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

发表时间:2023-10-22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5篇。

尊师重道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应当从写教案严格要求自己。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经过研究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题目为“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的文章,感谢来体验这篇文章的美味!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篇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近年来,教改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呼吁“把语文的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起。”“把语文的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智力联系起来。”的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是语文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够成熟的看法,愿意坦诚地谈出来,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我认为,设置疑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的《小石潭记》的教学就是对这种教法的探索。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由于课文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参照注释一般可以看懂课文的大意,用不着逐字逐句串讲,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精妙传神的表情朗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明晰的“视觉形象”,从而唤起幽美深邃的审美情趣。基于这种考虑,我在备课时,深入钻研课文精髓,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授课时,设疑质问,并配之以表情朗读,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跃发言,时而是热烈讨论,时而是皱眉沉思,时而是会心叹服,时而是懊悔沮丧……思路畅通,思维活跃,拓展了思维空间,真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石潭记》第一自然段共四句话,写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第一二句着重描述了作者一行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对此,我提出如下问题: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为什么要“伐竹取道”?这说明了什么?③小石潭的位置如何?作者的游览方向怎样?④这两句描写提示了小石潭的哪些特征?显然,回答这些提问并不难,可是要准确深入地理解问题却又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种理解需要经过周密的思考才能完成,也正是在这种貌似简单的问答而实则颇费心机的思虑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才真正得到训练,这种主动性强、思维活跃的求知方式当然比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取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在解答此类疑难时,有些问题难于直接回答,需要学生互相讨论,这就更能诱发兴趣,拓展思维。例如,小石潭的地理位置如何确定?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哪个方向观察景物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依靠课文的内容,辅之以下列图表。经过综合思考,不难发现,小石潭位于小丘以西一百二十步的地方,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察景物的。

北一百二十步北

西②东西①东

小石潭小丘

溪流南南

可是,稍不细心就会出错,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西岸来观察景物,因为他思考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也有人可能会认为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观察景物,因为他考虑到“潭西南而望”,与此相对,人就应站在东北方向。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蕴含有一定程度的迷惑性。小石潭的地理位置怎样确定,以小丘作为参照点,那当然是在小丘往西一百二十步的地方。人的游踪方向就复杂一些。若以小丘作为参照点,可以认为人是站在西边,若以小石潭为参照点,则人应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这里,能否正确选择参照点就是能否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随着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解答,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表情朗读,以强化学生的视听感知印象。如问题④:这两句话揭示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特征?板书并表情朗读“水尤清洌,如鸣佩环”,创设一种水声清脆,潭水空灵的意境,使学生得到一种审美满足。再如,第一自然段第三四句话,概写石潭状貌,由此可见,小潭石有何特点?潭四周的环境怎样?设问之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并表情朗读:全石底,近岸,坻、屿,嵁,岩,千姿百态。板书重点,简洁醒目,强化视觉效应;表情朗读,渲染潭石洁净完整,多姿多态的特征,强化学生的听觉感知印象。这样,视听结合,声情毕备,充分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第一自然段第四句话从侧面描写潭石,精微细致,令人惊叹,试问,这儿写了翠蔓的几种情态?板书并伴之以节奏分明的表情朗读,“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以唤起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从而促使他们体会到作者描绘景物是多么的细致准确。连这普普通通不大为人注意的翠蔓,作者也写尽了它的形情状态,真可谓写景细致入微,精妙过人。

《小石潭记》第二自然段直接描写动静状态的游鱼,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此段写鱼,精微细致,颇见波澜。讲授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百许头”、“空游无所依”说明了潭水的什么特征?②游鱼的动静游态,作者描绘得清晰可见,这又说明了什么?③为什么游鱼,先是“佁然不动”,继而“俶尔远逝”,复而“往来翕忽”?①、②两个问题,学生能马上回答:潭水清澈见底,空灵透明。游鱼的概数,游动之所托,动静之态,作者看得清清楚楚,潭水的清洌当然明显可见。问题③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可让学生讨论:“佁然不动”说明游鱼静处饱享阳光的恩赐,并没觉察人的到来;“俶尔远逝”表明游鱼的灵敏迅捷,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就迅速跑开;“往来翕忽”则又说明游鱼的善解人意,隔会儿后,鱼儿发现人并无害己之意,于是乎往来穿梭,结伴游行。游鱼的忽静忽动的变化,分明暗示出一种自然景观的“乐趣”,作者用静观的方法来发现物的“自得”之态,所以,游鱼的“往来翕忽”在他看来是“似与游者相乐”。鱼人逗乐则又表明作者沉乎其内,静观默察,忘怀世俗而怡然自得。通过这种分析讨论,综合归纳,学生不仅理解了文中生动有趣的景物描写,也进一步体察到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争的思想情趣。领悟到了这一点,也就不能理解下文的“凄神寒骨”的含义了。显然,这种研读、讨论、分析、推论、判断、综合的思维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又诱发了他们丰富奇特的思维想象,使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达到深刻、准确、丰富的程度。

当然,对于这类语言凝炼优美的文章,单纯的设问质疑,是难以让学生品味到其中的艺术精华的,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之中应贯穿着教师精当的板书设计和传神的表情朗读。针对第二自然段,不妨作如下板书设计:

概数:百许头,空游无依

游鱼静态:月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相乐

动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不难看出,板书设计思路清晰,醒目耀眼,易于记诵。与此同时,配之以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着意创设一个鲜活灵动、富于意趣的潭境,这就更能触发学生的激情,牵动他们驰骋想象的风筝线,使他们获得身临其境、静观潭鱼之感。可见,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微妙紧张的纵横思考,简洁醒目的板书设计和创设情境的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他们的智能思维活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小石潭记》第三自然段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第四自然段写潭境的“凄神寒骨”。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主旨,我作了如下设问:①作者为什么用“斗折蛇行”来比喻潭源溪流?②小石潭环境如此洁净幽美,同游者三五成群,为什么作者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其境过清”?安排学生讨论,深入思考,教师适时点拨。问题①:斗折,言溪水之亮(阳光之下)之曲;蛇行,摹溪流之动之曲。一句之内,突发异想,动静配置,一再比喻,作者描物状景,精工细微,于此可见。问题②不直截了当地提问潭境给人的感觉如何,而是巧设矛盾,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引发深思,这种奇巧之问比平白无余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智能思维。潭境的清幽冷僻,凄神寒骨,渲染出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的心境。这一层,学生只要略知时代背景,并不难于理解,可是,问题②的提出,却能促发他们对作者心境作更深入的理解。同游随从,三五成群,在作者看来,却是“寥寂无人”;洁净雅致、充满情趣的幽美潭境在作者看来却是“凄神寒骨”。思而索之,作者的抑郁悲伤该是何等的深沉厚重。

同样道理,积极的思索讨论之中穿插着教师或同学抑郁悲凉的表情朗读,更能强化学生的视听感知,唤起他们的审美联想,使他们能够身同感受地理解作者,如此思读、记诵课文也就化难为易了。

总之,《小石潭记》的教学一反传统模式,通过奇特巧妙的设疑质问、生动有趣的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艺术精华的思索,通过简洁醒目的板书设计来强化学生的视觉感知,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来加深学生的听觉效应,通过逐层深入的点拨来引导学生的整体思维。课堂效果表明,教师点了,学生想了;教师讲了,学生知了;教师松了,学生紧了。无疑,这种旨在训练学生智能思维的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改呼声都强调,中语教学应着力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的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就是对这个现实问题的探索。作为一种粗浅的尝试,这种教法也有或此或彼的漏洞,不过,基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智能思维的宗旨,我愿与各位同行一道携手共进;我也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大有收获。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篇2)

《小石潭记》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美静秒的景沟,还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孤忧愤之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以一首古筝乐曲为突破口,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这段乐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得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评:这段乐曲表现怎样的感情?它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古筝乐曲声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了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

《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以“画”和“音乐赏析”作为突破口,力图给学生营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情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以达到景在画中现,情在曲中悟的目的。因此,只有善于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活,更美,更精采。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篇3)

文言文教学向来就是一个难点,学生听的很枯燥,而且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它重点在“语言”上,这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第四单元首篇就是《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此文时我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并且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作者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大胆的去谈,谈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如果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一班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文言文基础也是比较薄弱的,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更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灵性。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总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是难点更是重点,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不断探索,针对不同文体的文言文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在这方面的教学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篇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近年来,教改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呼吁“把语文的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起。”“把语文的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智力联系起来。”的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是语文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够成熟的看法,愿意坦诚地谈出来,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我认为,设置疑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的《小石潭记》的教学就是对这种教法的探索。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由于课文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参照注释一般可以看懂课文的大意,用不着逐字逐句串讲,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精妙传神的表情朗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明晰的“视觉形象”,从而唤起幽美深邃的审美情趣。基于这种考虑,我在备课时,深入钻研课文精髓,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授课时,设疑质问,并配之以表情朗读,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跃发言,时而是热烈讨论,时而是皱眉沉思,时而是会心叹服,时而是懊悔沮丧……思路畅通,思维活跃,拓展了思维空间,真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石潭记》第一自然段共四句话,写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第一二句着重描述了作者一行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对此,我提出如下问题: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为什么要“伐竹取道”?这说明了什么?③小石潭的位置如何?作者的游览方向怎样?④这两句描写提示了小石潭的哪些特征?显然,回答这些提问并不难,可是要准确深入地理解问题却又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种理解需要经过周密的思考才能完成,也正是在这种貌似简单的问答而实则颇费心机的思虑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才真正得到训练,这种主动性强、思维活跃的求知方式当然比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取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在解答此类疑难时,有些问题难于直接回答,需要学生互相讨论,这就更能诱发兴趣,拓展思维。例如,小石潭的地理位置如何确定?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哪个方向观察景物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依靠课文的内容,辅之以下列图表。经过综合思考,不难发现,小石潭位于小丘以西一百二十步的地方,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察景物的。

北一百二十步北

西②东西①东

小石潭小丘

溪流南南

可是,稍不细心就会出错,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西岸来观察景物,因为他思考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也有人可能会认为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观察景物,因为他考虑到“潭西南而望”,与此相对,人就应站在东北方向。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蕴含有一定程度的迷惑性。小石潭的地理位置怎样确定,以小丘作为参照点,那当然是在小丘往西一百二十步的地方。人的游踪方向就复杂一些。若以小丘作为参照点,可以认为人是站在西边,若以小石潭为参照点,则人应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这里,能否正确选择参照点就是能否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随着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解答,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表情朗读,以强化学生的视听感知印象。如问题④:这两句话揭示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特征?板书并表情朗读“水尤清洌,如鸣佩环”,创设一种水声清脆,潭水空灵的意境,使学生得到一种审美满足。再如,第一自然段第三四句话,概写石潭状貌,由此可见,小潭石有何特点?潭四周的环境怎样?设问之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并表情朗读:全石底,近岸,坻、屿,嵁,岩,千姿百态。板书重点,简洁醒目,强化视觉效应;表情朗读,渲染潭石洁净完整,多姿多态的特征,强化学生的听觉感知印象。这样,视听结合,声情毕备,充分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第一自然段第四句话从侧面描写潭石,精微细致,令人惊叹,试问,这儿写了翠蔓的几种情态?板书并伴之以节奏分明的表情朗读,“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以唤起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从而促使他们体会到作者描绘景物是多么的细致准确。连这普普通通不大为人注意的翠蔓,作者也写尽了它的形情状态,真可谓写景细致入微,精妙过人。

《小石潭记》第二自然段直接描写动静状态的游鱼,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此段写鱼,精微细致,颇见波澜。讲授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百许头”、“空游无所依”说明了潭水的什么特征?②游鱼的动静游态,作者描绘得清晰可见,这又说明了什么?③为什么游鱼,先是“佁然不动”,继而“俶尔远逝”,复而“往来翕忽”?①、②两个问题,学生能马上回答:潭水清澈见底,空灵透明。游鱼的概数,游动之所托,动静之态,作者看得清清楚楚,潭水的清洌当然明显可见。问题③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可让学生讨论:“佁然不动”说明游鱼静处饱享阳光的恩赐,并没觉察人的到来;“俶尔远逝”表明游鱼的灵敏迅捷,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就迅速跑开;“往来翕忽”则又说明游鱼的善解人意,隔会儿后,鱼儿发现人并无害己之意,于是乎往来穿梭,结伴游行。游鱼的忽静忽动的变化,分明暗示出一种自然景观的“乐趣”,作者用静观的方法来发现物的“自得”之态,所以,游鱼的“往来翕忽”在他看来是“似与游者相乐”。鱼人逗乐则又表明作者沉乎其内,静观默察,忘怀世俗而怡然自得。通过这种分析讨论,综合归纳,学生不仅理解了文中生动有趣的景物描写,也进一步体察到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争的思想情趣。领悟到了这一点,也就不能理解下文的“凄神寒骨”的含义了。显然,这种研读、讨论、分析、推论、判断、综合的思维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又诱发了他们丰富奇特的思维想象,使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达到深刻、准确、丰富的程度。

当然,对于这类语言凝炼优美的文章,单纯的设问质疑,是难以让学生品味到其中的艺术精华的,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之中应贯穿着教师精当的板书设计和传神的表情朗读。针对第二自然段,不妨作如下板书设计:

概数:百许头,空游无依

游鱼静态:月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相乐

动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不难看出,板书设计思路清晰,醒目耀眼,易于记诵。与此同时,配之以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着意创设一个鲜活灵动、富于意趣的潭境,这就更能触发学生的激情,牵动他们驰骋想象的风筝线,使他们获得身临其境、静观潭鱼之感。可见,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微妙紧张的纵横思考,简洁醒目的板书设计和创设情境的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他们的智能思维活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小石潭记》第三自然段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第四自然段写潭境的“凄神寒骨”。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主旨,我作了如下设问:①作者为什么用“斗折蛇行”来比喻潭源溪流?②小石潭环境如此洁净幽美,同游者三五成群,为什么作者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其境过清”?安排学生讨论,深入思考,教师适时点拨。问题①:斗折,言溪水之亮(阳光之下)之曲;蛇行,摹溪流之动之曲。一句之内,突发异想,动静配置,一再比喻,作者描物状景,精工细微,于此可见。问题②不直截了当地提问潭境给人的感觉如何,而是巧设矛盾,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引发深思,这种奇巧之问比平白无余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智能思维。潭境的清幽冷僻,凄神寒骨,渲染出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的心境。这一层,学生只要略知时代背景,并不难于理解,可是,问题②的提出,却能促发他们对作者心境作更深入的理解。同游随从,三五成群,在作者看来,却是“寥寂无人”;洁净雅致、充满情趣的幽美潭境在作者看来却是“凄神寒骨”。思而索之,作者的抑郁悲伤该是何等的深沉厚重。

同样道理,积极的思索讨论之中穿插着教师或同学抑郁悲凉的表情朗读,更能强化学生的视听感知,唤起他们的审美联想,使他们能够身同感受地理解作者,如此思读、记诵课文也就化难为易了。

总之,《小石潭记》的教学一反传统模式,通过奇特巧妙的设疑质问、生动有趣的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艺术精华的思索,通过简洁醒目的板书设计来强化学生的视觉感知,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情朗读来加深学生的听觉效应,通过逐层深入的点拨来引导学生的整体思维。课堂效果表明,教师点了,学生想了;教师讲了,学生知了;教师松了,学生紧了。无疑,这种旨在训练学生智能思维的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改呼声都强调,中语教学应着力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的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就是对这个现实问题的探索。作为一种粗浅的尝试,这种教法也有或此或彼的漏洞,不过,基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智能思维的宗旨,我愿与各位同行一道携手共进;我也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大有收获。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简短(篇5)

写文章的目的,或是自娱自乐,或自我排遣,或抒己之情,或达己之意。高超之文,在表述文章过程中,作者往往自然地将其“内心想法”隐藏在文字当中,或隐晦,或储蓄,或幽默诙谐,或融情于景,或托物言志。作者思想越是“隐蔽”的文章,往往要透过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来加以品味、挖掘。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这样的文章。

文章在开头就写了一种“发现美景之乐”。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来表现发现的过程。教这样的文章,除了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外,还得放开思维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发表自己的疑惑之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这看法包括提问题。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看法。然而,原则性的问题也不能让步,一味迁就,一味地加以赞赏。文中有一处量词的运用,“潭中鱼可百许头”。这里用了一个“头”字,鱼的量词怎么能用“头”呢?我引导学生分别用“条”、“尾”、“枚”等量词,联系课文语境进行比较阅读。用“头”字,写得更加有神,写出了鱼的可爱之态,照应了鱼呆滞的特定镜头。这好像用了放大镜把鱼放大一样,这种特写手法还有意思。

学生还对“犬牙”一词进行质疑,为何不用“猪牙”,或“鼠牙”,或“象牙”呢?这里要看哪种牙形容“岸势”最为形象。一比较还是原文最为精妙。

文中的鱼儿好像在空气中游一样,是真的在空气中游吗?这样写,是为了写什么呢?学生齐声答,是写水之清。用这种方法写水清,真是大家之笔呀。佩服!佩服!

有学生问,本文为什么把“人”写得如此简略,是“人”不重要吗?我说,这要看文章的主题,看文章的立意。显然,借景抒情更隽永,更能表达真情实意,更有艺术生命力。你们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