不拆成90和6,大家最后发现除数是几就拆成几十,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中学生们对自主练习第5题存在争议。家政公司为王阿姨推荐了两份工作:A工作5小时70元;B工作7小时91元;有的学生用每小时的收入进行选择A,有的学生根据总收入进行选择B,两种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通过教学我感到今后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参加实际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8

《两位数加减两位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掌握,重点是要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我们知道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虽然口算的结果是外显的,但口算的思维过程即是内隐的。也正因为口算过程的内隐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里也提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对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一、“23+31”教学片断(1)

师:你是怎样计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所以23+31=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生3(按捺不住):老师,还可以这样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后算53+1=54,所以23+31=54.

分析: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基于原来的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主要着眼于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引导学生:“你是怎样算的?”从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自主交流,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算法,这也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但并不是像解决问题一样“一题多解”,算法越多越好,这也是很多人对算法多样化产生的一个误区,就像上面所曾显得学生算法,虽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难看出,有些算法过于繁琐,或是思维层次由高到低,其实这与算法多样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我又加强了学生对算法优化的学习。

二、“23+31”教学片断(2)

师:刚才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1:我喜欢用第一种方法。

生2:我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生3:我喜欢用第三种方法。

生4:我喜欢用第四种方法。

师小结: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第三种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种是一样的。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然后用这些方法来做下面各题。

分析: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算法有多种多样,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在这节课中,学生之前所说的方法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类,方法4在计算思路比较麻烦,因此我适时引导学生选择运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实也是帮助学生优化算法,正是教师的有效引领,让学生经历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学生择善而从之,这是“优化”带来的反应,是学生“选择”的结果。

新课标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它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的意识。但是我认为算法多样化不是没有目的性的将所有算法堆砌在一起,因此在这节课设计中,我不仅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还要引导学生优化算法,在多中选优,真正学会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篇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教学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主题图中观察到:二年级的学生正在码头上整装待发;从学生的说话中了解到,他们是去鸟岛参观;从各班的标牌上观察出各班的人数;当学生发现船上有限乘68人时,学生就会从各种角度去说明“限乘68人”的意思。接下来对于乘船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也从而列出了许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题,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口算的方法,最后全班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哪一种算法既方便正确率又高。

实用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思考其六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呈现“实用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思考其六”,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进位的与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相同。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应用这一已有知识探索出进位的口算方法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难事。我认为在新课的展开时,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口算的方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能用在脑子中列竖式的方法来口算,一些学生能用前一节所学的方法即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时,可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应该说,除个别学生外,其他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但是在课堂上,我没有反思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错,一些学生当然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有些学生对于算理还是有些模糊。在全班反馈中我没有抓住学生的错误进一步反问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只是一味地让别的同学来帮助他正确解决。然后在课后单独辅导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询问其错误的原因。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个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使教学显得一帆风顺、严丝合缝,这样的课未必是好课。“剥夺学生犯错的权力就等于限制他们自由选择的意愿”。所以,数学教学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权利,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

所以,我想,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同时,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原有的错误为什么是错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分析错误使全班学生都能关注这种错误,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2024教案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一篇)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4教案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动手“做”数学;

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

2.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景

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二、导入

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3+2)×2=3×2+2×2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

(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

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

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

(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

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

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

学生:

3×4+2×4=(3+2)×4 (8+2)×2=8×2+2×2

7×2+3×2=(7+3)×2 (3+2)×4=3×4+2×4

(6+4)×2=6×2+4×2

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

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

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如:(12+72)×8=12×8+72×8 25×84+75×84=(25+75)×84

…… …… …… …… …… …… …… …… ……

5.小组讨论。

(1) 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

(2) 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教师:这就是乘法分配率。

板书课题:乘法分配率。

分析: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牵着学生走,所以乘法分配率是强加给学生的,故学生就容易出错,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应该从直观思维入手,而以抽象思维结束,因此,我就采用了“操作──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

三、新授

1.自学书本;

2.质疑,提出新见解;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以点带动全班的学习。)

4.教师:用公式怎样表示乘法分配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公式,引出乘法分配率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5.形成性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37+65×37 102×45 38×99+38

要求:学生想办法,学生说思路,学生评,学生互助并加以改正。

四、小结

(学生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包括方法、感觉、情感和态度方面)

五、拓展性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12×25 63×25-59×25 38×101-38

说明:这些题目学生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的,目的是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兵”帮“兵”的指导作用。

六、反馈生活中的数学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乘法分配率解决一些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同位互说,或者小组商量,再发言。)

七、布置作业

1.基础题:第66页第4、7题。

2.思考题:第66页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