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实用课件: 《吨的认识》教案之一

发表时间:2022-10-19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实用课件: 《吨的认识》教案之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谁知道?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样的人重多少千克?100个呢?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

4.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

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板书1t=1000Kg

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

5.老师这有一桶水,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找4个同学)

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

1吨真得很重啊!

二、结合实践充分感知

1.老师来之前调查了我们学校三1班部分同学们的体重,你们看(CAI)。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

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

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

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的知识?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家里每个月用水量)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

(1)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2)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

(3)一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

(4)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

(5)限重牌。

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

限重50吨什么意思?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三、解决问题

1.你们知道吨的知识真不少。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

2.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它们可以怎样过桥?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

方法:(1)一个一个的过

(2)两个一起过的

是不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千克即1吨)

(3)三个一起过。

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他人还在看

【热门课件】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二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门课件】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内容:课本31页例7、3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千克的水1桶,一捆10千克的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练习:填合适的单位。

师: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呢?(蓝鲸)

出示蓝鲸资料,学生阅读。

师:课件中蓝鲸的重量用吨作单质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又用蓝鲸的资料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师: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出示集装箱和一节火节的载质量。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1吨。

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③一只东北虎250千克,()只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小组活动

(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4)分组汇报结果。

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连线。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最后一题要告诉同学们要填长度单位千米。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解决问题。

锻练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实用课件] 水的净化教案之一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下面的内容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实用课件] 水的净化教案之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

实验准备:药品: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明矾肥皂水,活性炭,

仪器:烧杯、漏斗,玻棒,滤纸、铁架台,铁圈,烧瓶,酒精灯,冷凝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展示: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

讨论: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A:河水较浑浊,而其他水较澄清。

B:自来水与纯净水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过渡:自然水怎样才能变成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的净化。

2、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讲解:通过自来水厂净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水中的杂质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

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板书)

1、静置(板书)

[演示实验1] 将一杯泥水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水中杂质沉到水杯底部,上层水较澄清。

提问: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水杯底部而水特别澄清吗?

回答:不一定,这与时间长短有关,与杂质种类有关。

[演示实验2] 在泥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

现象:静置的时间更短,上层水更澄清。

说明:明矾有吸附作用,明矾溶于水后产生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过滤(板书)

多媒体展示:过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总结:过滤的注意事项是:一贴二低三靠。

学生活动:活动与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活动情况,适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力争使每个小组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活动:各组派代表陈述实验结果。(略)

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

第二课时:

二、除可溶性杂质(板书)

1、吸附(板书)

回忆:在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曾说到“活性炭吸附池“,这个池是做什么的?它起到什么作用?

[演示实验3] 往一杯带有红颜色的水中加入少量活性炭。

现象:红颜色褪去。

讲解:活性炭吸附池也起到除杂质的作用,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它可以除去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带颜色的小颗粒、气味等。

提问:经过静置、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相当澄清,所得的水是纯水吗?

讲解:经过静置、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相当澄清但所得的水不是纯水经过这些手段后只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异味,但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

介绍:硬水和软水(板书)

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提问:硬水和软水有何区别?

[演示实验4]:取两只烧杯,分别盛有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分别加入这两只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盛软水的烧杯出现了非常丰富的泡沫,而盛硬水的烧杯中则没有泡沫出现,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提问:硬水有哪些危害?

回答:略

提问:如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让它变成可供我们使用的软水呢?

讲解: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就可以使硬水变软水。

思考:软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讲解: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水也可降低水的硬度,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设问: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呢?

2、蒸馏 (板书)

[演示实验5] 蒸馏硬水,并检验蒸馏后水的硬度。

现象:实验后得到的蒸馏水硬度较低。

总结:可见通过蒸馏,,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思考:通过学完本节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谈谈

回答:略

总结:略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1、昌平练习册

2、自制简易净水器

3、除去家里荼壶、热水瓶、烧开水的壶等底部的水垢。

课后反思:

[课件必备] 数的认识教案.doc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课件必备] 数的认识教案.doc”,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6页中的例1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 1000+5000= 800+200= 8000—5000=

700—400= 160—90= 1500—800= 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1203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358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5015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2495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计,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②质疑:358+218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连一连。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5题。

(1)学生仔细读题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说明:第2问是求几千人?

(三)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估算的方法。

(四)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7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提示学生:“要包装3盒礼物”是多余的条件。

(五)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精选课件]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之一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精选课件]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之一”,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二、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2)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3)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4)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第6题,学生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

[课件借鉴]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之一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课件借鉴]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之一”,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你的家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值得你骄傲的地方?说听。

2、把你说的内容写下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观察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习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突出家乡的美

教具:两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讨论、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本单元里我们饱览了天下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你的家乡呢,美在哪儿?

二、明确目标:

围绕“我爱我的家乡”选取好的材料,写一

三、习作方法

1、你的家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值得你骄傲的地方?

2、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3、把你说的内容写下来。注意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语句要通顺。

四、资料共享

1、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分小组交流讨论

2、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材料,并对小组内同学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

五、佳作赏析

六、重点关注:

1、别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

2、别人的感受是否真实、发自内心的?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

八、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的片断。

2、小组推荐写得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教案范本: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其一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呈现“教案范本: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其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件收藏】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其二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收集的“【课件收藏】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其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前提准备

1、出示圆柱,圆锥模型,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

⑴谈话,请看挂图,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用线绕、用尺量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2、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拓展应用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热搜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篇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精心整理的“热搜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先自学一下课本95页的内容,看看课本上能不能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它又能告诉我们哪些知识?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获得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同座位相互交流一下好吗?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2)教师出示另一块月饼(圆形纸片)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块月饼,现在我把它分成两份(不平均分),左手的这一份是这块月饼的1/2,右手的这一份也是这块月饼的1/2。老师说得对吗?为什么?

师:这句话中,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

师简要介绍“每一份”“它”的意思。

师: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师: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1/2。

教师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表示的意思)

3、认识1/3

(1)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想到些什么?(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1/3表示的意思?

(2)课件出示长方形纸,问:怎样找出这张纸的1/3?

师:你能用桌上的纸还能创造出其他的一些分数吗?动手折一折,并用彩笔画出来。

展示交流的作品吗?

4、认识1/5、1/10

(1)学生将书中例3、4的填空独立完成

汇报并板演1/5、1/10,教师演示课件1/10

(3)师:像1/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说出几个分数来吗?”

师:这些分数你们都会读吗?(学生齐读)

师: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板书)

6、反馈练习

(1)做书上练习第一题(1、在图上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2)课件练习4(判断)

(3)课件练习5(快速抢答:图中涂色部分是全图的几分之一)

(4)思考题:课件练习6

三、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四、故事结尾,设置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