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导航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发表时间:2023-04-30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系列。

或者是我们的想法不一样,虽然走在一起但终点不一样。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去写一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有效教学学习心得系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1)

暑假伊始,带领全校教职工一起研读《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教授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这是余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内景。

虽然只学习了前五讲,但是发现,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许多想法在这里得到了验证,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在书中余教授把新课程的改革说得很透彻,新课程教学就是要把以前的教学模式来个大改变,教师的教学就要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发展个性,拓宽知识面。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全部内涵。

读着前五讲,有很多体会和感触,其中最深刻的有三点: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xx版》提出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贯彻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曾出现了“拓展探究热”,只要能与课堂教学内容扯上点关系的就要拓展,老师在课堂上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却不加引导。过分拓展的结果是造成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浪费,忽视了文本内容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自认为设计得非常巧妙的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并没有积极回应?创设一个感觉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这时我们常常会责怪学生基础差,复习不及时,学习不主动。很少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相匹配。

读了余教授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关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余教授指出: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须在老师教导下,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帮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处在最近发展区,教学正是要立足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展开。还指出:有效课堂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这个理论让我受到许多启发,这不就是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地“备学生”吗?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拓展性的历史阅读。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只关注教材,关注教学环节,却很少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设计的教案因为不符合学生实际而让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预设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没有预设即课前的精心准备——备课,课堂上就毫无章法;没有生成,再好的预设也无用武之地,这就不能活学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最终意义。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如何精心预设,如何促进生成,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强调重视生成,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余教授在书中也为我们列举了一些生成的误区,特别是指出了重视生成并不表示可以忽视预设,并强调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如何预设?还是应“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把握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兴趣点、兴奋点,把握思维活动的走向。”的确,“备学生”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条件。

预设应是一种基于“生成”的预设,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课堂更得心应手。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是预期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思路可以是:师生互动——产生与预期目标不同的问题——提出新目标——产生新问题——寻找新方案——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标。这样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教师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获得生命的活力与价值。以生为本,在预设中充分地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空间,这种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教师适时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从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诗人。”同样,只有当教师站的足够高时,才能驾驭课堂,才能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时常总结、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2)

7月22日我们四位教师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下,顺利地到达了青岛,于23日正式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听会活动。我们共听了六个专题讲座,它们分别是来自上海市的特级校长张人利的《创“最近发展区”施教,使课堂从有效到高效》、来自上海的教育学博士周彬的《叩问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来自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副校长高俊英的《“三三六”自主开放课堂的教学实施》、来自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副校长赵庆华的《“271”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来自山东即墨二十八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李志刚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来自原山东青岛二中副校长,现山东青岛第二实验中学校长王祖荣的《为创新人才奠定素质基础的课堂》。 这六个专题报告的主题都是围绕着“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加以展开的,他们都用具体实例和成功的经验诠释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说明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及以学论教的重要性。

大量的事例表明了我们今天的教师务必得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为今天的课堂评价标准已不在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说如何把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已是我们教师必须需要认真揣摩和探究的问题。

我们倡导的“先学后教”充分强调了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从而使教和学的关系从“学跟着教走”变成了“教为学服务”,这种先学之学的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为后教之教的针对性、参与性及开放性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实际上,无论是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还是昌乐二中“271” 模式,

或是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教师能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始终不忘记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决贯彻执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铁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信我们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拓展。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3)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对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体现出来,好的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更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标准。所以就知识教学来说我们都教学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时狭义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为我们忽视对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无效的标准,所以说有效教学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盐城更是把今年作为有效教学年来抓,结合省厅“五严”的背景,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个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学年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导学案为抓手来促进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更是悉心研究,大胆实践。我本人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并结和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遇到了些新情况,靠自己的学习暂时无法解决,刚好,市教科院顾院长来我校作了一次关于《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讲座,让我如沐春风,真是醍醐灌顶解决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问题。顾院长的讲座抛开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论,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来谈有效教学问题的,这很接近我们教学的实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

一、教师的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顾院长所说的要把简单的知识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往往使人误以为是故弄玄虚,而等同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是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还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显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简单的问题讲的有厚度,我想可能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当然后来顾院长讲教学要深入浅出、注重知识间的异同、加强学法的指导、放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体验交流反思、构建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而且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认真编写导学案,并做好一次备课、再备课和课后反思。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顾院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课堂教学除了顾院长讲的要做到 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 ,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顾院长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顾院长认为把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正如顾院长所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四、做人的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顾院长认为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为然,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喜爱之上的。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要有效,做人是根本,这里所说的做人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做事的能力,不仅是指学生,更是指教师,所谓教学相长,用心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以上几点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4)

学习了由张晓明等老师讲授的《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小学体育》的课堂后,本人收获匪浅。本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不是单纯地从方法的理论知识去阐述,而更多的是根据理论以实例的形式向我们传授,让我渗透地了解到体育课堂组织原来是能够用那么“活”的方法去组织、实施,效果特别地有效,这送给我了一本体育教学知识的重要宝典,在我的日后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模仿作用。而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一直都困扰着我,不知道如何实施才是正确,而且在我们的脑海中,体育教学方法是非常的多,可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归类,通过学习本课程,它给了我开发了一套很全面、分门别类的体育教学方法,特别是这门课程是每一个有效方法展示一个案例,把理论真正的落实到点子上。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本课程主要给了我以下的启发:

第一,课堂有效教学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施,带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可以说,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选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掌握或者接受的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对教学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注意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当我选取此方法去教学时,我就会更加地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一节支撑跳跃的课堂,如果像传统教学一样,老师教动作,学生去模仿老师的姿势,然后老师一个一个动作的纠正,虽然学生一样能够掌握支撑跳跃的动作,但记忆动作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而如果老师采用发现教学法,布置一定的情景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找出解决方法或者通过观看别人的成功之处,自己去找出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支撑跳跃的动作,在脑海中对动作的概念熟悉程度更深刻。所以通过加深了解各个方法的实施要求和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堂有效教学要求优化组合体育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的精神。每个教师不但要学会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还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科学而合理地、恰当而优选地组合和使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例如,在实践一节四年级的跨越式跳高课时,刚开始学生对于跳高技术不是十分地理解,不过他们存在很浓的兴趣,教师这时候易采取领会教学法,使用跳绳、橡皮筋等,初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起跳或者空中摆动的动作,当学生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后,教师可以采取学导教学法或者完整示范法等,进一步地加强跨越式跳高的要领。

第三,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情况、教材熟悉程度、学校场地情况、学校器材情况等,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的活跃。在熟悉方法后,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身心的发展,有效区分男女生的生理变化,关键要对所教的教材内容熟悉,掌握技术要领,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

第四,以多变的形式有效改变器材的运用价值,激发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以多变的形式,脱离以前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

教学需要老师不断的摸索、探究,教学是一个永不会停止的学科,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学习,本人对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要在课前认真的备课,课后认真的反思,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继续完善上课的质量,争担一名优秀的体育工作者。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5)

备课时,要充分思考各教学板块的用时要合理。课堂教学安排要体现导入方法新颖、快捷,重点教学环节时间充分,内容完整,点拨及时到位,延伸余兴未尽。

1、教师首先要有时间的概念,以教师备好一堂数学课为例,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各需多长时间,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都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时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这时教师一定做好调控。致使学生不要偏离解决问题的轨道。这样才能合理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

2、教师上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如,教具等。还要具有处理预想不到问题的能力。比如,有的学生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课,或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好耽误时间;学生回答问题所问非所答都需要教师的课堂机智来处理这些可能预想不到的事情。教师有效的化解和调控,课堂有效教学时间就能安排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6)

保证优势互补和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以便使小组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小组长可由学生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学生担任,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的产生,增强小组活力,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表达,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学会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对老师评价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篇7)

今天,聆听了河北省教科所王运教授的讲座《反思教学行为 实施有效教学》,感受颇深。

王教授的开场《请您来参与》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带给老师们很多思考。这个问题是:“今年暑假您给孩子留的什么作业?”前排的好几个老师做了分享,差不多都是布置了读一本好书、写日记、写作文、办手抄报等,然后王教授又追问老师们是如何检查的。

一边听着老师们和王教授的互动,我在心里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留什么作业会让孩子们既感兴趣又有收获呢?”读书是应该鼓励孩子们做的,可是各读各的,开学后还是没有一个可行的检查方法,其结果还是无法了解孩子们读书的情况;检查写的日记,也只能看看拉倒,写的好的给予表扬,可是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写完就行,好多都是临开学才开始补作业,交上来之后老师还是无法去评价作业质量,也只是看看谁写完谁没写完……

王教授分享了石家庄某位老师给一年级学生留的寒假作业,令我大开眼界。

一年级学生寒假作业:

1.你跟家长在逛年货市场时,小贩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产品的?卖前和卖后的表情有何不同?回家模拟一下小贩卖货的过程。

2.过年,家家户户都包饺子,说说你家包的饺子都有什么馅的?

3.在看春节晚会时,在每个家庭成员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时有什么样的表情,用相机拍下来,开学时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4.搜集邻居家门上的春联,开学会比一比看谁背得多……像这样的作业一共有十个。

二年级学生作业:

1.昨天发布成绩前,你的心情如何?老师是怎么发布的?你看了同桌的成绩后感觉怎样?回到家,父母是怎么问你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2.听一听下雨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下雨后,你想到了什么?打着伞在雨中走一走,你是什么感受?写一写……

原来,还可以这样给学生留作业啊!分析老师留的这几个作业,这样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低年级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很少,老师的这些作业有很多需要孩子进行观察,比如观察家人看电视的表情、小商贩卖货时的表情、认识饺子和饺子馅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平时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是如果没人引导他们去刻意地观察,他们就不会对这些有很深的认知。

其次,这些作业都是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孩子们做起来就会有兴趣。不同于写字、读书,时间久了就会令人厌烦,而这些作业就跟玩一样:听听雨的声音啊、打着伞在雨中走啊、逛商场啊,每一项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孩子们就不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第三.每一项作业都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能从多方面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

听完王教授的讲座,我都惭愧。这么些年来,我给孩子们留作业还是老传统,从来没有动脑筋想过为什么要留这样的作业,孩子完成这些作业会有哪些真正的收获。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会在留作业上多动脑筋,不再让学生做很多无用功,既没有收获还浪费了很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