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发表时间:2023-05-02

[精品]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76范文网精选专题推荐:“快速阅读术读后感”。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1

如何做到“一日一书”!

作者是一个书评家,需要大量阅读书籍并输出书评。而大量阅读的需要就是快速阅读,“现在,我大约每天读两本书,按照这个速度,每年能够阅读700本以上。坚持10年后,阅读量将累计达到7000本。这并非天方夜谭。”在读之前,确实觉得是天方夜谭,这样的速度真的可以记住书里的内容吗?

我读的书大多属于文学类小说,虽然看的速度不慢,但是也是属于细嚼慢咽的类型,一本书快的话一个星期,慢的话说夸张点,可能会拖半年。正如作者所说,一本书如果10天没有看完,基本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在信息爆炸,时间紧迫的时代里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并且把它读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快速阅读法跟之前读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流水式阅读:适用于非故事情节的书籍,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选择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2

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

阅读速度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

读书仔细到什么程度,结果发现,无论多么仔细地研读,还是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

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

从复制100%到邂逅1%

大部分人总是想努力把书中的内容装进脑子里,但是根据大脑记忆,很短的时间内会淡出我们的记忆。

努力回想一下,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记住其中的内容了吗?哪怕只有一页。

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一两句话。

由此可知,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像听音乐那样读书

没有人强求记忆音乐,想要记住一切,就无法欣赏音乐,不是想要将声音作为知识储存起来,而是希望能够从中活得快乐

什么是流水式阅读?

音乐是用来享受的,我们能够享受音乐,为何要摆好架势,一本正经地去读呢?

对于书籍严肃认真的人,今后恐怖越发读不下去书了。

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为什么没有阅读时间?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首先,框定读书时间

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分为是那种类型。

1、不必读的书

2、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3、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如小说、随笔等等

第二类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就是需要慢慢品读的书籍,结构严谨

可快速阅读书籍:不可快速阅读书籍=9:1

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总像着还有一本书没有读完,总是想着包里的存货,越发感到读书时一件难事,所以要搭配着读

养成阅读习惯,形成新的生活

为什么读后会忘记?

一味地连续阅读,不断吸气,非常痛苦,所以需要记录。

避免阅读中的无用功

为什么我的书评更受欢迎?

书评中,有意识地加入较多的“摘录”。

另外就是对于读书人产生的效果,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

呼吸式阅读的步骤一: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边读边写,摘录自己喜欢的地方

步骤二:一行精华,采集最精彩的一行

最打动人心的是哪一句

步骤三: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感想,唤醒当初阅读的记忆

步骤四: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对于自己读过的12本书(为单位),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和感想。

选出组价的一本,到了年终,再选出最佳的最佳

使摘抄效果倍增的“手抄魔法”

作者建议用实体字进行摘抄

为什么边写边读,可以实现快速、深入阅读?

书籍,置于手边的部分留下,其余的不积存

流水式阅读也有规则

学会使用标题以及小节,跳读对于商务类书籍尤为适用,有所抉择与取舍

可以跳读的部分是哪些章节、段落?

标志一: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标志二: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实例、经历

标志三: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实现快速阅读的步骤一:书籍最初部分的阅读方式可决定阅读速度的90%

合理利用序言和目录

步骤二:掌握了标题结构,决定跳读单位,章、节、段,通过开局—结局的模式,将无益的阅读时间节省下来

步骤三:需要细读内容的简单方法

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搜索阅读法

步骤四: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按照自己最舒服的节奏去读书,设计多层级的阅读节奏以备随时调用

不会遗忘的阅读秘诀:不求记忆地阅读

不建议划线阅读,画了也会忘,何况只读一次

如何与书籍相遇,又如何区分它们?

制定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同等闲,

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

尝试着选一些不喜欢读的书籍,发现不一样的美

如何正确阅读不能快读的书籍

读书的目的可粗略分为以下两种:

1、书籍内容为事实、主张(商务类书籍和时下的一些新书等)——为了实现自我提升

2、书籍内容为故事。情节(小说、散文等)——为了追求心灵愉悦

获取书籍的来源要不拘一格

去书店、图书馆、二手书店等等地方寻找

热爱读书之人,方能与书籍圆满告别

严格甄选书籍

商务类书籍过时可以毫不犹豫处理掉

让书架成为自己的镜子:三个月一次

理由1:最近三个月读的书里也会有不需要的书籍

理由2:三个月前的新书,已经不是新书了

理由3:过去保留的书籍,现在不一定还需要保留

大量阅读之后的体会

书并非非读不可,因此阅读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没书,我可以生活,但是有书,我将会活得更加快乐

为提高修养而读书,这是个无聊的命题

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读者,可能会产生傲慢情绪,如果以这种心态去读书,还能享受阅读的过程吗?

10年以后,7000本书的世界在向你招手

所思所想

记得多年以前,我向一位阅读经历十分丰富的老友请教:如何才能培养经常读书的习惯?

老友跟我说:把读书当做一种消遣。

其实这也是读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它不是教我们读书的技巧,怎么获得知识。

是教我们应该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加上做一些笔记,这样效率才能提升起来。

而抱着仔细、一丝不苟的态度,妄想将书籍变成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负担以及痛苦,我们反而更难坚持下来。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3

作者在书里指出“什么时候都能读”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读不了”。原因就是许多事情打扰你阅读。你需要做的是把阅读的时间固定下来。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固定时间的前提下形成的。比如你到点就得吃饭,不管饭菜好不好吃;你到点了就会犯困想睡午觉。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如果阅读也可以成为一种像到点吃饭、到点睡觉这样简单的习惯那就好了。

作者印南敦史在书里建议我们利用工作前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阅读。

为什么是10分钟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制造一种紧迫感,让自己集中精力去阅读,去书海中寻着宝藏,去邂逅那1%的感动。

为了能让自己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快速地看完一本书,单单固定阅读时间是不够的,还得选择那些适合快速阅读的书。

哪些书适合快速阅读呢?只要排除那些不适合快速阅读的书就可以,如小说、散文,以及严谨的学术类。作者明确指出,书评人阅读的书有九成是可以快速阅读的。而《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也适合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术》里提到,书籍是用来丰富我们的人生的。我们平时也喜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无法做到行万里路,用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去读书,在有生之年读万卷书还是可以实现的。

或许,在你读到5000本书的时候,你已经拥有了不同于500本书的世界,甚至发现了比阅读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4

本书署名“阅读术”,特别是“术”这个字看起来好像是投机的法子,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本书作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因此,一个月的书籍阅读量实际上在60本以上,平均每天一本,我们不可能像作者这样一个月60本,但本书中针对当前社会信息的实效性和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等新情况下,提出了新式阅读,以区别于过去的传统式阅读。毕竟现在已不是过去知识缺乏或仅留存于某一阶层之间的时候了。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有的书都一定需要“精读、审读、深读”吗?显然不是的,但我们又太具有“深读、精读”的惯性了,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个人不自然的总会情不自禁的代入到作者或者是书中角色的环境中,可一旦代入,又代入太多,可能就会“想入非非”跑题太多,长此以往,又觉得看书“毫无进展”,况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不允许我们持之以恒的就干看书这一件事,慢慢的就将其束之高阁,难以为继了。所以作者把书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深读,如小说、随笔、漫画、绘本以及个人喜欢的等,另一类就是可以快速阅读类的,她有一个特点在于: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但快速阅读或者是流水式阅读并不等于对书不求甚解,只是把能理解、有共鸣的、有缘邂逅的那“百分之一”的片段知识,积累起来,而达到“汇溪成河”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的,书中又介绍了:流水式阅读的方法、步骤、规则等,又分析了为什么阅读容易忘记、如何养成阅读习惯等,总之本书对于目前的我们这些“一般人”,看一看还是有些“好处”的。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5

像指导类书籍,我觉得还是能够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为宜,如之前所说大道易简。

对比之前所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本书固然是好书没错,但是不知是写作本身如此还是翻译问题,部分地方缺乏条理,有些跳跃),这本书更为简明扼要,有些时候看标题就可以知道作者所言,也没有过多“专业词汇”(当然词汇问题我怀疑是译者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转化为中国人话),作为指导性图书来讲,我觉得这本书更好。

下面说说这本书。

首先,本书所提倡的快速阅读术,是信息爆炸时代下的产物,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书籍,比如专业书,当然还有自己想细细品味的书。快速阅读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读书并不是要吸收100%,而是要邂逅1%。

有了这个前提,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其他指导性意见,第一是将阅读变成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具体方法是固定时间阅读,开始的时候不宜太久,作者建议10分钟。养成习惯后,可以逐渐延长。第二,对于不适合快速阅读的书,可以跟适合的一起,比如阅读1小时的话,可以前30分钟细读,之后快速阅读。第三是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生厌。这点给我的启示是接下来或许可以用短时间专攻《神经病学》。第四是很多人都提倡的,输入和输出并举,可以摘抄,之后用短短的内容概括大量信息。之后作者还提到了选书和整理书籍等,对于我目前来说似乎没太大启发,也就不写了。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6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印南敦史

强迫自己把书100%记住无异于让读书如上刑般痛苦,即便是真的读完了,能记住个10%就不错,也许过了一年只剩1%。

大部分人应该都还记得上学时候学的鲁迅的文章,但是大部分内容已经没有印象只记得一两个句子,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是,这一两个句子不就是那些学过的文章里真正打动你的吗?这也许只占整篇文章的1%,而那剩下的99%,你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是,记住这1%就够了。

花一周时间仔细阅读一本书,一个月之后,仅能记住1%的内容。那么,同样花一周的时间,我们快速阅读10本书,一年之后,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的10%。后者岂不更加理想?——印南敦史

作者在书里提到的快速阅读法,就是让你快速地找到书中的宝,让这些少而精的宝如流水一般流过你的心田,因为要记住的东西少了,所以才更容易记住。这1%的精华会勾起你对书的其他回忆。在愉悦状态下人的记忆总是深刻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愉快地阅读呢?

想想孩子为什么喜欢听故事看绘本?因为没有人强迫他们去记住书里所有的东西,他们的大脑没有负担,因而容易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

我们也可以学学孩子,用一种让自己的大脑没有负担的方法去体会阅读的快乐。

怎么做呢?

印南敦史在书里提到了呼吸式阅读法。

呼吸式阅读法是为了写而读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以写为目的是为了防止遗忘。

作者给出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呼吸式阅读步骤一:“一行采集”,摘录最有魅力的片段

看书的时候,看到让你有感的片段,用A4纸把它原封不动地摘抄下来,并在开头表明页码。注意摘抄控制在几行之内。

呼吸式阅读步骤二:“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在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已经摘录了一些片段,看完之后,我们查阅自己摘抄的东西,找到最让你钟爱的那一行并标记出来。用作者的话说,读书就是为了邂逅这一行,这就是探宝的愉快过程。

呼吸式阅读步骤三:“一行评论”,回味最重要段落

读的过程是吸,摘抄和写才是呼,而“一行评论”就是最重要的呼。另外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日期、书名、作者,再将“一行精华”摘抄到笔记本上,在其后用30-40个字写下“一行评论”。这行评论会帮助你记忆阅读这本书时的心情。

呼吸式阅读步骤四:自我评定读书轨迹

以12本书为单位,每读完12本就从“一行评论”里回顾一次自己的摘抄和感想。你会发现来自不同的书籍的摘抄和感想中的某种关联。

作者在《快速阅读术》中提到,回顾时最好思考以下问题:

1)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

2)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

3)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阅读偏好,确定自己今后的阅读方向,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

读完12本后,从中挑出你认为最佳的书。一年后再从这些最佳的书中,再挑一本最佳的“最佳”的书。

这一步评定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你回顾阅读时的感受,并养成定期盘点的阅读习惯。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7

为提高修养而读书

这是一个无聊的命题。这是作者说的,不是我说的。

此书名为快速阅读术,似乎更像是在辨析,而不是在介绍方法。如果真的是想学快速阅读,那么看这本书,恐怕得不到你想要的。推荐一本叫做《事倍功半读书法》。

开篇作者提到能仔细阅读又能快速阅读,这样的人,我也很羡慕。嗯,我也做不到,我更偏向于快速阅读。而读书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似乎没有定论。我中学时候语文老师说过我,你看那么快,记得住什么。我说,看得慢也未必就记得多啊。当时比较年轻气盛,想什么就说什么了。现在看来,很难说在单位时间内,同样一本书,是仔细看一遍好,还是快速看三遍好。

诚然,以我的阅历和年纪来谈论读书能不能提高修养,有点不合适。我只是认为,即便读的是同样的书,每个人读法和收获都不同。而把书,视为解决困境的解药,恐怕,没得治。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范文 篇8

以下书摘为个人觉得精华的部分,可能会稍显枯燥,慎入,首先附上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共勉!

拥有大量的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非常了不起。这与全身穿着名牌的人觉得自己优雅高贵是同样的道理。醉心于收集知识的人,往往会误以为自己非常优秀。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注意“9∶1”原则。(可快速阅读的书占九成,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占一成)呼吸式阅读步骤:(两个笔记本)

一行采集:(准备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摘录的内容要短小精悍,控制在几行字之内。)

先:日期书名作者

后:摘抄一行精华

后:写一行评论

自我评定: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多读的方法

①选择书籍篇:制订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同,等闲一周6本…

②选择书籍篇: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