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2023心得: 《乱世佳人》读书心得悟精选一则

发表时间:2022-10-03

乱世佳人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2023心得: 《乱世佳人》读书心得悟精选一则”,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事的开头,一副淑女打扮的斯嘉丽听一对双胞胎男青年偶然提起,她所爱的艾希礼就要和另一个女孩梅兰妮订婚了。她又惊诧又痛苦,觉得心都要裂开了,很快就动身去找艾希礼,她不能就这么算了,她要挽回这一切。

斯嘉丽是家中的长女。所谓淑女,对她来说,只是外在的装饰。她的个性太强,因而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不能逆来顺受,所以她要抗争,要抢夺,总想要回她觉得她应该得到的幸福。只是,她不知道,也许一开始她就迷失了方向,也许她一直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存在。人生不是只有爱情,但爱情的错误难道不会带来整个人生的错误吗?

母亲对斯嘉丽进行的淑女式的教育虽然没有在少女时代的她身上成为完美的现实——她的个性更像她的父亲,却在她内心深处造成了一种由于自己不能真正成为母亲的骄傲而导致的心理暗影,她对有优雅举止谈吐的艾希礼的爱慕也许也与这一点有关。

年轻的斯嘉丽没有意识到,就她的个性而言,母亲的正面影响是要在她的外貌不再具有对男人致命的吸引力以后。而在她刚走出少女时代去承担社会角色时,就她的个性而言,她暂时疏远母亲的教育影响,向她的父亲学习,这一点并没有错。

艾希礼是家中的长子。对于他来说,梅兰妮和斯嘉丽是他从小就相识的最亲密的女孩。梅兰妮的温柔贤淑是他喜欢的,斯嘉丽的活泼美丽也是他喜欢的,梅兰妮喜欢静静地听他朗诵,斯嘉丽喜欢他教她骑马,她们都崇拜他,这对于从小就因表现优秀而遭受其他男孩嫉妒的他来说,她们是他少年时代常有的精神上的疑惑的最好安慰。WWW.fW76.COM

在父母帮艾希礼选择了梅兰妮时,他并没有马上回应。他有点失落,虽然上帝知道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因为选择这一个而伤了另一个的心,但是在他并没有完全消失的少年的激情里也许还是斯嘉丽比梅兰妮更让他心动一点吧。他也有点顾虑,由家庭的严格教养而得来的习惯,指出他的爱情应当服务于他的整个人生,而他的整个人生应当符合父母的期望——成为南方的上流人物,理智告诉他在这方面梅兰妮比斯嘉丽对他更合适。现在,他的激情,他的理智,面临着二选一的考验,他该怎么办呢?在父母的面前,他最终决定以一种平静地态度来接受这一切。父母离去后,他心里充满惘然,无论如何,他明白他多少还有点率性的少年时代就要结束了,从此他要用一个成年绅士的标准来生活了。

在家人为艾希礼筹备订婚仪式时,他知道他本来应当找个时间去见斯嘉丽,告诉她这件事,跟她解释,请求她的原谅。但是他应当怎样说服斯嘉丽接受这一切呢?斯嘉丽可能像他这么冷静吗?而他能保证在斯嘉丽的眼泪下他还能这么冷静吗?他能对斯嘉丽撒谎说他不爱她吗?而且斯嘉丽总会用她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那时他又该怎么办,也许真的要私奔了呢,那不就毁了这场订婚仪式,也毁了他们三个人的将来吗?最后他只有安慰自己,总有人会告诉斯嘉丽这件事的,而只要他从此与斯嘉丽保持距离,她会慢慢忘记他的。

其他人还在看

2022读书心得推荐 《巨人三传》读书心得推荐一则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读书心得推荐 《巨人三传》读书心得推荐一则”,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之为英雄。

―――题记(选自法罗曼·罗兰《贝多芬转》)

巨人三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被称为世界“三英雄传”!作者是法国的青年作家罗曼·罗兰所创作,其内容曲折动人,拨人心弦。

贝多芬,是大家都很熟悉,也是我个人很敬佩的一位音乐家。他虽双面失明,两耳失聪,却从不放弃生的希望和对音乐的追求。身体上的残缺,并不影响他对梦想的不断奋斗和努力。这让常人无法忍受的残缺和无法被理解的强大的坚实不移的决心,使贝多芬注定走向成功。“扼住命运的咽喉”,是贝多芬的精神上的巨大支柱。他,伟大的贝多芬,给后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更重要的,他教给我们,生命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那掀起的巨浪和狂风暴雨也是必须经历的,挫折和忧患,是需要我们坚强面对的“人生课题”。

《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是三传中的另外两个传记。这两位伟人虽职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但他们都拥有了同样的优良品质―――寻求正义和光明。虽然他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将他们的正义与真理抒发的淋漓尽致。他们告诉我们,人生的征途中,所以必须具有的坚忍不拔。

正如题记写的一样,英雄的定义,在我们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发现,我身边的许多的平凡的英雄,没有名气,但,他们都像三英雄那样,平凡而伟大。

[推荐读书心得] 《长生塔》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一则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推荐读书心得] 《长生塔》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一则”,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长生塔》读后感1000字!

如果说科幻是科学与幻想,它不应仅仅是狭义上的科学技术,还该包括人文科学部分,凭借《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的郝景芳,又为我们带来她的新作《长生塔》。

《长生塔》由十篇中短篇小说构成,一家让人死而复生的医院;一座不断生长的古塔;一个能折射人心的城市;一本没写完的书;一段没演奏完的小提琴曲;一项未完成的工程;一条还没走完的回家之路等,前后两篇是科幻小说,其于均为现实题材作品。

开篇《永生医院》主人公钱睿将病危的母亲送进妙手医院,眼看着母亲一天天病危,回到家中却发现另一个健康的母亲,震惊查探之下,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秘密。做了器官移植的人还是那个人毫无疑义,每一个器官都被复制移植后的人还是那个人吗?打破了时空连续性被完完整整复制出器官和记忆的克隆人,究竟还是不是那个人?病房里的母亲和家中的母亲,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健康的“母亲”对他说“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你是你,而是你周围人知道你是你就行了”,又具有怎样的深意?哲学的命题我是谁?再次带入书中?我到底是生物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亲情、正义、真理在这里一次次碰撞。

《长生塔》可谓是一幅社会众生相,农妇为利益上访,记者为点击量写稿,学者搞文化保护村,最终房产开发商得利。书中法师问开发商,“你知道塔的长生是何意”,开发商说,“生得高,看得远嘛。高一层看得清楚一层”,法师摇摇头说,“高一层,看脚下花朵蝼蚁,反会模糊一层。众生平等,看得见、看不见的都平等,看得远一分,却未必更清明,能见到山,却不见下层所能见之物”,“塔乃人间之象,将人所不能见,变成人所能见。塔之长生,可知人间苦之难灭,乃为预之难灭”。

《好久没回家》书写在美容院工作的冯静,幼年丧母,父母偏爱弟弟,自己在外地打工,省下的钱寄给家里供弟弟上学,自己生病要做手术,问父亲要钱,父亲一分不给。村子拆迁,她回到家乡,问父亲要钱,给母亲迁坟,父亲一再哭穷,背地给弟弟2万块钱,让他花,后妈在别人耳边说,不会给她分房和拆迁款,让人不仅唏嘘,后妈可以理解,父亲的做法,让人心中不悦,一样是子女,难道只因是女儿,是前妻留下的孩子,就不能一视同仁?

社会舞台描绘的众生相在《长生塔》中一一再现,郝景芳在科幻与现实中游走,正如人生就是这般,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由得想起红楼中的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读书心得借鉴] 《猎人笔记》读书心得推荐一则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读书心得借鉴] 《猎人笔记》读书心得推荐一则”,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今天我读完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十六章《活着的尸体》。这个标题然我既害怕又好奇。

“活着的尸体”?尸体能活着吗?书的主人公叫鲁克丽雅。听名字就知道是女的,原来鲁克丽雅是一名女仆,活泼可爱,能歌善舞。可是她却因为一种怪病变得骨瘦如柴骨,她的皮肤干瘪发黑,就像即将死亡的花朵一样,可她依然乐观面对可怕的病魔。一天晚上鲁克丽雅做了一个噩梦,她梦见了死神,她一点也不害怕,反而高兴的对死神说:“太好了,你能把我带走吗?”为什么鲁克丽雅见到死神的第一刻不是害怕,而是高兴?我感受到她无比的痛苦。她想解脱,离开这个折磨人的世界,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了“不公平”这三个字。她的笑容被病魔带走了,她的痛苦被病魔带来了。尽管,命运对待鲁克丽雅非常残酷,但他依然坚强,乐观的活着,没有怨天尤人。为什么地主的餐桌上有山珍海味,而农奴只能忍饥挨饿。为什么地主都是身披绫罗绸缎,腰缠万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农奴们只能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地帮干活。

相比之下,我们不用起早摸黑的干活,更不会挥汗如雨地顶着太阳上班,每天能吃饱喝足,我们幸福多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过好每一天!

今日读书心得: 《妈妈走了》读书心得推荐一则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今日读书心得: 《妈妈走了》读书心得推荐一则”,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妈妈走了》是妈妈寒假里和我共读的一本书,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内心一颤,莫名地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书中讲述了“乌娜的家是一个阳光之家,她和她的爸爸、妈妈及两个哥哥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乌娜的愿望是终生不离开家,尤其是不离开妈妈和爸爸,她简直无法想象离开了温馨快乐的家会怎样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妈妈突然身体不适,最后离开了她们。妈妈走了,随之而去的是她那天使般的微笑,和她对亲人以及所有生命的温情脉脉的爱。可仍留在人世间的人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中猝然出现令人惶恐无措的空缺?失去了妈妈的乌娜很悲伤,每时每刻都在怀念着妈妈,晚上睡觉时想起妈妈也禁不住号啕大哭。同样悲伤的哥哥劝导她要坚强,别让天堂里的妈妈失望,而爸爸也带着对妈妈的爱亲自铸造了一尊圣母雕像,让妈妈的微笑永留人间,永远伴随着一家人。就这样,她们在妈妈去了天堂的日子里,用温暖的手,抹去彼此脸上的泪滴,艰难地努力着,寻找未来生活的支点与快乐……从悲伤的心情中走了出来。”

合上这本书,我想到了许多:我终于知道了妈妈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幸好乌娜还有两个哥哥,可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家庭如果一旦失去妈妈,就会变成“单翼天使”,虽然单翼天使和单翼天使彼此拥抱就能飞翔,敞开你的心扉,给予别人爱和关心,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爱和关心。但这种爱却怎么也比不上妈妈那浓厚的、带有香甜又带有苦酸的那种爱,这种单翼天使的爱根本不能和妈妈那种浓浓的说不出的爱相比。因为她们爱的味道不一样!现在,我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好好学习,我以后再也不跟妈妈顶嘴了,我从内心发誓:绝对不会!

谢谢您——克里斯托弗·海茵,是您让我懂得了:妈妈在我们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妈妈的爱一旦失去将无法弥补,激励我们要珍惜现有的妈妈的爱,否则将会留下悔恨!

《妈妈走了》读后感2

三月,妈妈走了,随着而去的是她天使之一样的笑它是九岁的女儿说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阳光之家,爸爸是一名手工艺人,妈妈是一位文学家,也有乌娜十六岁的.哥哥卡勒尔与十四岁的二哥韦德,也有纯真可爱的小闺女乌娜。那时一个春回大地的三月,在这个轻风拂动的三月,妈妈来到一个始终不容易回家的地区人间天堂。此后,全部家都默默流泪,谁也不肯进到妈妈的屋子。乌娜妈妈的墓牌是一块角型黑色大理石,它是父亲在西班牙带到的,那时二十多年前的事。在这儿,大伙儿一直在享受快乐,她们谁都不提妈妈。在妈妈来到人间天堂的日子里,她们用温暖的手抹除相互脸部的眼泪,艰辛的勤奋着,找寻将来生活的支撑点与开心

读过《妈妈走了》这本书,我的泪停不住地往下滴,如果我是创作者。我能把题型改为《寻找快乐》,尽管妈妈走了以后,全家人都沉浸在忧伤里,可是她们并不了解,她们在享受快乐中早已很快乐了,我认为她们并不孤单。我认为生活对每一个人的给与都不一样,他给与了会笑的人一条又宽又长的的路面,这条道路被阳光明媚,但给与了看不到生活的人一条黑喑的小路,假如你肯定不会笑那麼你可以要小心了,由于你很有可能就在这里条黑喑小路的某一个角落里。假如碰到了艰难,你是不是觉得天一下子阴了出来,但别害怕,要是勤奋的向前跑,都会见到太阳,如同《谁动了我的奶酪》上说的一样,假如遗失了旧乳酪,就需要寻找新的乳酪,但是,这方面乳酪仅有珍惜眼前的一切,并且绝不放弃的优秀人才能发觉,或许就在你生活的某一角。

珍惜眼前的一切,假如你失去绝不能放弃,要往前飞奔,瞧!正前方那边不就有一块称心如意的乳酪吗?

[优质读书心得] 没有理由绝望读书心得精选一则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优质读书心得] 没有理由绝望读书心得精选一则”,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近日,读罢政治处推荐基层干部必读书目《你在为谁工作》后,掩卷长思,颇有几分心得,在此写出与诸君共飨。

刚看到书封面时就被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及一个硕大的汉堡包所吸引,以为又是一本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员工管理手册,但书名下赫然印着陈凯元/着,看名字应该是个中国人吧,书里面没有关于作者的一丝一毫介绍,在Google里搜了半天,终于发现关于该作者的介绍只有区区6字国内知名学者(恕鄙人孤陋寡闻,不识此人),但书里面所涉及到的所有事例多是国外的,什么杰克、汤姆的,都是些像中国人起个阿猫阿狗一样的差不多的名字,当然,为了增强本书的权威性,也不忘添加了些比尔盖茨啊,美国总统啊,知名企业家啊的一些所谓名言警句,宏伟事迹,以正视听,这倒让我想起了以前中学读书的时候写的那些个拙劣的议论文,但凡用到事例佐证,言必称牛顿、爱因斯坦。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通读全文,作者的许多论点不敢苟同(先不管该书是否是拼凑而成,姑且都算是学者陈的论点吧),举例如下(每项第一句为该书原文摘抄内容):

其一: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相信没有老板不喜欢类似的话语(哈哈,《没有任何借口》好像也有完全相同的话语吧,已被证明是伪书),如果员工都能像书中煽动的那样,无条件地将责任和荣誉视为在企业服务的道德教条,那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将无比的轻松,管理学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和理论都可以付之一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员工的责任感和热情,一定是靠企业的激励和绩效机制来激发和维持的。说白一点,员工与企业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员工打工,老板付薪,一分劳动一分报酬。如果企业起码的激励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既无法考核员工到底做出怎样的绩效,又缺乏对高绩效的奖励和低绩效的惩罚我实在想不明白,老板们凭什么要求员工被《你为谁工作》感动,甚至付诸实践。

其二:薪水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

这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思想,这句话要是某位老板不喜欢听,我打赌他的大脑一定出了问题。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讲,一名工人的薪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阶层来说,这份薪水可能就是全家的生命线,讲这句话的人,只能说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是只有耕耘,没有收获,那就是天灾人祸,毕竟志愿者也要靠吃面包才能活下去。

其三: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说得好,钱不是富豪们工作的动力,那请问在全球百分之二十的富人占有全球百分之八十财富的今天,富人们为何在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实现了生活中的最高价值后不将副产品金钱捐给穷人呢?作为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在中国境内销售其WindowsXP等软件产品时,其价格甚至高与美国国内,这种杀贫济富的行为也是其神圣的、不沾金钱的实现其人生最高价值的一部份吗?说到底,他们的所谓人生价值也只不过通过金钱来体现罢了,与我们所不同的是他们的价值要用点钞机来统计,我们只用十根手指就够了。

其四:最后,我还想再次告诫你: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人工作,那就真诚地、负责地为他干吧;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让你得到温饱,那就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

读罢这最后一段话,我就像吞进一只苍蝇,不禁感到恶心,不知诸君是否有同感。这种有奶便是娘的走狗理论早就为正义群众所不齿。作者还美其名曰忠诚,讲好听的是愚忠,难听一点的就是哈巴狗精神,哪个主人给他吃的,就为他卖命(真诚地、负责地为他干),不管对错,给他做揖(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如果谁认同这就是职业生存方式,相信大家也无话可说,毕竟人狗殊途。

《你为谁工作》一书的中心论点就是为自己工作,其核心就是西方国家的自我中心论,是个人主义和自利主义的产物。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中,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东方国家家庭是基本单位的观念不同。因此,为个人利益奋斗,为自己工作就顺理成章了。陈凯元作为一名国内学者,不顾国情,拼命鼓吹西方自由世界的人生价值观,其动机不得而知,但就在美国,这种价值观也受到了挑战。去年特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新奥尔良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绝大多数是行动不便的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当看到老人们的尸体漂浮在水面时,美国人民震惊了。民众在纷纷指责政府救灾不力的同时,也对美国式的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审思。这些老人并非没有子女,但他们的子女由于要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而无暇顾及老人们的生活,只能把他们送往福利院。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西方的人生价值观时,却发现亲情正被利益观一点点吞噬。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尽管在经济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其忠孝礼义的儒家治国思想在东西文化碰撞中顽强地保持下来,成为大韩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却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以致如今的日本年轻一代缺失信仰。近几年,在亚洲掀起的哈韩风,形式上看是追求韩国的影视作品,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我们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渴望。哪一部韩剧中没有错综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和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故事,这正是现代人在忙碌的工作后,探讨工作到底为什么,该不该为个人的所谓事业放弃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可能有读者会问:那我们到底为谁工作呢?

周恩来总理12岁那年,有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在此,我斗胆改动一下周总理的话,郑重提出我的观点: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相信也和周恩来的原意应该不会相距甚远吧!

作为我们共产党人,一直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终身奋斗目标。周恩来放弃了优越的家庭条件,投身到危险的革命生涯中,他和当时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一样,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甘愿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弃自己的一切。他工作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自己,全部都是为别人,他的心中装有全国人民,唯独没有自己。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工作目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工作。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过大,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十分突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视民族振兴为己任,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在新世纪,一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民族屈辱史,重振我汉唐雄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实现。

以上是鄙人一点浅见,有感而发,欢迎有识之士不吝赐教,甚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