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政治学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1-05

政治学读书笔记11篇。

如何突出重点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阅读作品,是对作品的一个初了解。读书中所想的宝贵思绪可以记录在读后感里,在翻阅中编辑找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1

作者:和慧菊张添甜

**:《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0期

摘要:莱斯利·里普森的《政治学的重大问题》从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的五个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现实透析对政治学进行了分析,有力的理清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阐述了政治制度的设计理念及运作原理,引人深思。笔者把分析和研究政治的视野放在人类政治的大范围内,甚至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范围内,而不是放在一定的阶段,为我们今后研究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政治学重大问题里普森读后感

莱斯利·里普森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他自1950年起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1987年退休。研究专长为政治理论和比较政治。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出版于1956年,多年来盛行不衰,多次修订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人文的和伦理的政治学著作中,作者从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的五个最基本问题入手,分十四章对政治学进行了分析:四五章阐述第一个问题即各种精英统治的构成同人类争取平等的基本努力的对比;六七章讨论了国家在社会中的一般作用和在经济中的特殊作用;**章阐述对**者运用的**主义政体同民主政体的比较;第十和十一章分析第四个问题即单一制及**集权体制与联邦制模式及分权的对比;十二和十三章对从城邦、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政治单位的演化及其关系的分析。

此外,里普森还分析了重要的实际问题。作为在美国有过修订再版六七次之多的经典的政治学教科书,《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视野广阔,做到了历史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将西方政治史、思想史与更为广阔的社会史背景相联系。本文将着重介绍第12章,国家的规模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第13章,国家与国际秩序。

在国家规模及其相互关系一章中,作者从国土基础和最佳区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家规模。本文通过梵蒂冈的建立、波兰的历史和以色列的建立,指出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必须拥有自己的领土。然而,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建立往往是基于亲属关系而不是领土。

但是,当血缘成为组织的可能或适当的基础时,政治组织就必须寻求另一个基础-领土。当领土取代血缘关系时,人与土地之间以共同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土地的所有权、分配和使用开始产生政治效果。因此,出现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国家管下的土地的大小和形状。

作者指出,在当前条件下,任何时候最好的政治单位都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身安全、军事安全和物质经济繁荣两大目标。在这样一个不足以让人感到安全的政治单位里,人们会转向其他政治单位。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2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处身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IQ?很多人认为智商最重要,才干胜过一切,然而许多人才高气傲,四处结怨,其悲惨的下场可想而知。EQ?人们说情商是要兼备的,不过没脾气的好好先生,却只会落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什么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全球专家学者研究发现这个重要能力就是PQ(Poli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办公室政治智商。可惜的是,这样的关键能力从来不曾有哪家大学教过,而几乎所有上班族都是在一次次的受害与失败后才习得教训,然而那时早已满身伤痕累累,甚至错失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机会。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凯瑟琳?凯莉?瑞亚顿从PQ——办公室政治智商,这一不为人关注的职场晋升关键因素出发,解读你职业瓶颈所在,让你驰骋办公室职场不再是难题。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一般来说办公室政治和经营事业一样,都不是只需袖手旁观的运动竞赛,要是你有些许功成名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忽略工作时的政治关系。真要逃避的话,那你只好远离人群,找个偏僻角落独自闷着头干活,毋庸置疑,你很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子过,不过亦难保不被政治的流弹波及。无论任何工作范畴,在你的专业技能纯熟到一定水准后,办公室政治就会成为左右你最终是否成功的重大关键,缺乏赢得决定性的支持肯定,即便是才华洋溢还是得屈就于精通政治手腕的同事之下,而这在职场上可是稀松平常的状况,之所以会这样,说穿了都是拜办公室政治所赐的缘故。有的人认为办公室政治意味着迂回策略或规则的灵活运用,然而让自己的见解得到众人的赞同,弄清楚该讲些什么,要怎么表达较好,选择合宜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对办公室政治而言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倘若你拒绝参与被自己视为“粗暴的政治”,其后果只会让你成为政治游戏下的无辜牺牲者,眼睁睁看着自己人生的抱负烟消云散。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工薪阶层无人不知与办公室里的同事相处好的重要性。可是,这虽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本书就此阐述了办公室内各种阶层的人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在在办公室这个政治舞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把握晋升的机会和规律性,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状态。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3

政治学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问,掩盖阶级本质进行更好的统治则是每本政治学著作的最大功效,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不例外。即使亚氏的理论站在了剥削阶级一方,即使亚氏的理论在当时也已落后在了政治现实之后,当更应看重的是他开创了剥削阶级政治学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与意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对城邦的讨论引出了对公民探讨与要求。而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关注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

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基本大致勾勒出了政治生活秩序的基本原则:任何政体都自然地倾向于尚慕“平等”的民主政体。但是,这种平等只是政体内的一种政治状态,这种状态需要一种超出这种状态之外的力量来予以守护。因此,构建民主政体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谋求平等,不如说是谋求平等的保卫者。而这种平等的保卫者存在于平等的政治状态之外,它的存在与政体内的平等的政治状态构成极端但却必要的不平等。而在探讨保卫这样一种民主政体的同时,政治家又往往陷入了辩护民主政体同时又对君主政体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这或许就是亚氏向后人在民主进程中提出的一大难题。

在之后亚氏对“政体类型学”的论述中。他大致沿袭了柏拉图的分类理论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体类型学”。而其影响之深,诸如当前屡屡见诸报端、新闻的“左”、“右”、“共和”、“民主”、“宪政”等等政治论说之争论在本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政治作家们的“政体类型学”。

而在最后亚里士多德却将笔锋转向了政体与立法。“我们的前辈把关于立法的研究任务留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开展这项研究,去搞清楚使得一个政体兴盛和衰亡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妥善地维系一个政体”,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

回顾亚氏的政治哲学,我们不难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何为美好生活的不断思考。而对于还处于“前近代”社会,和并未落实宪政和民主诉求的现今中国来说,亚氏仍具有其积极意义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力量。自由主义足以清除近代史上对于粗暴的历史单线论的盲目崇拜和对于国家主义的狂热拥抱,但对于破除之后何以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和民治体制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和规划。回顾以亚氏为源头的共和主义,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点点答案。共和主义的热烈和令人沉思的力量与自由主义的清冽想调和,则可以建构一条通往开放、自由社会的小道。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4

读书报告

周冰彦行政管理 ***

包刚升先生的书更像是前几章的教科书。它研究了政治学者较少关注的民主崩溃问题。本书并不是一项思辨式的政治哲学研究或者是已有经验研究的理论综述,前三章作者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理论论述民主崩溃的解释和富有逻辑的方**分析。接下来的章节通过对德国、尼日利亚、智利和印度民主崩溃的横向和纵向历史分析的比较,对民主崩溃作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阐述。

在这里,我选择对它更感兴趣的德国和不知名的尼日利亚作为知识延伸,他们的民主崩溃代表了我对民主崩溃的肤浅理解。

一、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崩溃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成为代表欧洲文明最高成就的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100多年的政治起伏。整个20世纪,德国国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魏玛共和国的崩溃。

魏玛共和国的历史起源于德意志帝国的衰落。19世纪中期,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刺激,并且受民族主义思潮、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压力的驱动,被称作德意志的这片土地的人民形成了共识,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首要任务。普鲁士接受着这一艰巨任务,并在复杂的环境之下采用“铁和血”的方式统一德意志,成为一个具有民主特色不完善的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的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例如,皇帝和议会的双重合法性埋下了政治冲突的种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是保证其统一的多种妥协与权衡的产物,强烈的分离主义的存在使其统一和集权的因素并不多,帝国议会从来都不是强有力的机构,**首脑俾斯麦依靠高超的政治技巧得以平衡**与议会,但也无法避免两者间将来的冲突。

帝国时期,各政党逐渐崛起,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严重危机下,德意志帝国体系崩溃,政治民主化的声音越来越强。魏玛共和国时在内忧外患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经济结构转型所引发的阶级分化、民族主义、外交政策和宗教传统,已成为魏玛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因素。在共和国早期,左、右政治势力无法通过协调处理政治分歧,暴力的盛行无不展现高程度的选民政治的**;“**时代”的五年有了短暂的恢复和繁荣;晚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致使税收下降和失业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会和**内部难以达成妥协和共识。

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导致了政党的分权,治力破碎、高度分化的政党制度导致议会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国民**的效率很低,这也是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条件。选举制度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无法给政治家和政党提供有效的向心激励,时代背景下的巨大挑战使魏玛**无能为力,然而此时,“希特勒一共进行了320场演讲,他的演讲还被灌制成5万张唱片发行”,政治冷漠者和新投票者的支持让纳粹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德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地解决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能够恰当地处理不同选民高度的政治**,而无论民主还是非民主的方法。

”后来希特勒的****标志着魏玛共和民主的崩溃。

第二次失界大战又一次失败后,德国人反思纳粹极权统治所造成的暴行和苦难。面对相对友好德国际环境,联邦德国总体上有利于国际政治的和解和国内政治的缓和。德国《基本法》在总结失败后,采取混合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演变为较为典型的温和**制度,同时废除半**制度,采用议会制。与魏玛共和国相比,德意志联邦政治体系的向心度有了很大提高。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完善的结合,塑造了战后德国民主的稳定。

二、种群冲突与尼日利亚的民主困境

尼日利亚独立之初,由于其众多的人口、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新近发现的强大的石油储备以及巨大的潜力而被称为“非洲巨人”。然而这个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从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崩溃来看,民主的实现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国家历史形态。

尼日利亚从英国殖民地的间接统治开始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结构的不同,间接统治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区与数量少、规模大,容易形成区与间激烈的政治竞争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尼日利亚政治组织暴涨,主张国家统一和自治,但种群冲突使得组织内部就开始出现矛盾,经过发展,尼日利亚政党形成了东、西和北区三党鼎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承认尼日利亚的独立。

尼日利亚各方面都很落后,经济发展程度在地区发展中也有巨大差异,这也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这种地区差距决定了非地区选民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偏好,直接影响到不同选民群体的政治**程度。不仅如此,由于落后,在选举上选民更有可能根据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宗教信仰来投票,而不是根据别的政治原则或政策偏好来投票,因而造成投票结果是政党获得的选票者大多是自己管辖地区的选民,政党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力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严重的政治**和加剧的冲突带来选举暴力。

其采用的联邦制在地区极少的状态下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加剧了由种群冲突造成的政治**,选举制度上的简单多数制和高度分权的地区主义框架相结合导致严重的离心效应。

尼日利亚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鼓励政治精英和政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所在种群和地区的特殊利益,使民主选举和正当竞争最终演变成不惜任何代价的政治恶斗,大大削弱了民主政体下的国家能力,使**无力控制法律和公共秩序,从而最终引发民主政体的崩溃。

三、总结

民主在建立之初是非常脆弱的。作为政治结果,民主崩溃的治结原因在于政治过程,而政治过程有收到结构性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分析了四个国家的民主崩溃案例后,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解释了民主崩溃的理论,一个是选民的高度政治投票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另一个是离心释民主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

民主本身就意味着政治竞争和政治冲突的存在。因此,民主必须有能力控治冲突。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新兴民主国家维护稳定、防止民主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为此,首先,民主国家的宪政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社会结构和政治选民的类型。

其次,选择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帮助形成一个强大的政党和一个有效的政党制度。最后,**形式的首要原则是在政治行动中塑造行政权与立法权的适当一致性。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卷三卷四读后感学术 2007-11-10 22:13:54 阅读3164 评论3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政体、城邦、公民的概念:

1、三者的概念看其三者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是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国家的主要形式是城邦。政体则是“关于城邦居民的某种制度或安排。

”“而城邦的含义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简言之,是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的组合体”

2、关于公民的讨论:

我们还要清楚公民的概念:从词源学上看,“公民”一词源于希腊文“波里德”(civis),原指属于城邦的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他对公民的定义是:“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于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对于“公民”首先强调的是要有参与城邦权力机构的权利。

那么,哪些人可以享有这一权利从而能够成为城邦公民呢?在他看来,侨民和奴隶显然不得称为公民,儿童与老人也不能算做“全称公民”,因为这些人“只有诉讼法权或不完全的诉讼法权”。他进一步指出,“这个定义,对于一切称为公民的人们,最广涵而切当地说明了他们的政治地位,……那些人们如果一旦参加城邦政体,享有了政治权利,他们就的确是公民了”。

这里,“享有政治权利”第一次成为公民资格的必要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对公民身份的严格限制,因为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即使剥夺了政治权利,也不一定同时丧失公民身份。然而在古希腊,就连职业的优劣差异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成为公民。

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良的城邦型式应当是不把工匠作为公民的”,因为工匠不大可能具备“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这一良好的公民品德。同样,“忙于田畴”的农民和“从事贱业”的商贩也不能作为理想城邦的公民,因为“他们没有闲暇来培育善德以从事政治活动”。这样看来,在一个亚氏理想城邦中,要成为公民须要具备有权参加城邦职司、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的善德、有闲暇以培育此善德等条件。

一般来说,从事政治活动和享有政治权利无疑在亚里士多德对公民权的定义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好人的美德与好公民的相同或不同吗?

例如,水手有不同的功能,但他们都有一个目标,即航行安全。同样,公民尽管不尽一致,但整个共同体的安全则是所有公民合理谋求的目标。他们的社区是他们的政权,所以公民的美德于他们的政权有关。

所以,政体如果有多种形式,作为一个好公民,不必人人具备一个善人所应有的品德,公民的德行不必统归于一种至善的品德,但是善人统归于一种至善的品德,当然善人与公民的德行也有重合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一些城邦,好人和好公民的美德是一样的。在同一个城邦,只有政治家和有能力领导公共事务的人才是好公民和好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很显然,在他看来,公民必定是属于某一个城邦的,这一点可以类同于现代定义中的“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国籍”。

亚氏反复强调的“既能被统治又能统治”的公民品德,也可以相应地被诠释为“既能忠实地履行义务又能充分地行使权利”。因此,亚里士多德对公民的定已似乎已经于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定义相吻合,或为现代公民的定已提供了原始的范式。这样,我们不妨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公民称做“原初公民”或“前现代公民”,对应于民族国家产生之后的“现代公民”。

二、政体的划分:

1、根据城邦所追求的目的对政体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政治权力的载体。城邦的建立有其特定的终极目的,即追求公公利益,充分发展人性,弘扬美德,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统治者对国家终极目的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统治宗旨,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划分政体类型的第一个标淮:“以绝对公正的原则来判断,凡照顾到公利的各种政体就是正当或正宗或叫正确的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到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偏离)。

这一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性标准,是从根本性质上对政体进行的分类.

2、根据政权形态对政体的划分

将政体进行了最基本的划分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了第一个政体划分称准.即根据“政权形态”,在正当政体和**政体中又分别划分出三种不同政体:在正确政体中,也就是为共同利益着想的政体中,最高治权由一人掌握的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人掌握的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的是共和政体;在**政体中,依照同样的人数标准,可划分为僣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其中,**制度是君主制,寡头制度是贵族制,平民制度是共和制。但亚里士多德同时指出,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并非绝对的划分标准,“人数标准”还有两点补充原则:首先,人数与其它因素相结合原则。

人数并非划分贵族制与共和制/寡头制与平民制的准确依据,而要与其它因素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划分标准:在正当政体中人数因素要与才德因素相结合,少数人联系于才德之士,而多数人则与贫穷结合因此,‘平民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门望)教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其次,人数为辅的原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明确提出第二个标准,只是因为人数是一种方便的概括的直接的标志,但实际上,“人数这个因素应该为次要的属性……寡头和平民政体的主要分别不在人数的为多为少,两者在原则上的分别应该为贫富的分别。

与此相对应,“贵族政体的主要特征是以才德为受任公职(名位)的依据:才德为贵族政体的特征,正如财富为寡头政体的特征,自由人身份为平民政体的特征。” 第二个标准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性标准(阶级性标准)

3、根据法制性对政体更具体的划分

在具体分析各种制度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作了较为具体的划分。在这些特殊的小标准中,有亚里士多德制度的第三个划分标准——法律标准。所谓“法制性标准”,是指以人的意志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将政体划分为法制政体与人治政体这是在对政权的动态运作状况进行现实考察后提炼出来的。在城邦中,根据不同的劳动分工,划分出不同社会群体,如农民、工匠、商人、武士、行政、司法、议事机构等等,各群体在政权运作过程中影响力大小和行为为一式的不同又造成同类政体之间的差异,各自分化出若干变异品种,法制性原则就是划分这些变异政体的标准之一。

在平民政体中,按“人的意志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程度’又可以划分出五种政体,其中第

三、第四种政体属于“其治理完全以法律为依归的”法治政体。而最末一种极端的平民政体“其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属于人治政体

同样,寡头政体中也包括人治政体(“权门政治”)和法治政体。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以君主政体的具体形式提到了人治和法治问题。

法制性标准在价值性标准和政治性标准的基础上,解决了统治依据的问题。

三、六种政体的评价

1、六种政体的特征

(1)君主政体:亚里士多德指出,主要特征有3个:王室的始祖由优异的才德和卓绝的功勋起家,建制的目的在于同平民群众相抗衡;一人掌握最高权力,全权统治着所有人民,管理一切政事,具有**的性质;王位的继承采取世袭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政体适合于古代。王权经历代削弱,在现代已不多见了。

(2)僭主政体的特征也有3个:僭主的权力的僭窃得来;对人民实行暴力统治,施政专以私利为尚,压迫贫民,消灭异己,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限制他的权力;王位也采取世袭制。这是所有世间自由人全都不能忍受的制度,因此僭主制是短促的。

(3)贵族政体的特征在于:其统治者是少数贤良,以才德为受任官职的依据;从法制意义上说,已具备较好的法律,而且由于贤良为政,不会乱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在大多数城邦是难以建立的。

(4)寡头政体的主要特征在于:以财富为权力的实际基础,最高治权往往由少数豪门贵族掌握;他们因财富的优裕则要求一切方面都优先,追求着不平等;在他们执掌政权时,权力可以超越法律,既取盛名,又贪厚利,恃强凌弱,掠夺贫民;少数执政者往往是终身制,甚至是世袭继承。寡头政体难于保全,或由平民推翻或由于自相倾轧的内讧而发生变革。

(5) 公民**的主要特征是自由。自由体现在政治生活中,即每个人都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表现在司法行政方面,有从全体人民当中选举陪审员、职官的任用制度,废除了职务终身制。

在议事方面,有抽签参加议事会的制度。平民政体的又一特征是实行公职的津贴制度,使贫穷的公民可以担任公职,鼓励参政。平民政体较接近于共和政体。

(6) 共和主义是指一种贫富混合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由中产阶级掌握了职权。这是因为中产阶级既不像穷人那样渴望别人的财产,也不像富人那样觊觎。

它能遵循理性生活,很少有野心。也就是第四卷中提到的最优的政体,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中产阶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化身,并认为“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共和党**考虑到了富人和穷人的利益,而且不倾向于人和目的。

因此这种政体消除了党派之争,避免了内讧,由内在均势而保持其稳定, 更为主要者,他认为共和政体崇尚法制,主张以法治国。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当然是好的。

因为不论把治权寄托于任何人(或一组人),而个人则难免感情用

事,办事不公。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他说:

“法律恰正是没有感情的。只有按照法律办事,才能做到正义即公平。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和**是一个理想的**,期望在每各城邦都能建立起来。

亚里士多德尊重共和政体。在方**看来,既有合理的辩证法因素,也有强烈的折衷主义因素。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6

经过13天的时间终于把王浦劬老师的《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看完了,而且是看了两遍,作为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书,多看几遍是十分必要的,以后还得再看一下。就此书的内容上讲,也很有看的必要,据说这本书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集大成者,起码与我读过的政治学教材进行比较,这是个当之无愧的评价,这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翔实程度,还是在论证的严密程度上都可算是最好的。

第一篇讲政治和政治学的概念和发展问题,和其他同类著作差不多,不过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己对政治的看法,即认为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作者突出了利益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后各章中,作者也会用利益分析法对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而其他政治现象则是它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它包括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这三者又互相影响,其中利益关系居于三者的核心地位。

利益来源于人们的需要,但需要转化为利益则要发生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利益具有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四类矛盾,其中犹以利益的二重性即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二者的矛盾最为重要,它影响甚至决定了接下来所要论述的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表现为共同利益和利益的矛盾,实际上,就每一个利益主体而言,这两类利益只不过是其利益的两种形式,尽管共同利益成为其上一级组织或团体的利益并表现出独立性,但仍然是原利益主体利益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分析利益矛盾特别是分析纵向利益矛盾的时候,如何合理分割这两类利益成为处理利益矛盾的关键问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如何划分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也即利益主体除共同利益以外的利益),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另外,共同利益所表现出来的五大特性,即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将会对政治权力特性和政治权利特性产生重要影响,三种是对应的关系。利益是人们构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利益和利益关系对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特别表现在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影响上,并进而影响到了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等多个层面。

政治权力是不同利益主体结成利益关系后,基于共同利益以力量凝聚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力量,并于不同利益要求的力量进行力量角逐和力量制约,在力量对比过程中相对强大的一方政治力量将成为政治权力。从纵向上看,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体力量,高一级群体力量大于低一级群体力量,最终可以发现社会力量成为政治权力。从纵横向两个角度可以找到它们的交汇点,也即公共权力,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它通常由执政党来执掌,在阶级社会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力量成为政治权力,但社会不会成为有效的权力主体,它需要人作为具体的权力主体承担者,而人本身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一般而言,属于在横向上最强势的那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掌握了对社会力量的控制权,也就掌握了政治权力。在这里,作为公共权力的社会力量其实是与执掌公共权力的社会群体政治力量合二为一,这在后面要讲到的公共权力和执政党权力的关系时还会详细论述,两者其实是后者对前者的执掌和领导。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也来源于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内在矛盾。可以看出,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基础都是共同利益,这也显出政治的公共性。政治权利以政治权力为保障,也发挥着维护实现政治权力主体利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特性连同共同利益的特性,也在单个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和集中的政治权力确认分散的政治成员权利的矛盾运动中,转化成政治权利的特性,具体表现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转化为政治权利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权力的强制制约性转化为后者的法定规范性,前者的专属排他性转化为后者的自主性,前者的扩张延展性转化为后者的权利义务统一性,前者的多重职能性转化为后者的自由价值性。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包括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前两者属于政治权力行为,政治参与属于政治权利行为。前两者都来源于权力制约关系及其内在矛盾运动,不同的是前者本质在于政治权力主体通过维护自己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来实现利益和要求,功能在于对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矛盾进行控制和约束,内容上则表现为建立政治权威和服从关系;后者本质则在于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利益矛盾,功能就在于解决这些矛盾,内容上表现为承担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简单说,两者区别就在于前者以保护权力地位来实现权力目的,并且着重对挑战其统治地位的利益矛盾进行规制,但仅仅是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具体的解决则交由后者来负责,两者最终都统一于对政治权力主体利益的维护上。政治参与是政治权利行为,离不开政治统治的资格确认和政治管理行为的保障。

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具体表现形式有国家、政党及其制度、政治社团及其制度。国家和执政党与政治权力联系最为紧密,而非执政党和政治社团则更多的表现为政治权利行为。而政治文化则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可分为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前者是浅层和感性的部分,但却表现为潜在形式,后者是深层和理性的部分,却可通过显在形式来表现。政治心理多体现在个体层面,因此属于政治权利的作用范畴,而作为统治思想的政治思想则与政治权力联系密切,当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主要和政治权利联系在一起。作为政治关系的深层因素,政治文化不一定随其他政治现象和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而表现出内在稳定性的特点,对政治及其发展产生巨大作用。政治社会化则是政治文化的传播、变迁过程。

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表现为政治革命、政治改革,而政治民主则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革命与改革有所区别,前者是剧烈的社会变革,是质变,并引起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根本改变,而后者则强调渐进和稳定,是量变,不会产生社会制度根本变化的结果,最终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外两者区别还在于前者多以自下而上的形式发生,而后者则通常是自上而下。

理解这本书关键是要理解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作者对此做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也就是对包括阶级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两重性展开分析,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关系的分析,而后两者也构成了本书的两条逻辑主线,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等都围绕这两大主线展开。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7

《政治学》读后感【wWw.Zjan56.cOm 赵老师教案网】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为古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和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

书的总体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讨论理想国,包括卷册

二、三、

七、八,这部分是在未摆脱柏拉图的影响而从应然的视角去构思理想国家的;二是论述现实国家,包括卷四(政体的分类)、五(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六(讨论了平民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专门组织),这部分是在他从应然视角转换到实然视角之后完成的。从整体的内容来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述了城邦(国家)的目的和起源、政体及其分类以及相互转换、政体的变革和革命、理想政体的形态、中庸理论、分权理论,还论及了法治与人治、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以及教育等问题。但中心始终是围绕何谓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以及如何建立优良城邦并使之存续下去。

本人读《政治学》后,有感于下:

第一, 书中序言部分说到:“《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讨***问题和原理的著作,亚里士多德之前,讨***学的问题是和伦理学的**分不开的。可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便把以往学者都会混在一起谈的伦理和政治问题截然分开了”。

即使亚里士多德另有一部《伦理学》来专门讨论伦理问题,但就个人而言,《政治学》通篇都洋溢着浓烈的伦理学的气息,他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善,必然要倾向于过政治生活,因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伦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善,而政治哲学研究的是集体的善,国家政治就是要实现公民的最高善德,因此其论述理想的城邦就是能实现和达到至善的目的,而优良的的城邦就是使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比如,第一卷论及家庭问题时,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其目的在于使全家的人都达成善德”的观点;在卷二中论理想城邦时,为批驳柏拉图“取消家庭和财产私有,使一切财物和妻子完全归公”的主张,就用伦理善德相关知识来论述妻子公育不切实际和财产公有的弊端,还说到“人间因财物而引起的罪行,其根源在人类的恶性;公产既不能消除人类恶性,也不能整齐群众意志,惟有凭教育消除人类恶性,然后城邦可期统一”;在卷三中谈**民、好公民时,又涉及到了善人、善德的与伦理学相关的问题……同样,在《政治学》后几卷关于现实政体的讨论中也或多或少涉及了伦理学。

可见对政治学问题的**和对伦理学的**是完全不能分开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划分,以及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使得政治学和伦理学在相对意义上的分离。对于伦理和政治的彻底分家,还有待于马基雅弗的《君权论》一书。由此,亚里士多德开创了“政治”科学的先河。

第二,亚里士多德从中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加强中产阶级的利量,平衡贫富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至崩溃。书中第四卷在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时。开卷提出了“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的命题,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亚里士多德主要对平民制和寡头制进行了比较。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而这的比较,认为现实中最好的现实政治制度是而这的结合,其中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然而,社会流动的趋势并非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单从经济角度说,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财产私有和剥削阶级的存在,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产富有的上层阶级固然不愿意也很少沦为中等阶层,而底层的穷人很难因为财产的增加而挤入上一阶层。再者说,中等阶层的变动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用一个经济地位不稳定的阶层怎么可能“稳定”另外两个阶层呢?

最后,还有政治、人口变动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折中”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中庸”的政治思想还是对后来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拿目前我们国家“解决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说,不断壮大中产阶层,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意味着两极力量的逐渐减弱。随着赤贫群体的不断减少,社会问题得到了缓解。

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报酬;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等,这些措施的意图其实都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在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例如,他认为有些人生来就是奴隶,有些人生来就是自由人,有些人生来就是统治者。这一主张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原则

第四, 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批判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理清各个城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批判了柏拉图等人以及别的时期的前辈关于政体的思想。他的政治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转向以人为中心,批判柏拉图取消家庭和私有财产的观点,创立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即使是建立在对老师柏拉图的批判之上的理想城邦的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仍然摆脱不了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所提出的土地制度仍然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田间劳作的义务依旧归于奴隶;在理想城邦的设计中,并没有改变之前雅典城邦的做法,外邦人和妇女仍然被排除在公民范围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城邦实际是建立在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之上的。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8

《政治学》读书报告

本学期突然有冲动想阅读亚氏的《政治学》,本来想作为政治学的经典著作,即是苦涩地阐述严谨理论又是抽象的逻辑表达美好的制度,但是读着读着觉得蛮有意思,在那么遥远的世纪,在那么古老的年代、在那么物质贫乏的岁月中,人类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欲望不是通过暴力途径获取的,而是试图在一个民主公平和平的法治社会中寻求解决之道。历经千年的发展,到近代才将理性以及民主法治自由等当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观念,尽管与现当代的内涵有所不同却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在早就不但广为人知,而且在多数城邦里实践过和其公民早就享受它,到此想想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只是物质世界不断更新和历史年轮的自然走过而已,其实人类内心的世界还是和当初的人类差不多。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本人在此主要谈谈这个书的内容和自己读完它后的感想,本人浅薄的认为可以把整本书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第一卷即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亚是对“公民“的定义是:

“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

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

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天生就适于作统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够用身体去劳作的人是被统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隶,所以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这两种结合在一起,首先必须形成一个家庭。家庭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社会。

然后,通过繁殖,一个家庭形成了这个村庄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而高级的村落就是由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形成的最后,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得出了城邦就是一个自然地形成的!还有论述证城邦作为整体必然优先于家庭和个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就像部分之于整体一样等,还大篇章的讨论“致富术”认为政治家需要熟悉这些知识(如何致富的知识),“因为一个国家常常比家庭更需要金钱,更需要获得金钱的妙方,所以有些政治家致全力于理财。

卷三至卷六主要讨论的是各种政体,包括现实的政体和过去未来的政体等,亚氏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政体,一种是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地化为:

正宗政体和**政体。另一种是根据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的人数来划分的:一个统治、少数人、多数人,以及以上两个标准

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政体。尽管亚氏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那个一

定就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在都是有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中庸”的原则选择问题最少最适合你城邦的政体才是最好的!第二卷、第七卷和第八卷主要讨论如何建设一个理想的城邦。从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如工匠庶民卫士等的世俗幸福。

再他到理想城邦的建设离不开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首先,关于运动,他认为运动的目的是使儿童健康、勇敢和意志坚强。在教育的三个方面,体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战、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

他主张儿童体育锻炼要适度,因为过度和不足的训练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对斯巴达式的操练,主张“在体育训练中应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兽性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不仅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注意适当的饮食。

在道德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当人的各种人才功能得到满足,并在理性的控制和领导下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人就是一个有德的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欲望被理性控制时,美德就产生了。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

他认为,要培养德性,不仅要了解德性的含义,而且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即要通过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音乐和绘画对美德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亚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联系起来了。

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而且是为了让人们善于利用闲暇时间。

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

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相当相似,它追求的是一种对权力不现实的自然发展状态。

写到这里,任然对他的一些话还是有感想“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这句话怎么写的那么准确而深刻 ,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9

我对政治特别感兴趣,所以十分乐意的参加这次读书会活动。我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的专业书籍,收获还是蛮大的。博主推荐的这些书,我也知道都是经典读物,但是我以前没有认真地阅读过,感觉这些书艰涩难懂。通过大家一起读书的活动,我逼着自己读了一些,对自己也是有所裨益的。

我主要读了密尔《论自由》这本书,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回事。公民自由或者社会自由就是社会能对个人合法施用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自由是对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公民自由和政府的统治永远是对立的,从古自今政府都在控制言论自由,但是限度在哪里。通过作者的论述,我知道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民自己的权力,只是集中起来便于使用。还有关于“社会的暴虐”,社会的暴虐很可怕,他会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奴役人民的心灵,我就得社会的暴虐是当下普遍流行的“潜规则”,大家都会潜移默化得跟着潜规则走。

我对就是对《论自由》前几张的内容的一些感想。我在找书遇到的问题是,好多电子书的版本不一样,要读的部分不好找,所以还对博主提一个建议,就是在参考书目介绍时,能不能把所有的书籍要读的书目,第几章、多少页,这样比较好找该读的部分。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10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他一切的共同体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 家和君主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政体的研究也是全书的核心和关键。“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什么。”亚氏认为政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理想政体应当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他认为,“城邦的本质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他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和政体。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

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在第三卷的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公民的定义。“凡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就是该城邦的公民。这就是说,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公民。紧接着,开始讨论善良之人的德性与良好公民的德行是否相同。结论是:“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应具有的德行,也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将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两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亚氏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于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城邦的权力归属问题。他认为,由多数人掌权是合乎公道的。

接着自然地转为各种政体的问题。当城邦中德性较高的人越来越多后,君主制开始逐渐被共和制和寡头制取代。但是平民政体,是众人德性堕落的结果。民众决断一切是永远和野心家的煽动与僭主的谋权分不开的。在亚氏看来,共和政体和贵族政体,都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某种混合,区别在于前者倾向平民而后者倾向寡头。最优良的城邦,在亚氏看来,是中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从整体上占有着巨大的财富,个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贫穷,所以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而且 中产阶级讲求平等,注重德性,能够更容易做到“中庸”的美德。

在第五卷,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在最后的七八两卷,亚氏从新回到了对于理想城邦的讨论。最优秀的政体就要有最值得选取的生活。对于幸福的人,幸福的城邦的讨论。以及对于土地分配,共餐制,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音乐、文学等等具有柏拉图式理想观的讨论。这也说明亚氏的思想终究在某些方面被其师柏拉图深深的影响。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创始者,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政治学》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有关城邦,政体,法制等政治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此后的政治家和学者。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11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政治学之父,而他的经典著作《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首先把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讨论的著作。全书的结构明朗,逻辑清晰,以及作者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正义观念也同样使人震撼,但对于已经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学》无疑还是比较艰深的。笔者花了数周才真正看完,但要说读的通透尚未达到。只能就通读一遍的观感,写一些个人理解。

1.全书大意

《政治学》一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城邦的问题,即“城邦政治学”。首先运用溯源方法,从城邦的单个分子家庭开始论述分析,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城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成至善,即通过合理的运作方法来使一个城邦的人民获得“优良”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样要显现在精神道德层面上来,这样就把城邦统治者与家长、奴隶主之间的工作区别开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人数的多寡。亚氏认为不同的单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城市,而城市以亚氏的观点来说就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他将此比作动植物必须经过完全的自然生长才能最终完美地体现其“本性”,人类社会由家庭的小范围逐步演化为城邦的过程也是完全这个生长自然规律的。而符合自然是亚氏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下文还会提到。由此他得出了著名观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即人趋于城邦生活是符合自然的。在此前提下,继而论述家务管理的目的,分析各种致富技术,也辩证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何为自然奴隶等问题。当然论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感受到亚氏是想将其上升到城邦阶层。他认为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而美德也是亚氏的另一重要观点,城邦政治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德政治学,因为政治的追求即是至善。

将家庭和家务管理等问题透彻详解后,亚氏终于开始论述理想城邦和现实城邦。他批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共和国”思想、柏拉图理想城邦理论,分析了法勒亚的法制和希朴达摩的法制。我们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个城邦应当是财产私有,高度自给,实行法制,达到至善。

再讨论各种政体理论,政体分类及现实政体的分类,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六个类型,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这也是亚氏始于自身立场所当然得出的结论。但无论什么政体都会发生政变和变革,于是接着阐述争辩的一般原因和各种政体变革的个别原因及对策。可见亚氏维克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稳定社会局面,而试图规避政变和变革,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点明,从而建设趋于完美的政体。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实现理想城邦的公民教育和青年训练。公民应接受统一的教育,要有健壮的体格,注重青少年的教育,注重德才两方面的培养。

2.几个问题

(1)关于“自然奴隶”的矛盾

亚氏在卷一章四中说“至于‘工具’有些有生命,有些无生命”。这里有生命的工具所指代的就是奴隶阶层。亚氏首先认为奴隶这样的工具是可以转让和出卖的,仅仅是一笔财产。其次他认为奴隶是天然存在的,奴役他人是符合自然的,只要他这个“人”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他人的理智,这就是天生的奴隶。但是奴隶对奴隶主命令的服从遵循难道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表现吗?若不是理智在产生作用努力如何感应主人的理智?接着亚氏又顾左而言他,说自然赋予努力和自由人的体格也是不同的,自由人体形健美,努力强壮有力。但是既然自由人生活比较富足,那么是不是更容易发胖,何来俊美?这只是笑言。只是亚氏将生存环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体格不同来佐证奴隶自然产生的做法实在有些牵强。当然,在现代社会,民主意识发达的今日,以我们目前这种人权至上的眼光来看待一位两千年前的政治思想家对奴隶制的看法无疑是有所偏向的,但有关奴隶的问题却确实存在于亚氏本书的行文中。

他认为凭借强权和法律造成的强迫奴役是违背自然的,比如战争中的战俘等。但就在下一章中论述如何依照合法手续得到奴隶时又说,“这应当归属为战争技术和狩猎技术中的一个部分”。这不禁让人感到前后矛盾,难道亚氏认为战争战俘登掠夺努力地方式虽违于情理却是合于法理?当然这也可能是两章节之间过渡时间太长和执笔人的问题。

(2)获得“金钱”的技术,是否合乎自然

亚氏认为真正的财富应该不是无限度的。担当货币出现时,致富方法或获得财产的方法又多出一类,即“获得金钱的技术”。依照自然法则,人们两方如果已经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应该停止交换,而争取利润就是不符合自然的部分了。

亚氏的该观点也即认为生活中的物物交易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旦达成需求额度,交易也就应当结束。“制鞋的原意是为了穿鞋,有了结余,才想到与人交换,补己不足。”但同样根据自然法则,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交易媒介的渴求也是必然会产生和存在的,由此货币的产生是符合自然的,符合城邦生活的。当人们意识到货币的累积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之时,自然产生对金钱的需要,人人都应当追求更好的生活,对金钱的需求是难以被满足的,因为对物质储备的追求是终人一生的,所以无法停止交换,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方向。

当然亚氏有关“钱币是一种信用,人们一旦改信另一种钱币,那么原来通行的钱币就失去其价值而买不到任何物品”的观点仍然是十分先进的,其间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雏形,这对我们当代货币概念麻木的经济生活,将货币等同于财富的观点仍具有教育意义。

(3)法治与德治的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的观念,确实他不同于柏拉图,他认为法治是最好的维护阶层利益的手段,但他对法治的理解其实与我们不同。他的法治首先是着眼于公民的美德,好公民对城邦履行义务,是之为作为,不做违背伦理德行的事,是之为不作为,两方面结合成一个公民完整的美德。而对于防治犯罪的问题,他认为除了在于分配问题之外,还在于培养节制的习俗。这可以与我们目前提倡艰苦朴素的精神相联系,也即在全社会推行节制欲望的理念来减少邪念(犯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氏的法治其实还是或多或少有人治的影子,主张通过观念培养,运用美德的力量,理念是先行于制度的,与我们今天对

法治的看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是过分强调了善的作用,认为伦理和道德是能够脱离权利而独立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法治和德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感想

由于此次斜纹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交递作业,而因笔者生性懒惰而又乐于游玩,导致看书时间十分仓促,所以很多地方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翻看,但也就只是这样浅尝辄止的阅读仍能感受到亚氏深邃的思想见解和广博的学识,也确实为两千多年前如此超前于时代而遗惠后人感到震惊。所以在这次政治思想史课后,我一定会重读这样一份学术名著,而这次的阅读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想要理解亚氏整个政治哲学,仅读《政治学》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伦理学》、《修辞学》等著作,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另外亚氏为了写作本书,实际考察了100多个城邦,进行分析、比较,这种从经验研究出发,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同样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