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教案参考」小学数学教学思考之四

发表时间:2022-10-03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的内容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教案参考」小学数学教学思考之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探究。

一、课前反思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

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的精彩智慧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

1.实话实说——记成败

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皆应实话实说,将其

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

(1)记载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把这些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2)牢记失败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把握遗憾——再设计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精选阅读

[教案分享] 《影子》教学思考之四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是由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教案分享] 《影子》教学思考之四”,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影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小朋友在平常都喜欢互相踩影子,或者是跟着别人的影子跑,他们对影子是非常感兴趣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开始用手影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快他们都很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出手影的,这手影是从哪里来得啊?他们都争先控后的问我,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我拿出了手电筒,告诉幼儿我是通过手电筒发出的光来制作手影的;这时,小朋友都很好奇,问我:“这个要怎么弄啊?你在做一次我们看看啊!”于是,我趁着幼儿正在兴头上就说:“你们想知道啊!我就是不告诉你,你们自己先用手电筒来玩一玩,做一做手影。”实验做完后,我问他们这个手影是怎么来的啊?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回答我说:“光被挡住了,手影就出来了。”于是,我就运用圆的实验,慢慢的把影子和光的关系讲解给幼儿听,幼儿听的很仔细也很认真。但当我问他们影子在什么情况会变呢?这时,没有小朋友能回答的出,我只能运用幼儿用书上的图片口述解释给他们听,小朋友听的是懂非懂。

在这节活动中,最遗憾的是天气是阴天,没有太阳,没能让幼儿感受影子的变化和玩踩影子游戏。

要上好科学活动,就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也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更要让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热搜教案] 小学生数学教学思考范本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搜教案] 小学生数学教学思考范本》,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有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课前准备是让学生在复习整百、整千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整百、整千数,从而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之上进入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易的进入状态,让他们觉得新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解决,打消他们惧怕学习疑虑,消除心理恐惧。

第二、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去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在知识的分解过程中迁移。而这种迁移和推理体现在许多知识点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计算法则也有着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联系。有的还可以统一起来。在教学新的计算法则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方法。本课中我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然后类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计算方法。当学生探讨出1000+20xx=3000的算法时,让学生发1+2=3和1个千加2个千之间的联系,1+2=3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学生汇报完算法后,老师进一步的追问,是否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知道一题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各种算法的思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第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的引入处理不当,没有能让学生感觉到,从旧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为引入时应该是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而我是在开始就呈现课题,违反了自然过渡的原则。

2、由于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的基础功不够扎实,不够精炼,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太令人满意。

3、对于课堂的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所具备的环节。

第四、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1、应该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备好课;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能达到要求的同时新知识的教学的得以解决;

3、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加强语言方面的修炼;

4、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学习和交流,多做反思。

【热门教案】 《画角》教学思考之四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热门教案】 《画角》教学思考之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画角这一教学过程,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对画角的步骤掌握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真正能够理解画角的本质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出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分散教学难点。由于用量角器量角和用量角器画角有一些共同之处,都是使用量角器,都是用量角器中心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量角时看另一边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而画角首先要心中有角,先在要画角的地方点一个点,再和原来画出的射线的顶点连接就画出了一个角。所以,在具体的设计时,我先进行量角的复习,说量角的方法这样就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于采用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画角的过程,并通过自学质疑,可以进一步体会画角的步骤。这样处理以后,学生在自然而然之中学会了知识和方法,体现了新课不新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参考] 乌塔教学思考之五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教案参考] 乌塔教学思考之五,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乌塔》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默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引导学生独立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再引导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我抛出问题:小学生独自外出旅游好不好?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学生的辩论,为领会内容提出认识做了准备。我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学生们积极性相当高,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作了总结:

乌塔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学生听了,也颇有同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的机会,营造了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因而,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快乐,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热搜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之五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搜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之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活动目标: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

2.游戏:比高矮。

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换一个宝宝再次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幼儿做相关练习。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鼓励幼儿互相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延伸: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最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思考怎么写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收集的“最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思考怎么写”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没有哗众取宠的调侃和媒体展示,所有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成功之处:

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足之处:

1、重难点处理解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

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

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改进措施: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课件范本: 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考之四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课件范本: 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考之四”,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现在课已经上过了,但还不能说“上完了”,更不能说“上好了”,真正的收获还在后头,那就是大家对我这节课的指点和教导。下面我先谈谈自己对这节课从选材到设计到上课整个过程的一些困惑和思考,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一、选材

上周接到中心校通知,安排我上一节五年级的计算教学课,但由于五年级下册只有“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而这又必须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才能教学,所以只能另换教学内容,经过和袁宗芳、袁元两位主任协商,选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理念

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比较容易,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上次参加了县局教研室组织的“睢宁县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后,我觉得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认识存在着王行民主任所说的两个普遍问题:

1、着眼点在问题的解决上;

2、解决问题后缺少反思和提升。

同时,在这次专题研讨会上,王行民主任和杜义超校长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方法可以教,但策略是不可以教的。”基于这些,我对所选的教学内容感觉很难,迟迟找不到切入点和基点,不知从哪里入手,又在哪里立足。现在看起来,我对这节课的处理还有很多地方让自己不满意,但欣慰的是自己可以抛砖引玉,收获集体的智慧。

三、设计

1、关于导入的设计

倒推,通俗地讲就是“倒过去想”,即从事情的结果倒过去想它在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如果直接出示给学生,好像有些突兀,其实倒推的思维学生已经具备,只是没有明确的提出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我在本节课的导入上适当地加大了力度。

在导入中我设计了2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设计回家路线”,让学生体验到倒推在生活中的表现。在这个环节上,我没有直接给出“上学路线”,而是先让学生设计回家路线,学生很快发现没法设计回家路线,因为不知道上学路线,这时我才出示上学路线,意在让学生体味出要想倒推必须先知道原来的变化情况。

第二个环节是出示填方框的题型,虽然这样的题型被编排在练习中,其实在低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解决,只是通过今天的练习,唤起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把倒推法明确成一种策略。形成了学生对“倒推”策略的初步感知。

2、关于例题的处理

这节课教学设计,我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将例2作为重点先教学,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

(1)、例1倒果汁,虽然形象,但处理引导不慎,往往会造成学生片面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倒推”的思维意义;

(2)、例1虽然看起来不难,但例1里涉及到两个数量的变化,个人感觉比例2难度大;

(3)、例1教材中采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倒推,个人感觉不如画“变化图”效果好。基于这样的想法,把例题做了这样的处理。当然这里还有一层考虑,至于是否有道理和实际效果如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3、关于习题的设计

本节课,我故意把例题和习题混淆起来,分不出哪是例题,哪是习题。一道道题,就像一个个糖葫芦,有酸有甜,各不相同,而“倒推”就是那根把这些糖葫芦串起来的小木棍。当然,这些题目的编排并不是随意的、无序的,在教学中也不是平均用力的。例2最基本的题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模型”,因此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来教学;抓住重点,进行专项训练即正确画出变化图。在教学完例2后,我本来安排的习题是练习十六中的第8题,目的,一是让学生独立地对倒推策略的练习和运用,二是对接下来“练一练”中难点部分的提前分解;后来因为时间关系,把这题去掉了。“练一练”的习题是本节课的难点,难在学生对“一半多1”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课件引入“一半少1”,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更好地理解“一半多1”“一半少1”的真正含义。在学生基本感受到“倒推”的策略,并能够独立运用倒推策略解决一个数量的变化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例1,这时候的“倒回去”,学生的认知不会再过多地停留在“果汁的倒回去”,而更多的是“思维的倒回去”,然后紧接着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4、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

策略,正如智慧一样,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也是一种很内在很个性化的东西。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去表达、去解决,注重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策略、认知策略、吸收策略、内化策略。

月度教案精选 初中数学教学思考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度教案精选 初中数学教学思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中,我首先由生活中的情景——日落引入,让学生发现地平线和太阳位置关系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由学生平移直尺,自主探索发现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给出定义,联系实际,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现象,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索三种位置关系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由“做一做”进行应用,最后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由日落的三张照片(太阳与地平线相离、相切、相交)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充分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现象,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生好奇,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密切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2.在探索直线和圆位置关系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所对应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能够得出结论,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充分理解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这种等价关系是研究切线的理论基础,从而为下节课探索切线的性质打好基础。

3.新课标下的数学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为此,在做一做之后我安排了一道实际问题:“经过两村庄的笔直公路会不会穿越一个圆形的森林公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此题要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学生的积极性高涨,都急着讨论解决方案,是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滋有味,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体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同时,我也感觉到本节课的设计有不妥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观察得到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后,是由我讲解的三个概念:相交、相切、相离。学生被动的接受,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可以改为让学生下定义,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给学生以思维想象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

2.虽然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是体现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究的原则,但在让学生探索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的时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此处应充分发挥小组的特点,让学生相互启发讨论,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从而使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教案借鉴] 小学数学教案之五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76范文网(fw76.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借鉴] 小学数学教案之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11页: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人人参与口算,学生能够简单的、有条理的阐述思考过程。

4、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04= 3000 6= 60 8=

311= 100 5= 23 2=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出示课件)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这道题就是把36人平均分,分成每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组,应该用除法来解答。 板书:36 3

怎样算出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设计思考:教师提供本课的主题图的画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来想除法的结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课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组分3根,可以分成10组。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组3根,可以分两组。10组加2组就是12组。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过程。

303=10 63=2 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

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么?

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试一试

试一试,并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 633= 262= 444=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说说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82= 60 3= 804=

802= 66 3= 844=

8002= 693= 884=

2、夺红旗

461= 993= 484 = 1005= 6309=

720 8= 963 = 86 2 = 4008= 1803=

小朋友请看刚算的这些题,它们的除数都是几位数?

除数都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

3、解决问题

教材第10页第2题2 。

教材第11页第2题

第1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应该用除法解决。777=11。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这里不是单位名称。

第2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应该用减法解决。777=70(元)

答:一双鞋子比一副手套贵70元。

第3小题。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1)买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来解答一下吧。

(2)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一共要多少元?请你解答出来。

请看正确答案。37+77=21+77=98(元)

答: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要98元。

4、第11页第3题

(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让学生解决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热门教案: 《比的意义》数学教学思考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门教案: 《比的意义》数学教学思考》,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态等方面得到发展。

本课特点: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本节课,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猜测说出商品的价格,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接着,精心安排学生回忆所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为探讨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讨小数意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小时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之间的观察,思考,了解1分米,3分米,7分米→十分之一米,十分之三米,十分之七米→写成0.1米,0.3米。0.7米的变化,认识以为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

实用教案:高三数学教学思考范本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优秀范文吗?经过搜索和整理,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呈现“实用教案:高三数学教学思考范本”,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透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笔者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状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下面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主角,在有限的时间里到达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务必深入了解高考,解答超多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能够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持续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北京采用的是3+理综、3+文综),但只要根据我省的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我省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潜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我们这届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要求试题相对稳定,难度和以前相当。高三复习往往时间紧张,教学资料较多,相对习题量也较多,所以有些教师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征订超多的复习资料,试图透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的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超多艰苦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但是了!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资料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能够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取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所占分量在整份试卷的70%以上,个性是选取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取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取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决定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决定。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潜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潜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三、不可忽视数学思想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试中心已明确指出"注重对数学潜力的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十分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个资料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数学新课的教学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忙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到达传授知识,培养潜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不可忽视《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能够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潜力、逻辑思维潜力、空间想象潜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潜力"。这些潜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透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好处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十分必要的。

五、坚持“三到位”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数学总复习阶段务必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到位。透过复习使自己将原先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透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高三数学的复习大致分为九大块:集合与逻辑、函数与方程、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复数。每一块的复习都基本采用以题带知识、以题渗透知识、以题深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题目大都选自往年典型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基本理论和概念这部分资料基本知识不多也比较简单,难的是题目的多变,因此我备课时着重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角度分析,每个知识点分析透彻,我们6个老师就花一整整一个暑假完成高三三轮的复习总课件。透过以高考题带知识的复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高考题型及高考的考查方式有初步认识,从而能逐渐消减对学生高考的恐惧心理。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紧迫,只能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因此这唯一的一次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串讲上,要在保证基础知识复习掌

握到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为目的,也就是要“一步到位”。基础和潜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潜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而选填题是基础中的基础,平时我在这方面的要求和考查是十分严格的,常利用课上10分钟的时间进行5题选填的测验,去年我班学生这方面的基础是很扎实的,因此在研究一些复杂题目的时候只要思路正确就基本能够拿到分,减少那种想得出但动笔就错的状况,我觉得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也是学生学习潜力的一种体现。

六、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个性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能够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资料,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到达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状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状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期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

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向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必须效果的。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资料的精心准备,能够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取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潜力水平来设计资料。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一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透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务必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过去,我觉得对于高考经验不足的我来说透过听陈校长的课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十分感谢陈校长对我们年轻老师无私的指导。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对于有很多年高考经验的老师来说是班门弄斧了,期望对于第一次上高三的老师有所帮忙。

[实用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考其三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考其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明白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体会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本节课先分析从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10、11个零件怎么分?教材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优化在什么时候妥当;还需要教师充分地备好课。

充分的动手操作和课件直观演示是学生分析找次品次数的基础。本节课是属于思维训练课,所以难度较大,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有困难,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这节课我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学具,让学生借学具模拟称一称,并小组交流方法,同学间相互帮助,让学生都能理解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接下来符号化分析称球过程打下了基础。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

本节课中教师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学会找次品的方法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