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日记。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观察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蚂蚁日记 篇1
今天下午,我在草地上观察蚂蚁。
我发现一块大石头下面有个洞,我想这里面一定有蚂蚁,于是我用小树枝在洞里乱摆,终于有很多蚂蚁爬出来了,我看到一只小蚂蚁在和一只大蚂蚁打仗呢,我看着看着就自言自语地说:“大的不能欺负小的”,于是我把大的用小树枝挑到一边,小蚂蚁得救了。
我又发现一只更小的.蚂蚁在找东西,可是没有找到,我就帮小蚂蚁找,突然我看到一只小虫子,我用小树枝把小虫子挑到小蚂蚁身边,可小蚂蚁好像没发现一样,反而回洞了,我真着急,不一会大群蚂蚁纷纷走出来,噢!我明白了,原来小蚂蚁去报信了,我高兴极了。几只蚂蚁上去就咬,虫疼的乱动,似乎在叫喊:“救命”,一只大蚂蚁咬住它的脖子,虫死了,一只只蚂蚁团结把虫搬回了洞。
那只小蚂蚁爬出来抬头望着我,好像在说:“谢谢你。”
观察蚂蚁日记 篇2
我在教室扫地时发现了一只大蚂蚁,它真是太大了,我打算好好观察它。
我准备拿镊子把它夹到文具盒里,可它似乎知道我的心事,像犯了罪的人一样东逃西窜,我总是捉不中它。瞧它好像在嘲笑我:“笨蛋,笨蛋,你捉不住我!”我很生气,再一夹,哈哈,总算捉中了。
我得意地走向座位边,把这名“罪犯”放进“囚牢”——我的文具盒里。
我仔细地观察它的外形:这只蚂蚁的个头比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大多了,足有一厘米长。它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部、胸部和腹部。腹部比胸部大,胸部比头部大。胸部和腹部下面都有脚,胸部下面有两只脚,腹部下面有四只脚。腹部又圆又鼓,像有一个蚂蚁卵。
忽然,它翻过文具盒,出来了。我急忙拿起镊子,夹它。我向左夹,它向右跑;我向右夹,它向左窜……最后,我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夹到了,再次将它放入文具盒里。
它在文具盒里卷起来,并慢慢地爬动。我想它肯定快死了。忽然,它翻了一个身,拉直身子,向出口奔去!要不是我反应快,说不定它就又出去了。
我恍然大悟,刚开始它卷起身子是在装死,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这调皮的大蚂蚁!
观察蚂蚁日记 篇3
今天似乎没什么特别,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特别无聊。
突然,我看到前方路上黑压压的一片。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它们正把一大块面包分开搬运。我很好奇,就蹲下来观察。
只见好多只蚂蚁在把面包搬运到他们的“家”——绿化带中的石缝中。一只小蚂蚁搬着比他大1倍的面包,艰难的向绿化带里走。他走走停停,走走停停,不时和其他蚂蚁碰碰触角。那些蚂蚁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一起帮那只蚂蚁搬运,不一会就成功搬走了。
一只蚂蚁脱离了大部队,跑到了一颗大树底下,竟发现了一些细细碎碎的面包屑。它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边去搬运碎屑,边告诉同伴。一会,大部队分离成了两部分,而且朝面包屑方向去的蚂蚁越来越多了。我拿起面包屑,放到靠近绿化带的地上,想帮帮他们,可我一拿他们就吓跑了,只好作罢。面包屑搬运完成了,同时大面包也被处理光了,真为小蚂蚁高兴。
蚂蚁竟是那么团结,他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我,令我不由自主的佩服他们。
观察蚂蚁日记 篇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关注这个群体——蚂蚁。假如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蚂蚁?一开始,我也不知道。
从小就害怕蚂蚁的我,如今还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它,可是,我却喜欢看蚂蚁并与它嬉戏。
有时,我会坐在某个角落里,随手拿起一根小木棒,想方设法地阻拦它们的去路,可是,它们却会绕道而行,另外找一条路线。它们或往上爬,或往地下钻,或绕行,直到它们找到一条新的路线。他们从不放弃,一直都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我生气了,怎么这样都制服不了它们,便拿起一块小石头向它们砸去,本以为它们已经一命呜呼了,可是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它们又奇迹般地从石头下挣脱了。这时的我便不再忍心伤害它们了,并且会为它们找来实物,但终因害怕它们,便把食物放得远远的。可是,它们却不会轻易接受,而是三番五次地检查食物,直到发现没有“异常”后,才三五成群地出来,把食物搬进它们“家”,假如是在过冬的前些日子里,他们便会全力以赴地准备着过冬的食物。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对他们这个群体的了解越来越多,并对它们充满深深的敬意。我想,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蚂蚁,这下应该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了。
观察蚂蚁日记 篇5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中带有一丝丝冷风,我在公园的一角做了意见有意义的事—观察蚂蚁是怎样活动的。
我带了饼干和蜂蜜作为引诱蚂蚁出洞的诱饵出发了。我在家后面的公园里找到一个花坛,发现花坛的角落又潮湿泥土又松软,应该是蚂蚁经常出洞的地方。我先用手把饼干搓成碎末,均匀的小心的洒在地面上,还在饼干末上滴了几滴蜂蜜,很有把握的等待蚂蚁的出现。过了几分钟,我突然发现有三、两只蚂蚁慢吞吞地从花坛的一个缺口处爬了出来。我想,这个缺口应该就是蚂蚁的大本营吧!小蚂蚁慢悠悠的,不慌不忙的爬到饼干末旁先在闻了闻饼干末,哇!又甜又香,蚂蚁经不住美食的诱惑,背起小拇指大小的一块饼干就往大本营爬去。蚂蚁肯定是回去告诉它的同伴们它发现美食了。但是过了将近五分钟左右,我并没有看见成群结对的蚂蚁大部队的出现,看来是我太低估蚂蚁了,蚂蚁其实还是挺谨慎的,我不得不放弃,决定转移地方继续观察。
我继续在公园内找蚂蚁有可能出现的角落,这次我找的地方是一棵大树底下。这次我改为光用蜂蜜来引诱,刚把蜂蜜倒在树底的小石堆上,就发现有蚂蚁迫不及待的`凑过来,好像生怕有其他蚂蚁跟它们抢似地。可是情况有变,蚂蚁并没有来吃蜂蜜,而是朝另一处撒有薯片碎末的地方迅速爬去,我好失望啊!这是妈妈过来看见我失望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天气暖和,所以蚂蚁出来的少,如果天气潮湿,有降雨的时候蚂蚁才会成群结对出来透气、搬家。”我听了撅着嘴说:“唉,真扫兴!”
这次观察不是很成功,但是我不会放弃的,等下次下雨前期,我一定要准备充分,好好仔细地观察蚂蚁大军到底是怎样搬家、活动的。
观察蚂蚁日记 篇6
今天我在院子里看见了很多小蚂蚁。我突然想知道蚂蚁是怎样吃东西的,所以我拿了一些食物过来给蚂蚁吃,把它们引过来。
我拿了很多食物给蚂蚁吃,有:一块小馒头、一块小香蕉、一粒小豆子、一块儿薄荷糖……我们把这些食物放在地上,引蚂蚁过来吃。看看哪个食物最能吸引蚂蚁。有趣的是,一只小蚂蚁想吃薄荷糖,但是它上到糖上面就下不来啦!然后我就把它拿了下来。
后来小馒头引了好多的蚂蚁过来,但是我发现蚂蚁爬在馒头上面转几圈就走了,根本没吃东西。不一会儿,这几只蚂蚁引来了更多的蚂蚁,原来是他们搬不动食物,叫来小伙伴一起搬食物回家。我还发现小蚂蚁的`力气非常大,可以举起来比他们还要大的东西。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发现蚂蚁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它们的力气非常大,爬行的速度也非常快。
观察蚂蚁日记 篇7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和哥哥一起来滨河公园玩。
我们玩得正开心时,忽然,我发现了一群精灵般的小蚂蚁,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很强,总能闻到好吃的东西,嘴巴小得几乎看不到,头上还长着一双触角,听哥哥说,触角是用来说话的'。它一身黑,像乌黑的芝麻。别看蚂蚁小,但蚂蚁非常聪明。
然后,我把一小块馍花儿放在了蚂蚁窝的旁边,看看蚂蚁到底吃不吃,过了半个小时后,一只蚂蚁东倒西歪地走了过来,那只蚂蚁先闻了闻,又仔细看了看,连忙转身走了。我还以为那只蚂蚁又去找别的食物吃了,过了大约五分钟,我看见有一、二、三、四、五......好多只小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馍花儿的旁边,有的在馍花儿下顶着,有的在馍花儿的左右两边手拍着馍花儿,有的在馍花儿上趴着,有的在前面拉着,还有的在后面推着......不一会儿,小蚂蚁成功地把馍花儿抬到了窝里。
我看见这些小蚂蚁心里感慨着,小小的蚂蚁竟然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团结,那样的灵活。
从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有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呀!
观察蚂蚁日记 篇8
这学期我们发了一套科学学具,我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研究了一下,打算捉了几只蚂蚁观察。
下午我就在楼下找到了一个蚂蚁洞,我把一粒油炸花生米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它碰了碰,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几只蚂蚁,不大会儿,蚂蚁就越聚越多了,于是就和姐姐捉了五只放在一个像小盒子一样的透明学具里。回到家以后有放了一小块馒头进去,然后就开始观察蚂蚁了。
利用学具里的放大镜我发现:蚂蚁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它的身体有光发亮;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跑起来速度十分快。
虽然花生米和馒头粒比蚂蚁的身体大很多倍,但他们却能团结起来一起推动食物,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观察蚂蚁日记 篇9
今天早上,我在院子里散步,喝着热牛奶。这时,我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蚁巢。
这个蚁巢是泥黄色的,表面有许多小孔。这些小洞周围有许多蚂蚁忙着进进出出。他们在忙什么?为了找到答案,我的脚步沿着它们爬行的路线移动。哦!原来他们在院子里的垃圾桶下寻找食物。我赶紧跑回家,从橱柜里拿出一颗糖果,咬成一粒米粒大小,然后把这些小糖果放在垃圾桶旁边。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用它的触须触摸糖果并试图移动它,但是米粒大小的`糖果没有移动,所以它移动了它的身体并向蚁巢爬去。一路上,它一直用触角触摸其他蚂蚁,好像在说:来吧,大家,这里有食物。很快,那些收到消息的蚂蚁向糖果的方向冲去。突然,我突然意识到蚂蚁的触角可以传递信息。我看见他们中的一些人咬人,一些人扛着,一些人扛着.这样,他们立即将碎片糖果搬回家。他们合作的方式让我震惊!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心团结,泰山动;人心涣散时,很难搬动大米。小蚂蚁的团结精神值得学习。
观察蚂蚁日记 篇10
9月29日 星期日 晴
一提起动物,大家肯定都会想起慢吞吞的蜗牛、美丽的孔雀和凶猛威武的狮子。而我却想到了那微不足道的蚂蚁。
今天刚一放学,我就看到了一群蚂蚁在院子里搬东西,我急忙的回到了屋子里,拿了一些面包渣放到了地上。领队的蚂蚁过去,闻了闻,然后跑到了蚂蚁群中,告诉蚂蚁们:兄弟们,前面有好吃的,大家赶快去把它搬到洞里去吧!于是,所有的蚂蚁就到去搬运面包渣了。
9月30日 星期一 晴
早上,我刚起床,就又来看我的蚁朋有们来了,我来到了蚁巢旁边,发现蚂蚁们在和一条千足虫搏斗,蚂蚁们先是爬到千足虫的身上,一口一口得咬它,千足虫疼得跳了起来,想要趁机逃跑,蚂蚁们还是在后面穷追不舍,经过很长时间,那条千足虫终于被蚂蚁们给咬死了,虽然蚂蚁们在千足虫的面前显得是那么弱小,但是蚂蚁们团结的精神就足以打败那条千足虫了。
我们通过蚂蚁的'这件事学会了团结、坚强的品质,这次观察,让我们深入的知道了蚂蚁的生活习性。
观察蚂蚁日记 篇11
一天,我在公园里喝水时,滴了一些水在地上,一只蚂蚁爬过来喝起了水,我就停下来观察它。
小蚂蚁尝到了果汁甜甜的味道,没有自己一个人吃而是回到洞里,用触须碰了一下另外的'蚂蚁,好像在说:“兄弟们,我知道哪里有水,快跟我来!”所有蚂蚁一涌而出,爬向有果汁的地方,我发现,蚂蚁们爬的时候互相谦让,团结互助,没有争抢,队伍从洞口到有果汁的地方,像一条长龙。虽然每一只蚂蚁都非常忙碌,但它们还是很有秩序。
看到这种景象,我在心中想:这群小蚂蚁真可敬,因为它发现了果汁没有独吞,而是想着伙伴们,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这种团结友爱、心中有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在班级中呢?同学们有时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有时还会打架,我觉得这些同学应该向这群小蚂蚁多多学习!
观察蚂蚁日记 篇12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地想看看蚂蚁怎样捉虫,我就找到一只大毛虫,用木棍夹起来,放在蚂蚁的附近。蚂蚁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地面,好像闻到了气味。
接着它慢慢地向虫子这边爬过来,到了虫子的身边,先绕着虫子转了一圈。我以为它不能对付这个满身就是刺的虫子。可不就是这样,只见它那触角晃了两圈,猛地爬到毛虫身上,紧紧咬住了虫子的头。虫子扭来扭去,但小蚂蚁仍然毫不松口。
接着,又来了一只蚂蚁,接二连三,蚂蚁的伙伴们都来了,一群蚂蚁终于把毛虫咬死了。战斗胜利结束,那只毛虫慢慢地被拖进了蚂蚁窝里。
群蚁战毛虫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就是集体力量大。
观察蚂蚁日记 篇13
下午,伯伯带我去观察蚂蚁。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用石头做的台阶上,洒下一些香喷喷的面包片作为诱饵,就开始静静地等待它们了。
过了不久,台阶上来了几只蚂蚁,探头探脑的,估计是到处找食物吧。我细细观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节:头部、胸部、腹部,有六条腿。所有又长又细的腿都长在胸部,后面的腿最长。小蚂蚁的嘴巴有两把像弯刀般的大钳子,也许小蚂蚁就是用这钳子把食物切割吧。除了小蚂蚁的腿,更有趣的是它的那一对触须上下摆动,敲锣打鼓的样子,我忍不住地笑出来。可是它为什么要长一对触须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又拿来片面包,拦在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小蚂蚁面前。只见小蚂蚁试着搬了搬,搬不动,便转过身子回去了。我以为它就这么放弃了。只见它草丛方向移动,路上遇到其他蚂蚁,他都会相互碰一下触角。不一会儿,一条“黑龙”似的蚂蚁大军涌向了那片面包。原来它竟是去搬救兵啊。我看见蚂蚁们挥舞着他们的大钳子,把面包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由一两只、两三只蚂蚁搬回去。眼看面包快要全运走了,我故意挖了块泥巴,把它们的路阻拦了。刚开始它们有点骚动,蚂蚁们团团转,遇上的'蚂蚁相互触碰触角,不一会儿马上平静有序地找到一条新的路。很快,所有的面包都被搬走了。我真的佩服蚂蚁啊!
这次观察还让我懂得了一个既深刻又难忘的道理:蚂蚁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团结起来力量非常大。同样,我们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观察蚂蚁日记 篇14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楼下玩耍,无意中发现一群小蚂蚁。便抓了一只,听说蚂蚁从高空掉下来也不会死。我半信半疑,我想我们人从高空掉下来大多数都会摔死的,蚂蚁有神奇的力量呢,使它摔不死?于是,我做了一下实验。
我挺直身子,把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将手一松,迅速蹲下身去观察蚂蚁的情况。呀!真的,这只蚂蚁落到地上不但没事,而且还能爬起来,像没事儿似的一步一步地往前爬。我就在不停的想:也许是我个子太矮,还不够高……我又把蚂蚁重新抓起来,搬出一把椅子,站到上面,再让蚂蚁从高处落下,我看这一次蚂蚁肯定要粉身碎骨了。手一松,我跳下椅子一看,它果然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啊!真的摔死了!看来蚂蚁从一定的`高度摔下来还是会被摔死的。可是它毕竟也是一条生命啊!就这样葬送在我的手里,我真不该拿这只蚂蚁做实验。突然,奇迹出现了,蚂蚁的身子好像动了一下,我又认真的看着它,过了一会儿,经过一段垂死的挣扎,它又爬了起来,爬得还挺快呢!啊。我的实验成功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去网上查找:原来蚂蚁的体重很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时,6条腿张开,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自身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没有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样一来,就减慢了下落的速度,同时也减小了落地时所受到的冲击力。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但这也让我受益匪浅,蚂蚁那顽强的精神,那股求生的意念,这的很让人佩服。我想我也要像小蚂蚁一样,遇到困难也要坚强。
观察蚂蚁日记 篇15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篇科学小论文,于是回家之后我就拉开书柜,想找一本这方面的书参考一下。
一拉开书柜,就闻到一股特别的味儿,原来是樟脑丸。我忽然记起以前看到过一本书,书上说过蚂蚁怕樟脑丸,是真的吗?我决定做一个实验。
说干就干。我几乎在围墙的角落里统统找了一遍,可连蚂蚁的影子也没见着。妈妈说:“你到家门口那棵树底下找找。”我跑出家门,沿着那棵树的边,终于找到了几只蚂蚁,它们向同一个方向快速地爬着。我想:它们可能是接到新的运输任务了吧。为了完成实验,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先用樟脑丸在它们面前画了半个圆,蚂蚁正在向前爬,忽然停住了,转了个身,向反方向爬去。我连忙在那个方向又画了半个圆,这下蚂蚁无处可逃了,它们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有的干脆停在原地不动了,好像在思考对策。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蚂蚁晕倒了,别的还在不断的努力着,想冲出这个圆,不停地乱爬着。
慢慢地,樟脑味蒸发了,它们才终于逃出了那个“包围圈”,继续完成它们的运输任务去了。
看来,蚂蚁确实怕樟脑丸。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