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1500字(合集10篇)

发表时间:2022-12-29

加法教案。

76范文网内容专辑推荐:“加法教案”,敬请浏览。

教师是智慧的代言者,真理的引路人。作为教师就要一份教案课件,这是责任也是义务。一篇教案要合理地组织教材。写教案时有什么参考范文吗?经过栏目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关于小学加法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

出示前两组口算,体会凑整的好处;第三题口算,体会加法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谈话:你会计算这道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展示。

比较:

1)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提问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的?

谈话:这种方法的使用,使你想到了整数加法的哪些运算律?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2、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说一说,使用的运算律。

补充一题,问,这题为什么不可以用简便方法?

提问:我们在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审:审清题目(特别是运算符号)。

二看:观察数字特征,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

三算:认真计算。

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2、完成第2题。提问:求接力赛的总成绩,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看来加法运算律用到小数加法里,果然很简便。

3、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谈话:下面进行个比赛,请一二两组同学计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的同学计算第二题。

这两题做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整数减法的性质是什么吗?

你掌握了这个性质后,这一组题,你会选择做哪题?

小结: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4、判断下列算式,能简便运算的,在()里打√,不能简便运算的打×。

2.7+6.6+3.4()

5.08-0.8-4.2()

7.5-3.87+2.13()

6.02+4.5+0.98()

6.17+28+3.2()6.59+9.32-2.59()

小结:简便运算的时候,是不是光看数字就可以了?

5、填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四、课堂作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顺利将加法(及减法的性质)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来,使得计算简便,难点是知识延伸中,学生的再建构。本节课,我在引课中合理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结合,并让学生感知简便计算的好处,以用来激发学生探索并使用简便运算的兴趣。教学中,牢牢抓住,这道题使你联想到整数计算中的相同情况吗?怎样算简便,及你是使用了什么运算律来计算进行提问,明确重难点,对知识有效进行延伸。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板书受学生影响,没有列出更合理的,导致板书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得在教学中,对比教学部太好进行。教师的几处重要小结也显得不自然,没有做到水到渠成。最后,教师对简便计算的一些灵活性题目练习不到,学生真正进行计算的题量还是嫌少一些。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二、新课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3+1。

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

带领学生读算式:3+1=4。

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

(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l+3。

指着汽车图(2)问: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

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回答?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

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学

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得

数填在书上的□里。

(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

(4)学生操作。

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教师提问:

你们先摆了几个梨?又摆了几个梨?一共是几个梨?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

之后继续提问:

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

2.教学4减几。

(1)分步出示熊猫图(1)。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这里有几只熊猫?再用虚线圈上

1只熊猫,提问: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

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指图问: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几减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1。

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3。

带领学生读算式:4-l=3。

指着算式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1和几组成4?1和3组成4,

4减1就得3。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

(2)分步出示熊猫图(2)。(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

请一个同学说图意。

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有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引导学生得出: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

设计意图:由科学家从一个平常的现象得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应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些平常的、习以为常的现象,并从中的出一些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随着气候渐渐转凉,从下个月开始,同学们都将投入到冬季锻炼中去了。电脑出示第54页的例题,这是某个班级进行冬锻的情况,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依次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

在黑板上张贴: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们能马上口头列式并口算出结果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45(人)

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

4、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

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5、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算式,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6、我们再仔细的观察这几个算式,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

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辅导,在学生交流后板书出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并板书学生回答的一些符号表示的算式。并追问:你这样表示,每个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7、同学们都自己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你们的发现,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算式都统一呢?国际上一般用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假如我们用a来表示第一个加数,用b来表示第二个加数,那这些算式能够怎样来表示呢?板书:a+b=b+a。

8、教师小结知识点: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

小结研究方法:刚才我们在研究加法法交换律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展研究的?引导学生能得出: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9、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前面两小题。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

(28+17)+23=68(人)

28+(17+23)

(28+23)+17

28+(23+17)

(23+17)+28

23+(17+28)

让回答的同学说说这么列式是怎么思考的?

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28+(17+23)

设计意图:本环节又是用教材教的一个很好体现,比较好地注意了关注学生的生成与教师预设之间的联系,并很好地引导到需要的算式。

4、根究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应该进行哪一步?(观察思考)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教师板书:

(28+17)+23=28+(17+23)

5、电脑出示: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6、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从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大堂再交流,教师张贴: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

板书:(a+b)+c=a+(b+c)

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8、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的后面两个小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得到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第4小题引导学生发现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1行。

3、插入朝三暮四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得出:猴子很愚蠢,因为总量不变,只是老头采用了加法交换律。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使学生初步感受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8+17=45(人)17+28=45(人)(28+17)+2328+(17+23)

28+17=17+28=45+23=28+40

(学生说的算式)=68(人)=68(人)

(28+17)+23=28+(17+23)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a+b=b+a(a+b)+c=a+(b+c)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4】

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不仅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体验,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的加法。

难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PPT

一、旧知辅垫,引入新课。

1、按要求读数。

2、游戏(快速抢答。)

师: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的合与分掌握得非常好。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第24页的主题图

出示气球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数一数有几个红气球和几个绿气球?(指名回答)

课件演示。(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

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点子图。(三个红点子和一个绿点子合起来)

说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数一数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指名回答)

全班一起数气球。

师:3个红气球用几表示?(生:3)1个绿气球用几表示?(生:1)(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师: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一共是4个气球,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板书:3+1=4)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十”。(说明:“+”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算式里读作加。)

领读两遍(3加1等于4。)

2、“3+1=4”表示什么呢?谁能结合图片再说一说吗?(集体回答)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让学生先读算式,再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揭示课题并板书)

3、教学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列算式。(3+2)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回答:生1:生2:生3:)

(板书=5)

集体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数学游戏。

四、全课小结

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加法的意义)

你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

加法的意义

3+1=4 3+2=5

加号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5】

一、材料提供丰富化

数学教材只是一种范本,很多地方还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去发掘教材的意图,让材料丰富而生动。如本节课设计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其次老师提供残缺的学习材料,既突出某一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此时残缺胜完美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研究化

整个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就是从发现规律到验证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体现了一个假设、验证、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思想。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三、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整节课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注意做到不仅巩固新知,而且培养数学素养,如符合感的培养、有序思维方式的渗透、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可以多角度。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出规律

(一)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请学生例举几个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先独立想,后小组交流,而后指名汇报。)

汇报一道,请全班学生一起解决一道。

[说明:让学生自己提供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会更开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二)教师设疑:

(猜一猜)1、老师左手有1颗糖,请问老师两只手上一共有几颗糖?

2、我们教室里前面有2台电风扇,后面有2台电风扇。

[说明:教师出的这2道题目都是不完整的,学生无法解决。通过教师故意设疑,学生发现问题,直到学生补充完整等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加法应用题的一般结构。]

(三)学生解决上面2道题目。

老师左手有1颗糖,右手有3颗糖,老师手上共有几颗糖?

我们教室里前面有2台电风扇,后面有2台电风扇,一共有几台风扇?

1、针对第1题,肯定有学生列出2个算式:1+3=4、3+1=4。让学生说两种列法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发现1+3=3+1。

2、比较第2题与第1题,为什么第2题只能列1个算式:2+2=4。

[说明:1、1+3=3+1的引出,尽可能把机会让给学生。

2、比较两题,主要为加法交换律一般要求两个加数不同埋下伏笔。]

二、总结规律

(一)1+3=3+1,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二)验证例子。

1+2=2+13+2=2+31+4=4+1

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摆一摆等方法验证例子中等式成立。如果学生举出数较大的例子,如10+11=11+10,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着说一说。

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说明:举出例子,让学生验证例子的正确性,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法。]

(三)描述规律

刚才同学们举出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同学们发现了加法的一个秘密,谁来说一说,什么秘密?谁能来给这个秘密取个名字。

揭题:加法交换律

[说明:这里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出加法交换律。]

(四)字母式子

老师发现用语言来讲比较麻烦,谁能用一个式子将这个规律表示清楚?

a+b=b+a为什么刚才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都没举完,而这个式子就能表示清楚?

[说明:1、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讲出a+b=b+a,师可以引导a+b=。

2、让学生发现数学具有简洁美。

3、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巩固规律

(一)基本练习

1、看图写两个不同的算式,注意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图意,直观地理解加法交换律。

2、找朋友

1+3(3+1)2+3(3+2)4+1(1+4)1+0(0+1)☆+●(●+☆)

1+1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3、整理算式

上一节课我们记住了那么多算式的得数,现在谁能说一说得数是5或5以下,只要记住几道就行了?为什么?谁能有序地排一排?

1+11+21+31+42+22+3

[说明:1、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一个用处,如记住1+3=4,就记住了3+1=4。

2、有序排,可以按加数大小排,也可以按得数大小排。]

(二)发展练习

1、请一排学生上来,请学生们说出某一同学排第几个?

[说明:这题答案不唯一的,可以从左边数起,也可以从右边数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观察时可多角度的。]

2、出示一幅生活场景图,让学生理解图意,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的问题,列出算式。

[说明:1、这是一道开放题,材料开放、信息多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再一次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

四、总结学习质疑问难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6】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教学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以便使学生把已经获得的整数运算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这里着重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另一方面理解算理,总结计算法则,适当扩大小数的位数,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教材先讲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再总结计算法则。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超市内的商品很多很多,应有尽有,老师也常逛超市,了解部分商品价格表。请看大屏幕(出示价格表)

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单位:元)

1牛肉米线3.5/袋

2巧克力5/盒

3麻辣片0.72/个

4牙具12.98/套

师:看,这是部分商品价格表,谁来当一回服务员,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商品的编号,名称及单价(指名介绍)。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两种商品,要花多少钱?列出算式。

3、汇报:0.72+12.983.5+0.723.5+5

3.5+12.980.72+55+12.98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4、揭题:小数的加法

师:那小数的加法,它的计算方法怎样?接下来,我们来探讨。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加法的简便运算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8】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咖啡猫图片,语音播放: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咖啡猫,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我就带你们去参观星星幼儿园)

出示:2分成()和1,3分成()和1,~~~~~~

那9加几等于10呢?(生答:1)

引导:9加1等于10,我们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出示:9+1+2=```````请你们直接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抽其中的两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着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学生打扫的全景图。

1、咖啡猫就带着进入了星星幼儿园,那儿的小朋友打扫得可真起劲,学校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吗?(12杯)

提问: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想学生的答案:```````请两个学生回答)

提问:我们想知道一共送来了几杯水怎样列式?(生答:9+3=12)[师板书:9+3=12]

过渡:9+3等于12是怎样计算呢?我们来听听电脑老师是怎么想的?(语音:盒子外有3杯水,盒子里有9杯水,看到9想到1,把3杯分成1杯和2杯,9杯加1杯等于10杯)[听完后,再请学生说一遍]

2、小棒演示:我们用小棒来试一试,9+3是怎么算的?

师述:左边摆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边摆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来

怎么移动呢?每个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并悄悄告诉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根想到1根,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加1根得10根,10再加2得12)。[请好的小朋友说,再请一般的小朋友说,3个小朋友说好,就一起说。]

(二)、揭示凑十法

1、如果没有杯子和小棒的帮助,9+3=12怎么想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归纳算理:

(9+1)问:为什么要加1,(9+1=10),我们就可以说,看到9想到1,1是哪里来的呢?(3可以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完成板书:]

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遍,他就是我们班聪明的孩子。

[请四个小朋友说,同桌说,一起]

2、揭题:像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这节课,我们就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

3、学校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你还能怎样列式?(3+9=12)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呢?

(因为9+3=12所以3+9=12)------请两到三个学生说一说

4、[媒体演示:咖啡猫说你们真聪明!]

咖啡猫送给你们一些三角形,左边有9个,右边有7个,要算9+7等于几可以怎样移动三角形呢?(从右边移一个到左边),也就是看到9个想到1个,把7个分成1个和6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6个得16个。(配合媒体演示)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遍。

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打开书本第76页,找到像屏幕上的题目例2,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

要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列式呢?(7+9=16)

三、巩固练习

1、咖啡猫又带我们去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正在摆圆片,我们用小棒试着摆。第一题男同学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9+2怎样算?2+9呢?第二题女同学摆左边摆2根,右边摆9根。

2、(卡片出示)下面我们进行卡片口算抢答,看谁回答的既对又快!

[抽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猫又带我们到操场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先仔细观察每个式子,再找朋友。

师小结:我们发现,9加几的算式中,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几相加得十几。

9+79+1+3

9+49+1+5

9+39+1+7

9+29+1+2

9+89+1+1

9+69+1+6

4、小结:你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抢小红旗,看谁写的多

填写9+()=()()+9=()

四、布置作业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l,从而加深对分数的知识.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是几个?是几个?是几个?

(2)填空

是4个是()是()个是()个.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56+6139+2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板书:简单的分数加法)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做小旗用去,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是1个,2个加上1个是3个,就是.因此

(板书:)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思考: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的思考过程.

关于小学加法教案【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例1和例2,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课题提示

我们学了几年数学,几乎每天都与加法打交道,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今天我们学习加法的意义。(板书课题:加法的意义)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说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画线段图。FW76.COM

2、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数(在图下板书)然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导看线段图,老师辅以手势说明,我们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这一个数,可见加法是一种运算。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4、说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什么是加数?什么是和?

5、刚才的加法中,加数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举例:7+0=7,0+7=7,0+0=0。,得出结论,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看例1线段图,刚才我们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还可以怎样列式?

2、为什么用加法算?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在两个算式间画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如果其他任意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一下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变呢?

5、出示例2两组式子,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并板书加法交换律。

6、加法交换律除了用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外,还可以用字母写成的式子来表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

说一说a和b分别表示什么?比较一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的式子,哪一种简明好记。

7、巩固练习: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出示小黑板)

(1)填空。

①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叫着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②86+124=()+86()+25=25+a

③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它们的()不变。

④418+382=382+418,这是应用了加法的()律。

⑤一个数加上(),是原数。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任意两个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②下面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

430+270=280+420()28+a=a+28

570+250=250+570()40+30+10=40+10+30()

③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写成:a+b=a+c。()

8、想一想,我们以前在哪里曾经用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