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5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精选10篇)。

以下的内容“红旗渠精神读后感”是栏目小编特意为您准备的,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时。我们可以夹叙夹议地写一篇读后感,如何用文字将作品的读后感真实表达出来呢?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1

从小,我就听说红旗渠。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红旗渠。它是林州(原名林县)人民十个春秋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第一眼看到红旗渠时,我真不敢相信它是人工挖的河。它的雄伟壮观、风光秀丽就像天然形成的,它悬在太行山的半山腰。爸爸告诉我们:"历史上林州严重干旱缺水。林州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是旧林州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严重缺水的状况,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伟大的林州人民在当时县委的领导下进行开山引水的艰难工程。那时,科技还落后,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人们只能靠一锤,一铲和一双手在太行山上修筑成了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工程。我仿佛看见了以前林州人民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情景……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终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境内,解决上万人千百年来吃水困难的问题,灌溉万亩良田。创造了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今天的红旗渠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简简单单而铿锵有力的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优越多了,但我们要铭记这段奋斗的历史,在艰难的环境下要勇于创新。我要好好学习,刻苦钻研,遇到困难要勇于去克服,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做出贡献。携手并肩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2

看罢国庆献礼片《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不能不让我们回想起那难忘的岁月,不能不让我们再去品味那难忘岁月留下的艰苦奋斗和战天斗地的牺牲精神,值得90年代的我们去怀恋和追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红旗渠,是30午前林县人民正当时生产力低下,没有任何掘进工具的情况下,硬足用双手在太行山坚硬的悬崖峭壁上挖进去刻出来的“人造天河”。林县人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其付出的代价是何等的巨大呀?

该剧从井上、井下两个村抢水打架、联姻告吹切人,紧紧围绕“水”,鲜明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县委书记阎运德心系人民苦乐。他冒着生与死的风险,带领着林县人民干起了前无古人的大业。他的身上没有半点腐朽的官气,质朴、真诚、亲切,深深扎在普通劳动人民中间,为他们鼓气、排忧解难。未死先立碑、红旗下宣誓表达他为民造福的决心,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二旺深切感受到缺水造成的贫穷和痛苦,他从一场受屈辱的婚姻觉醒并奋起,带头卷起铺盖上坝,在工程进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部表现出坚强信念和聪明才智,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阳刚之气的青年农民形象。在他身上强烈地表现厂中国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生存环境的愿望,表现了中国农民固有的刻苦耐劳的惊人毅力和降龙伏虎的魄力。

水力学院毕业生刘广泰为了和林县人民一起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干涸的土地,他忍受着母亲病逝、新婚妻子遭车祸身亡的巨大悲痛,仍夜以继H、不辞劳苦,一心扑在工程上,最后不幸因塌方,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

水与红旗渠,凝聚着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这里,水,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水,联系着剧中几对青年男女纯真的情感,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理想感召下,用辛勤的汗水,用青春和爱情浇灌出千秋伟业,

《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是一首血与肉的颂歌,是生命的赞歌。这歌,既悲壮,又豪迈。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3

红旗渠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勤劳勇敢的十万河南省林州人民,历经十年的时间,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当时,修渠的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在没有任何大型现代化机械的帮助下,河南林县数万人民仅凭双手和简单工具,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最终引漳入林,完成了这样不可想象的巨大工程。这条生命之渠结束了林县人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非常震撼。这样一个即便是在现在都非常艰难的工程,在那个各项技术比较低下,各种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最终被那些令人崇敬的人们完成了,那种艰苦奋斗,为了能够创造更好生活的坚忍不拔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传颂,值得我们赞扬,也是建国后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红旗渠精神现在已经能够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传播的积极向上的

文化,也是一种号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灵魂。

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团结合作。当我们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了一定要完成工程的信仰,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十万人一起的共同合作,齐心协力,那么,直到今天,我相信我们也见不到这条伟大之渠。这都是靠人民的团结,努力修出来的。在现在,新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应该说,团结协作是日常工作基本规范之一。每位员工在其业务活动中,都要互相支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明确工作任务和共同目标,在工作中尊重他人,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协同同事搞好各项业务等。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领导层非常关注的,也是同事中日常关心的。一项工作要很多人或很多部门共同完成,这要大家的相互配合。有了相互的配合,就能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各方面的业绩,实现共赢的结果,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有深刻的意义。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4

近日,单位组织了观看话剧《红旗渠》。当年林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天干地旱,吃水奇缺,但是,林县人民不等不靠,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宁肯流血,决不流泪。积极想办法,跑门路。县委一声号令,“引漳入林”,千军万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天当房,地当床,吃野菜,带干粮,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硬是劈开太行山,修建了总渠长70.6公里。清清的渠水,惠及了全县17个乡镇,林县人民从此告别了吃水难的困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给我们很多感慨。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者们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牺牲了许多英雄壮士,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人们却未退缩,而是前赴后继。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1960年,在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引漳入林”无论男女老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听从安排,团结协作。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需要发扬光大,在工作上互相扶持,真抓实干。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了四院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5

为了进一步深化“先锋行动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和规范提升工作,丰富活动内容,8月14日,县局组织全体民警观看话剧《红旗渠》。

此话剧《红旗渠》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毅然奔赴太行山,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每看一场我眼睛都湿润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从思想上受到了一次醍醐灌顶的洗礼,从行为上受到了一次严格养成的训练,收到了“正心”、“正行”的效果,也更加激发我正确履职,当好一名“能尽责”的警察。

一是要有一颗红心,做一名“能尽责”的警察。林县人民因为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激励和支撑,克服重重困难,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崇山峻岭之间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谱写了林县的精彩华章。作为一名民警,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做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所以牢固树立“工作不在我手里耽误,问题不在我手里产生”的工作理念,倡导“我的岗位我负责”的工作境界,提倡说办就办、立马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

二是要有一腔热血,做一名“敢担当”的警察。面对尖锐问题和困难,林县县委一班人没有退缩回避,而以无私无畏、忍辱负重的信念责任,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毅然决然地继续修建红旗渠,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名民警,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我们每一位民警在工作中一定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怕麻烦,不往后缩;面对各种因难和挑战,公安民警必须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平时工作过得硬,关键时刻冲得上,遇到难题不退缩。

三是要有一身正气,做一名“守得住”的警察。历时10年的修建过程中,没有出现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干部挪用修渠物资、为自己亲属谋私利,体现出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廉政观。作为一名民警,我要立足岗位,不忘初心,当警察必须守住底线、控制欲望。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触犯法律,算好政治帐、亲情账、成本账、人生账。

四是有一个意识,做一名“珍惜水” 的警察。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昨天中央一台连续播报了几十分钟关于缺水的事情。趵突泉已经停涌,黑虎泉仨兽头8年首次断流。今年中国可用水量还不及去年一半多。作为一名民警,我倡议大家在洗手、洗澡打香皂时请关闭水龙头,洗澡预热前的冷水请接起来留用,刷牙时请用水杯勿用直流水,洗碗、洗菜时水龙头开小一点,暖壶里的热水凉了也不要倒掉,可以用来洗东西。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6

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既要认真落实统一部署,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结合各自实际,灵活安排好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红旗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经典工程之一,红旗渠精神实质就是为民务实清廉,是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好典型。参观红旗渠,把学习红旗渠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生动教材,更容易反思自己、检查自己、激励自己,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我结合自己参观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实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在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吗?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党性原则,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考。对此,郭庚茂书记明确指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变;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在不同时期会变,但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没有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会变,但我们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没有变。从这六变六不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不能变,作为党性集中体现的红旗渠精神都会历久弥新。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从内心深处打牢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根基。

二、对照红旗渠精神,认真查找和整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认真落实省委指示精神的同时,切实对照红旗渠精神,聚集四风问题,搞好四个对照.【j458.COm 励志的句子】

一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红旗渠的建造是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开局就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这是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三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红旗渠的建设正是林县人民依靠艰苦奋斗,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

四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修建红旗渠,总投资近7000万元。这样的投资不仅在当时是笔大投资,就是放到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投资。如此大的投资,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参与的大小领导干部又是如此之多,竟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问题,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修渠资金,没有一个负责同志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个干部为自己的亲属谋私利。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像战斗在红旗渠建设工地的每位党员干部一样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党中央决定以整风精神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7

10月17日,电视剧《红旗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电视剧《红旗渠》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苦难的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克服重重困难,穿山凿洞,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在壁立千仞的群山之中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林县人民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热播,对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丰碑,是党领导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光辉典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初心、强化担当,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成为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者,成为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的践行者,成为迎难而上、敢挑重担的先行者,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不朽业绩。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8

很长时间看电视剧没有流眼泪了,但《红旗渠》这部三十一集的电视剧,却让我几次落泪,不得不写下一点儿自己的感想。

电视剧《红旗渠》以质朴清新的气质亮相荧屏,让新时代的人们再次感受五十多年前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动人故事。

红旗渠的修建始于1960年,那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林县人民更困难,难就难在水上。人不吃饭,可以活上三天,但喝不上水,一天都活不成。水在林县,确实是关系人民群众生死悠关的大事。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在没有上级资金支持的条件下,林县县委从人民的需要出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体现了今天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

“引漳入林”,是改变林县千年缺水,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但又是困难重重,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工程,没有一股热情和毅力是做不来的。

红旗渠的精神,体现在筱怡老师带领小学生们到工地上齐声背诵《愚公移山》的声音里。

也体现在白发苍苍的路教授亲赴一线,收水莲为徒,完成学生吴念祖因壮烈牺牲而没有完成的作业的路程上。

剧中,令人感动的场面很多。出了事故后,县委书记在人们情绪低落时,在追悼会上,搬出“千古罪人林捷”的活人碑,表现的就是一种担当精神。

在修渠遇到困难,面临要不要继续下去的艰难选择时,县委一班人坚定信念。县委书记林捷立誓:“如果失败,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百姓谢罪。”表现的就是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钢铁意志。

当“挪用公款”被问责,作为县委书记的林捷被带走时,竟然没有时间吃妻子包的送行饺子。(估计要被判刑)对于这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犯罪行为,大家不是推脱,县委一班人包括银行行长都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他们这样做,“不是出风头,不是争名誉,而是担罪责!”

所有这些,都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

从古代开始,就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让人立志的故事,以前我们听的是神话、是传说,但这部电视剧却让我们亲眼看到了中国现代的“愚公”,他们挖山凿渠,奋斗不止,他们不惧牺牲,无私奉献,不是为了自己,为的是人民,目标是未来。

这不再是传说,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脾气、有性格,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种精神,在群众那里,就是不向命运低头,是敢于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办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使命使然。

演员于震饰演的林县县委书记林捷,是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的典型代表。他所表现出一股正气和霸气,不畏来自上面的压力,有担当、敢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特别是“战争年代喝了人民一碗水,今天要还给人民一条河”,这句不忘初心,一心一意为群众的铿锵言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术员吴念祖献身水利事业,执着、严谨、认真的精神风貌,水生、老石叔、水莲、桑红、大海、冯老师、孙副县长以及河娃等一大批人物形象,不落俗套,真实可爱,活跃于人们的印象中;就连余副书记、童主任、忽悠等几个被鞭笞的人物,虽然可气,但也真实、立体、鲜活,仿佛就是生活在你身边的人物。这些是这部电视剧在塑造人物上可喜的收获。

勿庸讳言,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不仅有同自然界的奋争,也有与不同思想和认识的奋争,这里面没有阶级的对立,但同样也是波澜壮阔、扣人心弦,它所阐述的同样是一部党领导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奋斗史。

这条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物质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条承载着价值追求的精神之渠,它激励我们几代人的前进与奋斗,这种精神,将生生息息,永不断流!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9

1954年5月年仅26岁的杨贵调任林县担任县委书记,面对林县严重缺水、极度贫穷的现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改变现状,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地里旱的不长庄稼,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找水吃无动于衷”。经过深入充分的调查研究,他以超前的思想、过人的魄力做出了引漳入林的决定,带领林县人民在太行绝壁上靠人工凿渠引水,在设备落后、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成1500多公里人工天河红旗渠。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规模宏大,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时任县委书记杨贵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目光远大、思想超前,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人民缺水的困难,这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和灵魂。红旗渠工程建设中,面对艰巨的任务、落后的设备等重重困难,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不要,仅靠自己的双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苦干巧干拼命干,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是红旗渠精神具体表现。红旗渠工程建设中,从领导到群众,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抱着“人心齐、泰山移”的决心,围绕大局,齐心协力,不计个人得失,倾其全力扑到建设一线,更有80余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红旗渠精神读后感 篇10

前些天,我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30集电视剧《红旗渠》。这部电视剧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服艰难险阻,修建红旗渠水利工程的生动故事。电视剧《红旗渠》,以质朴清新的气质亮相荧屏,让新时代的人们再次感受50多年前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动人华章。

我虽然看了有一段时日,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心灵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用今天的话说,这一工程是感动中国,感动世界。也可以这样说:在20世纪60年代,地球上增添了一条蓝色飘带,太行山上出现了一条“人工天河”。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且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迹”之一。

全剧开篇,告诉了人们:干旱,曾让林县人祖祖辈辈刻骨铭心。1959年,林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境内4条河流干涸,水库见底。同时,由于缺水发生了三件痛心事:一是水生娘因打碎水罐而自尽;二是水利局技术员吴念祖妻子因缺水病故;三是当地百姓、家族因缺水、找水、争水产生矛盾冲突,瞎子叔因找水摔伤死去。

面对天灾人祸,以县委书记林捷为代表的县委班子,经过反复调研,代表人民的利益,县委提出从山西平顺的浊漳河修渠引水,时称“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工程。

引漳河水入林县,修建红旗渠,是一个巨大而又艰难的水利工程。当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形险峻,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施工险象环生:如7800米的渠首拦河坝工程,在大坝合龙时,因水太激太大,上百名党员、青年跳下水手拉手,筑成一个拦河大坝,确保大坝顺利合龙;太岁山,炸一座山,用了12吨炸药,但一下子牺牲了9人,代价如此惨重;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的狼崖洞,青年突击队连续作战几个月,为此,将狼崖洞改为“青年洞”。

当时,建红旗渠林县的家底,只有300万元储备金,技术条件与机械设备非常落后,原始的工具,打的是人海战术,仅有28名水利技术人员,物质匮乏,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培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没有白灰、水泥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平仪,青年突击队自己做。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许多建设者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粮食不足,就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许多林县人外出务工,攒下几元、几十元钱,寄回来支援修渠。总之,林县人民为修建红旗渠克服了无数技术难关,先后有30多万人次上山劳动,81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尤以共产党员、水利技术员吴念祖,从一开始的设计、测量,到牺牲时仅有27岁,一直战斗在工地上。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林县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坚韧不拔。这一点既表现在学生们到红旗渠工地齐声背诵《愚公移山》篇章的镜头,也渗透在恩师路长信教授,在学生吴念祖牺牲后亲赴红旗渠工地,担当起技术总监,并收水莲做学生等催人泪下的场景中。

剧中还演出了一些人对修建红旗渠的干扰,表现出红旗渠修建不仅要克服自然环境险峻、物质条件匮乏等困难,还要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解决观念落后等问题。这种干扰更凸显了以县委书记林捷为代表的县委多位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与责任担当。特别令人感动的一幕是林捷坚持修建红旗渠二期工程,遭到一些上级领导和部分干部群众的反对,他就让石头爷刻一石碑“林捷千古罪人”,并立誓:如果失败,将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50万人民谢罪。

剧末,林捷因挪用国家专项资金用于修建红旗渠工地而被审查,当时县委班子成员、银行行长、水利局长等多位领导以主动揽责来保护林捷,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林捷的人格魅力和林县县委的凝聚力,以及共产党人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

剧中还介绍了红旗渠总投资6866万元,未发生一起贪污和挪用修渠物质和资金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在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自筹资金占总投资的85%,巨大的工程,少许的资金,靠的是全县人民,勒紧裤带,省吃俭用的义务奉献,干下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工程。这不正是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吗。

剧尾还介绍了红旗渠,从1960年的2月到1969年7月,先后有30多万人次的林县儿女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多,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604万立方,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由原来的2万亩水浇地,发展为54万亩,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早、水贵如油”的历史。

红旗渠,在太行山上蜿蜒流淌至今,今天看来,它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奋进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断流的“精神渠”。红旗渠精神已深深沉淀并铸造着中华民族的伟岸脊梁,将不断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也许就是本剧带给观众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