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教案设计。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呈现“月度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设计:我爱国旗其六”,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相关知识: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绿、蓝、黄、黑等,这些颜色各有一定的含义,形状绝大多数是长方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规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一个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组成。
活动目标:
1.激发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2.了解我国国旗的特征。
3.制作国旗,提高幼儿剪、贴等手工技能。
活动准备:
1.中国国旗、各国国旗图片
2.天安门升旗视频(1段)、歌曲磁带《五星红旗》
3.长方形红纸、画有5颗星星的黄纸、吸管等。
活动过程:
1.引导
师:小朋友,奥运会在我们中国北京召开过,中国运动员一次次拿金牌,中国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这期间你都看了哪些升旗的画面?你有哪些感受呢?
2.观察
(1)观看各国运动员拿奖牌时升旗的视频(4段)wWw.fw76.Com
讨论:你看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运动员拿奖牌时为什么升国旗呢?国旗代表什么?
总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我们小朋友要热爱国旗。
师:升国旗时,运动员及工作人员是怎样的表情?
总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等。
(2)回忆: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升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如中学小学星期一早晨升国旗、北京天安门前升国旗、翟志刚到了月球上举起了国旗等等)。
(3)出示中国国旗,了解五星红旗的特征。
中国国旗什么颜色?有几颗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
教师小结:我国的国旗是红颜色的。有五颗五角星,也叫五星红旗。出示各国国旗图片,让幼儿找出中国国旗(进一步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4)升旗体验:播放天安门升旗的视频(孩子们都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
3.制作国旗
(1)制作:刚才我们看了天安门升旗的情景,都以五星红旗为骄傲,现在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一起制作五星红旗。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国旗)。
(2)制作成功体验:师幼随着背景音乐《五星红旗》,有节奏的挥动自己制作的国旗(再一次激发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小编推荐
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快乐旅行》其七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快乐旅行》其七”,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Teachingaids:
1、在情景中,有兴趣地学习区分和说出英文单词bear、honey,并复习已学单词pear、orange、plum、zebra;
2、积极参与英语活动,愿意在听、说、做的过程中,体验大声说英语的乐趣。
3、幼儿敢于大声的说英语。
4、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英语活动的快乐。
二、Teachingpreparation:
1、bear头饰、lion挂图、bear的家、欢快的音乐;
2、honey、pear、orange、plum卡片人手一份、装有honey、pear、orange、plum的小手提人手一个。
三、Teachingprocesses:
(一)、Warmup
1、Greeting:
T:Goodmorning!Kids!
C:Goodmorning!Michael!
T:How'stheweathertoday?
C:It'ssunnytoday.
2、Fingerplay:《whereistheThumbkin》
3、Singasong:《Appletree》
(二)、HappyTour:
1、T:Hi,Kidss!今天,Michael要带你们去旅行,Areyouhappy?
Let's背起书包、戴上帽子、戴上coolcool的太阳眼镜,准备出发,Areyouready?
2、教师带领,和幼儿一起越过重重障碍。
(三)、拜访
1、做客bear家
(1)教师带领,拜访bear家,与bear热情地打招呼:"Hello,Bear!";
(2)给Bear送上喜欢的礼物"honey",幼儿认读英文单词"honey";
(3)离别时,热情与Bear再见:"Bye-bye,LittleBear!"
2、给zebra喂食
(1)徒步中,听到来自zebra的SOS信号,询问zebra哭的原因;
(2)教师和幼儿一起给zebra喂pear、orange、plum,并让孩子复习单词pear、orange、plum、honey;
(3)吃饱后的zebra向幼儿表示感谢;离开时,幼儿say"Good-bye,zebra!"tothezebra。
(四)、高高兴兴送礼物
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再看望其他小动物,并给它们送好吃的!
四、Happyending:
1、T:Youareverygood!Givemefive!
2、Singasong:《Appletree》
教师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留意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使其也能在英语活动中活得快乐。
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越变越长》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知道怎么写优秀范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越变越长》”,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活动思路:
中班孩子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许多,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强了,喜欢追根问底,喜欢动手去试一试。《纲要》中将"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领域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而《点点和小黑》的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氛围,我们班的孩子极富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乐意去尝试把生活中常见物品变长进而营救动物朋友。因为受年龄限制,他们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在活动中通过问题与办法数量多少的比较,加重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目标:
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
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
3、两只小蚂蚁,问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
(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
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
(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
(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
(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
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
(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
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
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
(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
(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
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越变越长》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越变越长》》,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思路:
中班孩子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许多,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强了,喜欢追根问底,喜欢动手去试一试。《纲要》中将"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领域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而《点点和小黑》的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氛围,我们班的孩子极富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乐意去尝试把生活中常见物品变长进而营救动物朋友。因为受年龄限制,他们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在活动中通过问题与办法数量多少的比较,加重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目标:
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
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
3、两只小蚂蚁,问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
(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
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
(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
(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
(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
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
(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
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
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
(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
(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
热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越变越长》
活动思路:
中班孩子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许多,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强了,喜欢追根问底,喜欢动手去试一试。《纲要》中将"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领域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而《点点和小黑》的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氛围,我们班的孩子极富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乐意去尝试把生活中常见物品变长进而营救动物朋友。因为受年龄限制,他们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在活动中通过问题与办法数量多少的比较,加重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目标:
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
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
3、两只小蚂蚁,问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
(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
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
(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
(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
(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
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
(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
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
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
(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
(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
2022教案推荐 幼儿园教案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22教案推荐 幼儿园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时间: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 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教案系列]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范例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教案系列]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范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活动目标:
1、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并依据不同属性来分别比较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带量运算。
活动准备:图片,幼儿画册,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7、8)二、出示图片帮幼儿理解图意,并比一比。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图上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指着让幼儿点数。
2、你们再仔细看看会发现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一样,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
三、按不同属性分类并比较数量。
1、师:刚才小朋友都看出来苹果的颜色不一样,那么红苹果有几个?绿苹果有几个》请幼儿说以说,老师记录。
2、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下有几个苹果?(方法同上)3、老师帮你们记录下数字,谁来帮老师算一算。红苹果比绿苹果多多少?6比4多几个?并列一道算式,算出结果。老师帮助记录:6-4=2,树上有多少苹果?树下有多少苹果?7比3多多少?列式7-3=4。
四、幼儿操作
1、幼儿画册3P19比一比在算一算多多少,并在记录纸上列出减法算式。
2、教师指导幼儿边看画册边记录。
3、让幼儿说以说结果。
教案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冰中取物》篇二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教案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冰中取物》篇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科技活动:冰中取物(中班)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可以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老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知道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老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老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老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老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通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老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
好,预备――开始。
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
(幼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也不羡慕别人,就在专注自己的融化过程。
取到小礼物的小朋友可以互相欣赏一下小礼物,并向小伙伴讲讲自己是怎样取到小礼物的。
5.活动延伸:
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请幼儿讲讲在生活中是怎样储藏冰糕及融化冷冻食品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案精选: 有趣的拼搭教案其六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你知道怎么写优秀范文吗?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教案精选: 有趣的拼搭教案其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P28—29 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这里将教材中“摸一摸”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中,在学生发言或小组活动评价后都可以进行摸一摸,增强了教学的整体性。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习得的形体表象与手中能触摸到的形体进行一一对应,才能将所需要摸的一种形体从众多形体中挑选出来,因此一个学生虽然只摸一种形体,事实上对四种形体都进行了识别。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通过滚一滚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面与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滚动,而平面却不可以。从而感知了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堆一堆
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
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
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
这时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思辩: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用这种方式很自然引导学生在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能堆得好,而球与圆柱不容易堆得好,从而体会到曲面的不稳定性与平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4、猜一猜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如图:
(长方体) (正方体或长方体)
(圆柱) (圆柱)
●这样的练习不做统一要求,目前,学生是通过完整的观察来识别形体,而这里是通过局部的观察识别形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是正常的,但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第2种情况,如果学生认为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要给予表扬。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思想。
5、搭一搭
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
6、数一数
如图P29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三、课堂小结
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
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是否敢于与老师进行辩论;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
课前准备
1、 4快滚板,4套积木;
2、 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
3、 4种形体模具;
4、 准备一个智慧袋,里面装有4种形体各10个;
5、 一个挖空的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