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必备」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1500字精选

发表时间:2023-01-10

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

成功的人民教师总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也非常的优秀,对教师来说,课前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1)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

(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2)春风呜—呜—……

(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3、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3)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鸟店》、《袋鼠》,唱《小袋鼠》、《我的小绵羊》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X—=XX,X=XX的时值比例关系。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袋鼠》。

二、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袋鼠》。

1、指导学生讨论有关袋鼠的知识,描述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

2、初听音乐,说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袋鼠给你的感受。

3、复听音乐。提示学生跟着音乐作袋鼠跳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

二、编创与活动:摘果子。

这是一个明确时值比例关系的练习,以趣味化的形式出现。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X—=XX,X=XX的时值比例关系。

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装几个果子。

二、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小绵羊的可爱,白白的绒毛,躲在绿绿的树丛里的情景。

2、在演唱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唱会歌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3、可分小组演唱,互相评价,看那一组同学演唱的感情饱满,吐字清楚。

4、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边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鸟店》。

二、歌曲表演《小袋鼠》。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鸟店》。

1、初听前教师不要讲解,让学生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听来的。

提示:音乐描写了什么时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听到后举手表示,然后复听音乐。

3、复听后让学生分组编创音乐的结尾。

提示:傍晚的鸟儿们怎样了?

4、分组表演给大家听,选一组结尾。再听音乐,把自己的结尾与音乐连接起来。

二、学唱歌曲《小袋鼠》。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听录音感受的次数。

2、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可示范,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更好。

3、演唱时提示学生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不要唱错。“装满了”的“了”读liao。

4、学会歌曲后,学生可自编动作表演,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意识。

三、小结,下课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4)

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

1、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分组展示

三、我编你唱

1、师生同读童谣

2、让学生自己读

3、找出规律

4、全班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1、师讲故事

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

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

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

2、再次听,可以随音乐最简单动作

3、揭题,简介歌曲

五、学读歌词

1、师生一起读

2、四人小组学习读

3、全班齐读

4、师让学生解释花儿像谁,雨露像谁

花儿——学生雨露——老师

5、全班再次有感情朗读

六、学唱歌曲旋律

1、听伴奏,轻声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默唱歌曲

3、轻声哼唱歌曲

4、同桌互相学习。

5、有感情演唱。

七、歌表演

八、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有妈妈和爸爸的爱心呵护。回家把这首歌带给妈妈爸爸。让他们也和你们一起快乐,好吗?

第三课时

一、复习音的长短

师:同学们,这节音乐课上来了两位小客人,猜猜它们是谁?(师边拿动物手偶边模仿动物叫声)

喵喵︱喵喵

哞——︱哞——

是谁啊?

生:小猫和小牛

师:他们叫声长短一样吗?(不一样)对了!这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音的长短。来!下面我们请小猫和小牛来做好朋友,把他们的叫声做个配合。一、二组小朋友来扮演小猫,三、四组小朋友来扮演小牛,请注意,小猫这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来请一、二组小朋友来试试;小牛是这样叫的:哞哞︱哞哞,也请三、四组的小朋友来学一学。好!下面就把他们这两个小动物的叫声配合起来:

2/4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2/4哞哞︱哞哞

(要求和谐、统一)

二、导入新课:

师:真棒!孩子们刚才他们的叫声当中除了声音的长短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师:对了!声音有高有低,才能让我们感到这个音响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牛的叫声浑厚、低沉,小猫的叫声细而尖锐,所以让我们听起来就有了高、低的区别。那么在我们的音乐世界里也有这样的区别,你们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生:大鼓和小鼓发出的声音,大鼓的声音低沉,小鼓的声音清脆。

生:还有大提琴和小提琴。

(生答略)

师: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说得真好!可是,我有个疑问了,是不是声音越大就代表声音越高呢?比如(师做示范)

生:不是!

师:是的,声音的音量的大小并不代表声音的高低。

三、练习读儿歌

1、大钟和小钟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多热闹啊。

(师示范读、学生感受特点)

2、学生跟读

3、师指导,尤其是叮、当的音高、低。

4、完整读

5、师配乐,生读。

四、做练习,填高、低。

五、小结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5)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

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并能随音乐律动。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

动。

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伴奏与表演动作。

3、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

动。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自制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月》即兴律动。

二、初步体验

师:(创设情境导入)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学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并从视觉与听觉上真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师:图片将我们带到哪儿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

师: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三、学唱歌曲《阿里里》

(出示课件画外音:欢迎大家到我们纳西族做客。)

师: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1、初听歌曲《阿里里》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出示课件:点击出现“阿里里”。)

(画外音: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特色的歌曲衬词。)

老师讲解歌词中“撒小秧”的意思。

2、再听歌曲《阿里里》

师: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纳西族的小朋友学上一两句。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学唱《阿里里》

4、为歌曲《阿里里》进行身势伴奏

师:纳西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点击课件画外音:我们纳西族人唱歌时还喜欢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

(2)引导学生说出哪儿强些,哪儿弱些,并自己尝试。

(3)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5、情感处理

师: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

(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

(情绪——优美活泼,速度——中速稍快。)、

6、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

7、参与表现

师:我们分成两个快乐小队去帮纳西族小朋友撒小秧,边劳动边唱《阿里里》。

(1)师领唱,学生合。

(2)一队领唱,二队合。(反过来一次。)

(3)全体起产用身势伴奏唱《阿里里》,告别纳西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出发了。

教学意图:让学生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通过认真聆听,记住云南纳西族歌曲《阿里里》中特色的衬词:阿里里。在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中使学生对歌曲《阿里里》有更深的理解,并将之学会。

四、听赏《阿细跳月》

1、整体聆听《阿细跳月》

师:第二站:彝族山寨。彝族人民为我们送上了美妙活泼的音乐《阿细跳月》;我们正好赶上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地欢庆节日,让我们一起加入吧。

(1)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唱歌跳舞等。)

(2)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音乐的基本情绪。)

师: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引出“521”让学生哼唱出来。)

2、细听音乐主题

(1)唱一唱

师与生合作唱“主是音乐”游戏接龙:

(2)动一动

1师示范在“”处动起来。

2在“”处启发学生动一动。

(可用声音、乐器、动作来表现。)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

4全班分成四组进行合作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例:()

声音:嘿嘿

拍手跺脚:XX(也可以是身体动作)

伴奏乐器:XX(三角铁、铃鼓、舞板、沙球、双响筒等)

教学意图:通过听、看、仿、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彝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与能歌善舞的特点。

3、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和学生加入彝族阿细人跳月(跳舞)的队伍,在音乐声中共同欢庆。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律动,让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尽情地参与表现音乐。

(教师在圆圈中音摆上节奏乐器)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教师和学生在《阿细跳月》音乐声中律动,围成一个圆圈参与表现音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阿细跳月》的情境,以及“跳月”这种彝族舞蹈的基本形式。

五、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纳西族与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也将我们湖南的民歌带到云南去。

教学后记: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6)

一、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只小象》,表达对象的爱护之情,使同学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

三、感受节奏时值,并能正确拍击。

教学重点:

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象的神态。

教学难点:

一、掌握休止符的正确用法。

二、鼓励学生参与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

听音法、小组合作、比较法、录音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歌曲边律动进教室。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走进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中。〕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我想啊你们一定会很喜欢的。你们看,这是哪里啊?”(动物园)

〔设计意图:形象地营造学习音乐的快乐气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三、发声练习

1、#二年级# 导语:“让我们一起这次的快乐之旅吧!第一站首先我们到了家禽区。”

2、解决难点:休止符。

师:“我们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和汽车要停一停。在歌曲、节奏中看见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3、课件展示小鸡、小鸭图。

4、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符,停一拍。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演唱,为学习新歌曲打基础,并愉快的接受休止符。〕

四、节奏练习

(一)节奏第一条练习

1、师:“小猫是这样叫的呢?它的叫声也有节奏的,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说说是什么样的节奏,并模仿。

(二)节奏第二条练习

1、师:“还有一种小动物,你们看是什么?(小狗)。它是怎么叫的呢?你们想一想小狗的叫声是什么样的节奏。”

2、学生个别回答后,集体模仿。再让学生把节奏给写出来。

(三)节奏第三条练习

1、师:“你们听。小鸭子也情不自禁的叫起来了,它的叫声又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2、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步步深入,巩固认知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

五、新课教学

1、#二年级# 导语:“参观完了家禽区,让我们继续前进吧!你们看,我们的第二站是什么地方呢?”

2、熟悉歌词。

师:“这里走来了几只小象,它们是怎么走路的?鼻子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干什么呢?”

3、学生回答问题。

4、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懂得,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5、朗读歌词,并解决难点休止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学唱歌曲。

①听录音范唱2遍,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唱了什么。②、听老师范唱。

③跟琴轻唱。强调休止符。及时纠正学生有错误的地方。

④有感情地唱。

⑤跟伴奏唱。

〔设计意图: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聆听,使学生获得音乐的美感,获得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7、指导学生用活泼、富有感情的唱歌曲。

8、录音反馈。

把学生的声音现场录下来,让学生进行自评。指出错误或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采用录音法,使学生能及时的纠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并且能在现场听到自己的声音,让学生获得满足感。〕

9、巩固歌曲。

有感情的演唱,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能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里小象的神态。

10、创编歌词。

①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很多小动物啊都想让你们来唱唱她们的歌,行吗?”

②引导创编。

△师:“小鸡是属于什么动物?它们在哪里走路?它们又在干什么呢?”

△学生集体讨论,创编歌词,随音乐唱一唱。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小鸭子的歌词创编,并唱唱。

〔设计意图:结合歌曲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即兴表演,使学生感到创造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的自编自唱,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六、小结

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有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教室,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学习。〕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掌握四二拍的节奏规律。

2、通过学习孔雀指,孔雀鹤立,掌握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培养和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指和孔雀鹤立。

难点:掌握孔雀指和孔雀鹤立的动作要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师:“今天,森林里开动物狂欢节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播放《森林大狂欢》)(学生戴着动物头饰跟随老师一起跳着舞进入教室,教师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王老师扮演是什么小动物呀?”(孔雀)。

2、指导学生看孔雀图片(通过图片和“孔雀指”的对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孔雀的嘴、羽冠以及颈部,理解“孔雀指”的动作)。

二、多维感悟,学习歌曲

1、了解孔雀,感受歌曲旋律

师:“小孔雀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孔雀很漂亮,尤其是它的羽毛五彩缤纷的。西双版纳的人民能歌善舞,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孔雀的动作,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孔雀的赞美。你们想更多的了解孔雀吗?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同时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

过渡:教师随音乐朗诵歌词,同时演示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帮助学生感受歌曲风格,进一步理解歌词大意。

2、复习歌词,了解歌曲意境

师:“小卜少”的意思是什么呀?那“小卜昌”呢?(分别请班里的小女孩和小男孩站起来示意,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程度)。

三、感受节奏,模仿节奏动作

1、拍一拍

师:《金孔雀轻轻跳》的节拍是什么呢?

(教师以强拍拍手,弱拍轻拍手心的动作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指导学生模仿教师打出2/4拍)指导学生进行2/4拍的强弱练习,请学生展示自己表现2/4拍的方法(强拍拍手,弱拍拍肩;强拍拍手,弱拍叉腰;强拍摇铃,弱拍放铃于肩头……)。

2、摇一摇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响铃为《金孔雀轻轻跳》伴奏。(对学生使用响铃的方法以及对节拍的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对能力弱的学生给与个别指导)。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当美丽的小孔雀,学一学孔雀优美的动作吧。

四、探究学习,学习舞蹈

1、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指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孔雀指,拇指和食指相捏像不像孔雀的嘴巴?另外三个翘起来的手指像什么呀?像不像孔雀的羽冠?手腕到小臂的地方像不像孔雀的脖子?(教师示范“孔雀指”,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作要领:拇指和食指相捏,另外三个手指翘起来)。

现在美丽的孔雀要出去散步了,大家做好“孔雀指”的动作一起出发了。大家把脚尖都踮起来,体会一下金孔雀是怎么轻轻走路的。(要求学生保持“孔雀指”的动作同时模仿孔雀散步、梳理羽毛、喝水等动作,在游戏中掌握“孔雀指”要领)。︱×—︱×—︱强弱强弱。

过渡:美丽的金孔雀走了这么久有点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2、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鹤立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体会“孔雀鹤立”造型)。

师:同学们也像舞蹈家一样做一个“孔雀鹤立”的造型吧。(教师示范“孔雀鹤立”,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作要领: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裙)。

师:现在美丽的金孔雀要出去游玩了,大家做好“孔雀鹤立”的动作垫起脚尖轻轻地走吧。(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孔雀鹤立”动作,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其中:A类学生,感受傣族音乐与风格,模仿教师的“孔雀鹤立”动作;B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的完成“孔雀鹤立”动作;C类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型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孔雀鹤立”动作,并有一定的表现力)。

3、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师:现在同学们都学会了“孔雀指”和“孔雀鹤立”的动作,让我们带着小孔雀的头饰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教师领舞,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进行个别化指导,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师:刚才同学们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在起舞,跳得真漂亮。现在请几只小孔雀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表演意识)。

过渡:同学们通过舞蹈展现出了孔雀的美丽,这么美丽的金孔雀是需要我们保护的。

五、拓展延伸,爱护动物。

师:“孔雀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人民给孔雀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里小动物生活得都很幸福。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渗透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的舞蹈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同时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聚会过程与方法:感受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优美、自然、流畅的音乐风格与孔雀舞独特的舞蹈风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舞蹈学习的兴趣。

关于小学音乐教案二年级(篇8)

《小雪撬》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听说咱们班2、1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罗:

(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打一自然现象。(雪花)

2、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赏雪景)

二、新授。

1、欣赏《小雪橇》。

好玩吗?除了咱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和玩过的游戏。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猜猜看——(播放《小雪橇》的MTV)

2、雪橇的由来。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

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并在很多国家流行。126年前,(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40年后(1924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那你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来拉的吗?(学生们议论)?是啊。大部分都是用狗来拉的。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拍手,小声哼唱,再听一遍歌曲范唱吧。

3、节奏训练:

从大家高兴的小脸上,老师就知道了你们有多喜欢玩滑雪橇。那就让我们按着滑雪橇的节奏一起活动一下手脚吧:

复习:二分音符两拍:x-四分音符:一拍x八分音符半拍:xx

Xxxxx-

X.xx.xxx

Xxxxxx

4、你能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小雪橇》歌词吗?

它的拍号是?四二拍表示?

3、学唱歌曲:

(1)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旋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老师弹一句旋律,你用“啦”来哼唱。

(2)你能试着加上歌词吗?

(3)歌曲处理:

你觉得歌曲的哪些地方有困难?音程跳动较大的两处。注意切分音的地方。

(4)你能把歌曲第一段完整唱一遍吗?

(5)再唱一遍:想一想,冰天雪地里,孩子们乘坐着雪橇,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怎么唱?

(6)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再来唱一遍第一段。

(7)你能自己学会歌曲第二段吗?小组合作。

(8)学生随琴模唱第二段。

(9)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

(10)这首歌曲赞颂了孩子们的什么精神?(大怕大风雪,勇敢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欢乐的情绪随着歌曲伴奏再唱一遍吧。

三、歌曲拓展

1、歌表演。

同学们唱得可真有精神。那你能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老师这儿还带来几样打击乐器。大家想不想自己为自己伴奏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串铃,这是碰铃,这是手鼓,这是沙锤。它们的使用方法是: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古诗?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

雪是纯洁、可爱的。因此人们喜欢用雪作为主题来歌唱。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雪花》、《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老师今天也带来一首好听的歌,叫《雪孩子》,谁知道雪孩子的故事?

(寒冷的冬天,兔妈妈做了个雪孩子陪小兔子。他们俩玩得很开心。小兔子睡着了,被子掉进了火盆里。雪孩子用自已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自己却融化成一滩清水)(播放《雪孩子》课件。)

歌曲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优美抒情)你们觉得雪孩子们可爱在什么地方?(有一颗纯洁的心)让我们陪着雪人,唱着《小雪橇》的歌一起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