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精选9篇

发表时间:2022-12-27

幼师教学反思。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编写好的教案是老师尽心尽责的一种体现。教案是教师讲课的时候的备课笔记,你是否了解写教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有请阅读76范文网编辑为你编辑的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1)

其实我仅仅关注了形式上的东西,只是对表面的内容进行了“对症下药”,如用生动形象的儿歌来激发孩子外在的兴趣,没有激发孩子内在的动机,更没有了解孩子是怎么学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水平,也就仅仅关注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孩子的学,因此导致这活动本质上的“有教无学”。虽然这只是一个生活活动,可孩子怎样学系鞋带才更有价值?孩子怎样学才能更主动?作为教师要提供怎样的支架才能促进孩子生活能力发展?我经过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步:激发兴趣,主动探索。设计为小辫子,衣物等系上装饰性蝴蝶结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系蝴蝶结的不同表现,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何种不同帮助,由于是在活动区中进行,人数少,老师指导性强,并能及时给予点拨,使孩子不至于因难度大而失去探索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用适宜材料给孩子提供主动探索的有效支架。

第二步:演示观察,交流讨论。在孩子一周的充分探索后,老师通过观察孩子系蝴蝶结的细节,让不同系法的几名孩子来演示,大家观察讨论哪种方法又容易又牢固,哪种最省时?这是让孩子在与材料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互相同化和接纳外界信息的过程。同时这里也采用了自然后果法(在系的过程绳子只“打叉没钻洞”就不会成功),这样孩子就体验到难点是什么,具体方法怎样了,而且是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经历。

第三步:梳理总结,图文展示。这是帮助孩子整理及提升经验的过程,也是促进孩子的无意行为的过程。然后用图文的形式把系法步骤展示在墙上,发挥了环境的提示和暗示作用,这样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老师,同时也诱发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四步:迁移运用。在积累系蝴蝶的经验基础上,让幼儿学习自己穿鞋并系鞋带,使活动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因为穿鞋系鞋带对孩子来说是经常重复的劳动,养成习惯需要孩子的一贯坚持。

第五步:组织比赛,再度激励。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由于是比赛,在速度、技巧、能力上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争取“第一”成了孩子们积极尝试和练习的内在动力,幼儿都积极参与。比赛不是活动的结束,更不是目的所在,在孩子们积极探索过程中,建立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认识――“我能行!”,这种自信的建立将帮助孩子摆脱依赖,走向独立,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实现“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2)

“蓝脸的道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作为我国国粹的京剧不仅唱腔优美,独特夸张的脸谱也有其特殊的文化艺术背景。在主题课程《京剧》教学活动中,京剧人物的图片一展示出来,京剧脸谱那夸张的脸部装饰线条,鲜艳强烈的色彩感,就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在第一时间就反应出自己对脸谱的好奇和喜恶:“呀,好可怕呀。像妖怪一样。”“丑死了,这是什么脸啊?”“我知道,这是唱京剧的人”教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围绕在挂图前欣赏,争相谈论着自己对脸谱的认识。看到孩子们对脸谱如此感兴趣,我便在第二天及时组织了一次关于脸谱的美术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本次教学活动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梳理了一次。针对活动中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对应性的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找到不足点。经过我的梳理和反思,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做足功课,任何情况下都要准备充分。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我及时组织了美术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观察认真细致,迫不及待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些独具特色的“人脸”。绘画过程中大胆敢画。可是孩子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脸谱却大同小异,形式单一,不外乎黄色,黑色,白色的脸谱,创新能力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反思自己,我认为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一个特殊的审美对象,孩子平时接触的机会比较少,而孩子自由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是在丰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因此前期审美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储备是尤为重要的。而我仅仅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时机,却疏忽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具的准备上也不够丰富多样。

因此,在活动后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脸谱的知识,也布置幼儿回家做脸谱知识调查,我们互相交流关于脸谱的认知。同时还下载了大量的各类型的脸谱图片布置在活动室里。有写实类的,卡通类的,还有剪纸类的。不同类型的脸谱图片,充斥着幼儿的感官,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

二、教师在交还孩子自主权的同时,仍旧不能忽视指导的作用。

新纲要强调现代儿童画的定位——自主性绘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将绘画的自主权教给孩子,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的基础上,让孩子用画笔表现自己对脸谱的认知和情感。出现了一些比较富有创造的作品,笔触虽然稚拙却生动富有想象。

忽视的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我高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绘画的能力,忽视了由于是第一次绘画脸谱,与幼儿平时绘画的人物是完全的颠覆,一定会有孩子感到困难。所以出现了有少数幼儿拿着画笔无从下手,或者画出的脸谱更趋向与普通人物的脸部形态。看来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一个特殊的案例,更加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因此在修改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观察脸谱线条的夸张性,对称性这一重点环节。“如何才能左右对称”“怎么样才让我们的脸谱看起来更加夸张?”“你认为脸谱上还能画上什么?”还希望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夸张的效果,加深印象,使幼儿获得更深切的感受。

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从孩子身上打开自己的思路。

活动后,当我忙着补充资料,将下载的各式脸谱布置活动室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女孩子特别喜欢围绕在青衣,花旦等女性京剧人物的图片周围,对脸谱上柳眉细眼,满头的珠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啧啧的惊叹。我班的郑子萱等几位小朋友,在游戏时间都开始用玩具来模仿脸谱里的造型互相打扮装饰。

孩子的这一看似幼稚的行为,却如一把钥匙,打开我已受传统教案模式桎梏的思维里。反思我在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教学具还是教学提问,都是围绕着男性脸谱为中心,感觉提到脸谱,首先想到的就是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等,遗忘了女性京剧脸谱的特殊地位,事实上相比而言女性脸谱更加符合幼儿审美,更能调动起一部分幼儿的兴趣。

我及时调整策略,将各种角色的人物形象都分类布置在活动室,角色区角。为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在我的修改教案中也增加了对女性脸谱观察这一环节,通过和男性脸谱的对比,提炼出女性脸谱特征。

在区角游戏中,已经有孩子自发的进行了女性脸谱的绘画,将他们对脸谱的认知和情感通过画笔描绘了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了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3)

有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经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经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似乎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家长便会担心起来,猜忌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

一、幼儿的游戏言语

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结构,决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往往有较多时间是独安闲家里游戏,这时就经常会呈现年轻家长担心的幼儿游戏言语。皮亚杰认为,这是幼儿的一种自我中心言语。正确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言语,能帮助家长更直接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儿的内心需要。在结构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边玩边说:“这是把枪,‘叭叭叭’?”“哎呀,坏蛋被我打死啦!”“小朋友在过生日呢,祝你生日快乐?”儿童经常用这种言语来表达他难以用动作表达的内容,这种言语往往比较完整,富有情感和表示力。皮亚杰指出:“幼儿游戏言语是内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示,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成果。

二、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

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据研究,约有15%~3o%的儿童会呈现这种现象,一般在2.5~6岁之间发生。一般地说,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随着幼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渐渐消失,个别也可能延续至10岁左右。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幼儿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地过渡到开始利用表象进行思维。

正因为如此,不少儿童都有假想伙伴、无形朋友。这些假想伙伴、无形朋友也许是以前和他一起玩耍过的,但眼前不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记忆深刻的画报杂志中的偶像;也许是某个动物或某个卡通人物形象。当孩子独处时,为了解除孤独感,头脑中就会发生这些伙伴形象,并且把想像中的人或动物当作真实存在,与“他”说话,和“他”一起玩,还会在谈话中提及“他们”。

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伙伴。这表明他们找到了排除孤独和寂寞的巧妙方法。

幼儿的游戏体验是愉快的。虽然幼儿盼望与人交往,但不能简略地认为孩子一个人玩是可怜的。幼儿独自游戏也可以是愉快的。那些具有假想能力的幼儿正体味着独自玩的快乐。随着意志能力的静静萌发,你会惊喜地发现他正集中注重力独自思考或是和他的假想伙伴开心地交流呢。 当然,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条件,促使其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事实证实,现实中“受欢迎的儿童”,多是在交往中主动、独立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示出较强的能动性和适应能力。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4)

今天的区域活动是科学区《七星瓢虫》,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我准备了精美的课件。

看到课件上七星瓢虫图片,麦迪喊起来:“七星瓢虫。”辰雨说:“七星瓢虫是红颜色的。”晨旭说:“它的身上有七个黑色的圆点。”国良说:“它的身体像圆形。”泥可欣说:“它有一对翅膀,它会飞。”妞妞说:“它还有一对触角,六条腿。”穆思涵说:“在外面经常见到七星瓢虫,它在植物上爬来爬去。”明博说:“它喜欢吃蚜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说:“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其实,瓢虫有很多种,除了七星瓢虫,还有许多其它的瓢虫,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我继续播放课件:红色的、黄色的、橘色的,二星瓢虫、六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大红瓢虫等等。孩子们叫起来:“这么多的瓢虫啊。”我说:“是啊,瓢虫的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身上有黑色的圆点,根据它们身上圆点数量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两个圆点的是二星瓢虫,还有六星、十二、十三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等等。”赵建喆说:“瓢虫就是新媳妇。”孩子们都笑起来。我说:“赵建喆说的没错,瓢虫的俗名就是我们说的新媳妇,有时也叫它花大姐。”龙飞说:“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拍瓢虫是害虫。”张永恒说:“不对,瓢虫是益虫。”伟彤说:“有的瓢虫是益虫,有的瓢虫是害虫。”我说:“伟彤和龙飞说的对。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是益虫,它们最喜欢捉蚜虫保护庄稼;。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吃植物的叶子。”妞妞说:“老师,瓢虫是昆虫吧?”我说:“是。”杨浩成说:“蝉也是昆虫。”妞妞说:“蝉是害虫。”书赫说:“螳螂、蜻蜓是益虫。”王玉彤说:“苍蝇、蚊子也是昆虫,它们是害虫,见到它们要消灭掉。”张永恒说:“蚂蚱、蟋蟀是害虫。”广超说:“蜜蜂是益虫。”国良说:“蜘蛛也是昆虫。”“不是,蜘蛛不是昆虫,它有八条腿,昆虫是六条腿”。童子轩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的热火朝天。

孩子们拿出画笔,开始绘画,在夏天的某个地方,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的绿树,一望无垠的田野里,许多的鲜艳无比的瓢虫在忙忙碌碌的捉害虫,保护庄稼……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5)

在一月初,我进行了本学期的汇报课,在师父的帮助下,我不仅选好了课,而且师父把我的教案也是改的有声有色,把原本一节枯燥无味的语言课变成了一节生动活泼、孩子们都感兴趣的语言活动。

活动初,我以玩猜尾巴的游戏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猜猜尾巴,我自然地从小熊的尾巴导入故事,幼儿主要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感受小熊的心理变化。大部分幼儿能自主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之后小熊变出长尾巴之后,虽然小熊当时玩的很开心,但是长尾巴也会给小熊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长尾巴为什么会给小熊带来不方便,我采用了让孩子们向小熊一样玩一玩,从中体会到长尾巴确实是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方便,随后引出接下来的故事内容。接着,幼儿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小熊的尾巴》,巩固对故事的印象。最后,幼儿讨论“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感知原来的自己才是最棒的。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具有教育价值,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幼儿也能比较积极地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效果不错。但是,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时间的控制把握的不是很好,语言的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6)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刚毕业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对他们发脾气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对他们施行“河东狮吼”,加上我的发声不正确,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

当我们在平时遇到孩子时,或上课前,我就会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何况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

在上课开始一段的时间里,可能孩子还能记住老师的话语,可是,后来就忍不住插嘴、开小差、走动、做小动作等等。像我以前会制不住说:“叫你不要说话!”“再说,再动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不能忍住心中的怒火,这样大动肝火,你的身体会受得住吗?你的课还怎么上呢?孩子以后还会想努力地去改吗?我想: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很严肃的眼神来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在玩心爱的玩具,虽然你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在上课时候玩,带来会没收。但是,请你现在一定要忍住,你可以悄悄告诉他,快点学习,老师暂时帮你保管一下,放学以后再来拿。否则,你没收他的玩具,他会整节课无心学习,甚至对老师心怀忌恨。如果孩子在你讲得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有插嘴,你可以说:“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要是你举手回答,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了。下次记住好吗?”可当学生插嘴,是无理取闹时,你可以停住讲课三秒,用眼神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的时候了,这就是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下课了,老师还可以找孩子谈一谈。跟他说说他这样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问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为什么改不了坏毛病;知道他犯错的原因后,可以告诉孩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谈话,让孩子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与心换心。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何况,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的天性给抹杀了呢?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生长孩子要动,但又缺乏知识经验,这一对矛盾是孩子“调皮”的本质。例如:

幼儿普遍爱玩运动玩具,这就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必须伴随运动的表现,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及幼儿家长就要为幼儿配置适量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运动玩具,以满足他们的生长要求,此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看护以防磕伤、碰伤。又如,有的孩子骂脏话,就是他需要动口,但又缺乏经验,就在成人那里学来脏话骂人,这就是“调皮”,对此孩子周围的成人就要讲文

明、讲礼貌,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带头作用。如:给孩子讲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教孩子背诵一些儿歌,朗读一些诗歌,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语能力,又能满足孩子生长过程中“口动”的需要,经这样正确引导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证明孩子的父母硬是强制孩子不能动,就等于给生长中的孩子心灵上带上了“枷锁”,这对他们身体的发育、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有些“调皮”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不足,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就表现为“调皮”。例如:有个孩子他妈妈每次洗衣服,他就去玩水,每次都把衣裤弄湿,挨了打骂,但他还是要去玩水,妈妈问他为什么要玩水,孩子回答:“我用手一搅,就搅出很多泡泡。”原来是孩子对肥皂水泡很感兴趣,所以百玩不厌,打骂不怕,这看来就是“调皮”,其实却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孩子的文明,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是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即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雕玉者的喜悦,因为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是会成为好玉的。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7)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是我来到转龙镇幼儿园第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此类型的教研活动,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点小紧张,在紧张的情绪中准备了此次活动。我设计这节课是期望经过儿歌欣赏,图片展示,游戏活动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发展孩子的表达本事和创编本事,体验儿歌和游戏带来的欢乐。为了这一节课我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设计流程,编写教案,下载音效,选配乐,制作课件等,本以为是胸有成竹的,但上完了课心境并未感到简便,在反复回忆活动过程及听取同事们的听课意见后,我对我的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活动准备不够充分。

教授者对课堂状况应当有个预设,对幼儿的认知面应当有个预测。如我在问到"什么是旅行?"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答不上来,最终在问几个孩子未果的情景下,我就自我作出了回答,这样明显地削弱了课堂的气氛,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也就是说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既没有预设也没有预测,只是重点备了教材而忽视了还要"备孩子"!"备孩子"就是对你教授对象年龄层次,认知层次应当有个很准确地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你抛下一个"包袱"他就能接得住,继而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才能到达梦想的课堂效果。而平时我们在和孩子交流关于旅行的话题时总是说"去哪儿玩的呀?"等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接触一些书面语,导致了认知面的狭窄。这是我要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的。

还有我的课件中西瓜爷爷没有在火车头上,以至于活动中幼儿发现后一向在强调谁来开火车,还差一个,这些都是以后我在设计时应当想到的,应当准备更充分些、研究更周全些。

二.环节需要多推敲,语言需要多锤炼。

有人说教无定式,的确,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教学就是一种驾驭的艺术,谁有较强的驾驭本事,那么他的课堂就必须有非凡的气场!但这种驾驭是基于一个很科学的环节设定而说的。比如说我这堂课的游戏活动就没有设计好,事前我想过用头饰带幼儿游戏,可是我研究到我班幼儿平时我们就会以主角扮演来游戏,所以在活动中我也没用头饰,效果并不是很梦想,我还是应当准备一些头饰,那么孩子会更感兴趣,效果就更不一样了。

一个拥有超强驾驭本事的人他的语言本事也是超强的,每句话都不累赘,每个问题都击中要害。而活动中我发现我的语言有些啰嗦,太多的"嗯,呀"等象声词。有些地方过度不自然,比如在导入西瓜爷爷的卡片时就很含糊地带过了,如果换成这样:出示了火车图片后就问"火车是空着的,要想让他动起来必须有人来开呀,那他是谁呢?",然后亮出西瓜的图片,贴近火车的驾驶室,再问"西瓜爷爷开火车去干什么呢?",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导入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这样一来干净利落,毫无赘述,环环相扣,紧密流畅。

教育就是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到这些存在的不足,做到充分备课,注重环节的科学紧凑性,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锤炼,争取做个有超强课堂驾驭本事的教师。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8)

第一周

对即将开始的实习生活,我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忧,我担心自己不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威力管住这群90后的调皮小孩,更重要的是担心自己不能把课上好,误人子弟。不过,担心是多余的。第一天来到柯渡中学,我发现这儿的老师们都非常友好,见到我就亲切地问我大学的情况,以后的工作打算,让我有什么困难就告诉他们,他们会尽力帮助我的。学生们也很听话,丝毫不像传说中的90后那样刁蛮任性。我

被分配担任初一二班的实习英语老师以及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由于我没有教学经验,我第一周的主要工作是跟随英语教学组组长,听她讲课,学习教学方法。王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教学讨论,有问题都及时向老师提出。王老师每次都耐心听取学生们的问题。听王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每堂课都认真做了听课笔记。王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教完单词、课文后,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除了听课,我还帮王老师批改作业、试卷。以及跟她学习如何备课,写教案。我还利用空闲时间了解了一下初一二班的学生。一共五十六名学生,一半是住校生,一半是走读生。第二周

第二周

正式成为一名老师走上讲台。学习教学方法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第一次走上讲台我很紧张,一下子成了那么多人的焦点,有点不适应,还好,我很快调整过来了。因为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备课,每一个环节都提前演练过了,所以很快信心就回来了。学生们的反应也很积极,上新老师的课,他们充满了新鲜感,热情高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教授课本上的内容,我还教学生们唱英文歌,我本不善长唱歌,更不用说英文歌了,这确实是一个挑战。因此,我在课下练习了无数次,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但不可否认,同学们对英语更加感兴趣了。

同时我开始帮助学生们准备参加文体艺术节的节目,我建议他们表演英语话剧,得到了班主任和同学的大力认可。经过几次筛选,最终的剧本确定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接下来是紧张的排练,每次排练我都参与,纠正学生的发音,请学校音乐表演老师对表演方面提建议。我还到县上通过妈妈的同事帮忙借到了演出服。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下个周五的文体艺术节的到来了,我对初一二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第三周

教学工作和往常一样进行。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让人头疼。几个男生,成绩很差,尤其对英语不感兴趣。看我是个实习老师,英语课又很轻松,他们就开始在课堂上捣乱了。我耐心跟他们讲了几次道理,还是没有用。我只好告诉班主任了,班主任警告他们不许在英语课上捣乱,否则就把家长叫来。虽然,他们收敛了一些,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艺术节快开幕了,参加表演的同学仍在抓紧时间排练。我和往常一样上课,监督学生早读,上晚自习,晚上到宿舍检查,周二组织开班会。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平时表现都不错,可是周末放假回家作业总是完成不了。经过了解才发现,他们放假回家都要帮家里做农活,没有时间写作业。我只好叫他们抽时间把作业补好,并把这个情况反映班主任,希望他家访时能跟这些学生家长沟通一下,毕竟现在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

周五晚上的文体艺术节十分精彩。和我预料的一样,大多数班级出的节目都是流行舞蹈,这的确彰显了90后追逐流行元素的特点,但我们班的英语话剧则是融入了知识元素,结果获得了二等奖,同学们非常高兴。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晚上。

第四周

实习接近尾声了,和同学们的感情这在日益加深的时候却要分别了,想的这难免有些忧伤。不过,我打算好好珍惜这最后的时光,为我的实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周讲到初一下册第四单元了,涉及到英语冠词的用法,语法点很多,难以记忆,容易混淆。有几次讲解练习,同学们对答案有争议,便和我在课堂上争论了起来,课结束时也没有结果。感觉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挺尴尬的。我向王老师说了之后,她说这很正常,老师也不是全都懂的,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可以跟学生说这个问题需要和其他老师进一步讨论。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学生只会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值得探讨。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周日回到学校交接完工作,领完实习鉴定表,实习就正式结束了。离开之前还去晚自习教室跟同学们道别,很舍不得他们。过去一个月,我们一直像朋友一样

相处,我经常去宿舍和他们聊天,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在食堂吃饭。还有这的老师们,他们教给了我很多有用的东西,真心感谢他们。

要成为一名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次实习经历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幼师的教学反思简短(篇9)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进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一线教师,因此,会写教案,会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进入四年级后,学生便开始接触教学法课程,如幼儿园音乐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美术教学法,等等,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先行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和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即教案。教案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于课堂讲授及组织教学的重要蓝本,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向的指引与方法论的指导。笔者从事学前教育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已有五年时间,担任过多门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发现多数学生撰写教案的能力都比较薄弱,要想写好教案一直也是学生觉得比较难的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找出学生撰写教案能力薄弱的原因并且探讨了相应措施,以期能改善这一现象。

在新学期第一次接触教案写作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课堂上,和往常一样,笔者先详细讲解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撰写这几个部分的具体要求。讲完之后,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写一份教案,而是先观摩了一个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视频“创意彩条装饰”。在观摩之前,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视频中教师撰写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前期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又包括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学生开始看视频,要求边看边记录下整个教学的流程。看完之后,笔者留出15分钟时间,请学生尝试撰写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然后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撰写的教学目标,最后再出示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请学生比较,找出差距,总结出教学目标撰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笔者又留出半个小时,要求学生尝试写出教案的基本部分和总结部分,然后和原教案进行比较,分析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课后,笔者就留了一道写教案的作业。通过这种视频观摩加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学生书写教案的整体情况较往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在撰写教案中存在的困难,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师范生撰写教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①教案语言的组织问题;②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差距,经常是“想当然”地设计教学环节;③教学目标的撰写存在较大的问题;④不知道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总结完之后,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了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在写教案过程中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解决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教案写作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并提出了如下四种策略:

一、对教案教学的反思

当前,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案教学时都将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组成部分上。而通过采取了视频观摩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教案写作的格式,知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如何用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把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案实施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就像在静态、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把握了教案写作和教学设计的重点。

此外,还为学生树立了教案格式书写的榜样。虽然在传统的教案教学中,教师也会选择一个很规范的教案文本供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没有观摩过和教案匹配的教学视频,学生对教案的揣摩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因而很难深入理解。通过将教案和视频观摩相结合,学生可以边观摩边看教案,将两者建立起及时的联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教案中教师的指导语,什么是教师的核心提问,什么是教师对本环节的总结、对下一环节的过渡,为什么教案中不要写幼儿的回答,等等。

二、对教案语言组织问题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案写作语言与一般的人与人交流并不相同,也不同于书面的文字记述,而是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一种具有属于学科特性的讲述话语。学生教案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组织不通顺,句子主谓宾不完整等文字组织方面的低级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文字组织的基本功较薄弱,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时有出现;二是学生对待写教案的态度不够认真,通常是写完就交,基本不检查。文字功底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大幅度提高的,但是学习态度可以纠正,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写完教案之后认真读几遍或者请同桌帮忙互查,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教案文字方面的问题,后来写完读教案修改教案、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三、对教学设计困难的反思

本学期进行的期中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在写教案中存在的困惑,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拿到一个活动主题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没有思路。即便有时候好不容易想到某个教学环节,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个年龄班,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小中大班幼儿发展能力的差距,而是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我们知道,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实践练习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实现教案写作能力的提升。

那么,怎样能在这种现状的提前下尽可能提高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呢?对此,笔者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多看一些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他们在写教案中的困惑后,笔者就为学生列了幼儿园课程设计方面的书单,如《渗透式领域课程》《多元能力课程》《生态式艺术课程》等,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小中大班的课程各读一本,分五大领域进行摘抄并分析教案每一步骤的意义,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集锦。这样,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攒了厚厚的一本教学设计集锦。二是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来给学生训练教学设计,学生亲切地把它称为“教学设计头脑风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笔者会给学生出一个任意年龄班的美术活动的内容,请学生先思考目标,然后思考“头脑风暴”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哪些环节,笔者则一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学生逐一分析他们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开始写教案时尝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造出一种课堂教学的场域,即在自己的头脑中主动建构一种对于即将面对的课堂环境的感觉预设,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进行教案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对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提高教案写作能力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师范生不但要掌握教学设计理论,还要具备将教学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教法课中,一直都有模拟课堂教学的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设计好教案后,教师就会安排模拟课堂教学,在做中感悟和体会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模拟上课教师说课,然后这个活动就结束了。但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学生在说课时往往会提到在上课时感受到原教案中的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提问不太合适,而由于教师没有强调,所以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再去修改原来的教案。为此,笔者尝试在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后再请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案进行进一步改进。这样,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随机应变,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问题。

此外,笔者还有意识地把学生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小案例让他们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在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大班歌唱教学《小熊过桥》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是小朋友分角色演唱。在组织这个环节时,教师还没有说清楚具体的要求就直接让学生选择扮演熊宝宝还是熊妈妈,结果小朋友在这个环节全都乱了。于是笔者抓住机会请大家思考,教师组织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组织这个环节呢?在这个情境中,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思考更好的组织策略,而且能激发师范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能提高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用教学设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