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课件收藏】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发表时间:2022-08-02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课件收藏】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小编推荐

教案范本: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其一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呈现“教案范本: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其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件分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其二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76范文网(fw76.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课件分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其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和各部分名称以

及分数的大小。

2、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

学生汇报:把得到 的贴在黑板上。

(4) 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

(5)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 吗?为什么?

2、认识 。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 表示的意义。

教师明确: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 ,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 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 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 呢?

(2)你能说这个 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 ……分子

— ……分数线

4 ……分母

4、 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 > 。

生2:我发现 > 。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2、邻居家的奇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涂满了颜色,请你想一想,每种颜色各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热门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之三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的内容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热门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之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纸,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为他们开辟探索实践的天地,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对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引导他们亲自经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探究有趣的数学。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通过分月饼先谈谈对1/2的认识,了解1/2的意义,知道1/2的写法和读法。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通过习题中的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能否用1/2来表示?这样来认识1/3,又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认识各种图形的1/4,讨论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不足的是评价的重点还不是很到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加强。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热门教案: 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其一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收集的“热门教案: 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其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半径的含义。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策略:

1、通过现场操作和录像、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感知圆的定点、定长的本质特征,以此达到教学重点。

2、组织学生多层次的操作,通过现场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成果,录像展示错误操作及其导致的结果,以正误对比,以及对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反思,感悟用圆规画圆的动作要领及其深层内涵,以此突破难点。

技术应用特色及整合点

以电子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为主要展示平台,集成录像、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

1、以大量配音图片出示生活中的圆,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圆的定义化过程和半径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动态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3、将难以集中观察到的各种画圆的方式和适用个别指导的教师用学具圆规画圆的动作细节用录像的形式进行放大展示,有助于学生观察,掌握规范的使用圆规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

联系生活,出示课题

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圆的图片,引出课题

观察图片,唤起生活经验,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利用电子幻灯片展示大量图片,通过配音旁白,带领学生进入圆形的世界

第二环节模仿、思考、尝试

1、了解圆的形成过程

2、感悟圆中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展示绳栓小球成圆,绳栓铅笔成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圆等使用简单工具画圆,多种成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意观察,思考圆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变的是什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观察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思考圆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不能变(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在讨论中将不连贯的思考点加以系统化,连贯化。

利用动画、录像展示生活中使用简易工具成圆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有意观察。

第三环节:建立概念、学习技能

1、学习使用圆规,学习画定圆。

2、知道圆心半径和概念,知道同圆半径的特点。

3、展示各种不同形态的圆规,帮助学生了解圆规相同的结构组成。

4、展示使用圆规画圆的规范操作过程。

5、在画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定点和定长的作用。出示圆心、半径概念。

6、组织讨论思考同一个圆的半径具有什么特点。

7、展示画规定大小的圆的方法。

8、展示各种由大小不一的圆组合成的图案。

9、了解圆规的结构。

10、尝试操作圆规画不定大小的圆。观看错误操作录像,找出错误动作。

11、在操作中感悟定点和定长的作用。观看动画,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交流讨论得出圆规的针尖脚即圆心,针尖脚和笔芯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12、通过猜想和验证得出结论:同圆半径相等以及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13、模仿操作,画规定大小的圆。

14、模仿、创新设计由圆组成的美图。

15、通过录像、实物投影,清晰放大展示画圆的过程,辨析错误的操作。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明确而细致的指导作用。

16、以动画形式表述概念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表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第四环节:课外拓展

1、了解中国古代对圆的有关论述。

2、学会使用网络工具查找相关知识。

3、出示“圆,一中同长也,引导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理解句子。

4、为什么生活中圆形应用如此广泛,推荐学生电子读物。展示相关页面。

5、交流对句子的理解。上网搜索相关答案。

6、阅读网上文章“为什么轮子的侧面是圆形的”“圆规是谁发明的”

7、观看电脑动画。激发无限遐想。

[教案参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篇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76范文网(fw76.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参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供了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实物图,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能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过折角、做角、画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动,使角的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学生会联想到元角分里的“角”、“牛角”的角。学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对于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仍有一定的困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四、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有谁知道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粗心的“小马虎”在画三角形时忘画了一条边,(课件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这还是三角形吗?这是什么图形呢?

(点评:从学生已有认识起点出发,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会变成什么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揭示课题

3、学生提问,确定学习目标:

师: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样的?

师: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从学生提出的众多疑问中选择有效问题。若是和本节课无关或者是以后学习的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后学习中会慢慢解决。)

(二)引导探究

1.认一认:出示课件(房屋平面图中的角;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构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这些物体上哪里有角?

2.找一找:寻找教室里的角。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3.摸一摸

找一找三角板上的角,共有几个?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模摸这个角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这些感觉说明什么?

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点评: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组合作,从“两根纸条、一枚图钉、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等这些材料中自由的选择材料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想的方法最多。

(点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征。组织学生从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重组,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2.比一比

(1)讨论:利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怎样让角变大变小?通过实验,发现什么?

(2)两道眼力题:

(1)(2)

观察思考:这两组角的边怎么样?大小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验证: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两个角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谁张开的角度大,那个角就更大。

(3)同桌比较刚才自己做的活动角谁大谁小。

(四)动手经历

1.你能将小棒做成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2.讨论:画角的方法。

3.小结: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并标明角的有关名称。

(五)反馈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1)(2)(3)(4)(5)

2.数一数。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课件必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考范例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精心整理的“[课件必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考范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对角的认识过程中,先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角。再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上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形成对角的初步认识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摸一摸,形成对角的直观感受如:顶点是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边等。最后还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找身边的角,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回顾整个备课到上课的过程,我深深地感到,只要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及需要来备课、上课,相信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给他们一个能自由发挥空间,也许他们会学到更多超越书本的知识,勇于探究新知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月度课件精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如何写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的内容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月度课件精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如何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等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手工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

如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瓶?

2、课件出示分月饼活动。

(1)如果要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说怎么切,出示错误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样多),对,这样才是平均分。(出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半块”的具体含义)

(2)“半块”用哪个数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一:课件演示,初步构建二分之一。

1、1:刚才我们分的是什么?怎样分的?“半块”可以怎样表示?(课件演示)。完整地说一说怎么来的?完整表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边的这“半块”月饼是它的二分之一,右边的这“半块”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生共同明确平均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指名说,板书,同桌说,全班说。

3、介绍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介绍写法时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明确小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边的1表示1份。

4、能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说说二分之一怎么来的?

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

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虽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课件出示练习活动: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最后一个,你认为应改成多少?为什么是四分之一?

4、活动二:类比推理,认识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你能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2)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这个图形的八分之一,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3.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4、哪张纸条长?

5、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6、想一想:你占你们同桌的几分之一?你占你们小组的几分之一?

你占你们一大组的几分之一?你占全班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我,能用这么多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问题思学

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吗?

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热门教案: 《认识小数》教学思考篇二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以下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收集的“热门教案: 《认识小数》教学思考篇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总体看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平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习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备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经历这个过程是幸福的,整个教学中我感到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最大程度体现。

有些地方老师讲得还是太多,还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观察、讨论、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太窄,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还要增加,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2、实物教学不可取代。

在教学认识以米作单位的小数时,要是能有实物教学会更直观、形象。课件教学是很生动,但是学生在感受长度单位时,还会有偏差。让学生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去感触,经历一分米、一厘米的分数表示,小数表示方法,亲身感受整个过程,理解会更深刻。

3、备课不够充分。

在备课过过程中,只关注老师如何教会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不足,考虑不全。也许是以前习惯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些高估,所以导致前松后紧。

4、整节课容量较大,教材轻重处理不科学。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写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内容多,教学时又想尽量面面俱到,对小数的读法的教学中存在遗憾,前面有些耗时,后面的教学不是很深入。

总之,通过这次备课讲课评课听课的一系列活动,深感到自己对小学数学教材还不是很熟悉,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预设不足,高估较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课件系列] 圆初步认识教案精选一篇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你觉得哪些优秀范文是值得借鉴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系列] 圆初步认识教案精选一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和半径及其作用。(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棋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另一个平面图 形——圆。(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2、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媒体)

3、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二、尝试探索:

刚才大家举了很多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说明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

联系。如果请你画一个圆,你会吗?请大家用桌上的工具试一试,你能用几

种方法画圆?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1.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2.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3. 交流画法:(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2)利用线、图钉画圆

(3)利用圆规画圆

4.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用各种工具来画圆,画比较大的圆用第2种方法比较合适,比如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个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出示媒体,

认识圆心和半径

5. 师利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口头巩固圆心和半径)

6. 如果请你在练习本上画比较小的圆,你认为用什么工具画圆又准确又方便? (用圆规)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

1.介绍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圆规主要由3部分组成,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3.交流画圆的体验(成功与失败),同伴互助,使画圆失败的同学画成圆。

4.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周)

5.小结:定点就是圆心,出示板书:圆心;定长就是圆的半径出示:半径;绕

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三)尝试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1、看视频

2、学生操作

3、组内互查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1.出示:想一想:圆心和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2.出示同心圆,这两个圆位置相同吗?大小呢?为什么?

3.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4.出示左右位置半径不相同的两个圆,这两个圆呢?

5.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出示板书:决定圆 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五)质疑

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到P.75、P.76。

2.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

三、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出示:中国结,这是什么?它

既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又是吉祥挂饰,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圆形来设计吉祥、喜庆的事物呢?因为在我国,圆象征着团圆。

四、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圆不仅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我们还可以用圆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奥运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可选一个画,也可自己设计图案)

同学们很有创意,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折纸游戏,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对折、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叫什么?和圆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圆有关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来探究这些问题。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