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读后感 > 导航

[跟我写读后感]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心得

发表时间:2022-08-31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后感。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跟我写读后感]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心得”,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暑假期间,有幸读到著名教师薛法根的书《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本书中的教育随笔,语言朴实无华,真实再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如何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留给我们无限的佩服、赞叹!通过阅读,我感觉自己似乎更加的懂得了教育的真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

在这本书中,我理解了大写就是包容:既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又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其中,书中的一篇教育随笔《落差的教学转化》,很能体现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

在这篇教育随笔中,他这样描述: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比这更难的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的确,你的思想,你的学识,你的经验,要成为别人脑袋里的东西,不仅仅取决于你的教,还取决于别人的学。所教的未必就是所学的,教过了也未必学到了,其间出现的偏差、误差所形成的教学落差,足以证明教与学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学的价值正在于寻找这个落差,研究复杂关系背后的可循规律,从而实现有效的教与学。

这段话阐述了教与学的相对统一性。的确,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特点,而采取恰当的方式。这个方式一定要符合所教学生本人的个性特点,否则,教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经验:

01

角色置换:像孩子那样地去想

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就要了解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小时候的情形,把自己置身于孩童时期。回到童年,把自己当成学生,像孩子那样地去想,可以触摸到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那些沟沟坎坎,或许能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段距离。

教师是读者,要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思想。教师要思考学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比如在阅读中不认识的词语,未见识过的事物、现象,没经历过的情感、事件,诸如此类不理解的地方。这样的学生视角,可以让我发现孩子独立阅读所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针对性解决。

02

集体思维: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班额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集体中共同学习。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差异,不尽相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教师常常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发言表态、慷慨陈词,自认为其他同学即便不会,一听便知。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成了听众和看客,因为教学的时间有限,发言交流的机会更有限。于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掩盖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真相,尤其是那些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困境。在异口同声懂了、会了中,学生与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教与学的落差也越来越大。无视这一隐藏着的教学落差,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班级授课的最大裨益,在于每个学生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学习智慧。所谓的集体思维,就是确立并尊重集体中每一个学生,凭借集体的力量去支撑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活动的体制。简单地说,就是要听得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发出的声音,哪怕是很微弱的,哪怕是幼稚的,哪怕是错误的。这种不同的声音足以让人产生新的思考,也足以体现教学民主。何况,一个意外的不同声音,往往会产生连锁效应,让集体思维向纵深发展,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结果。

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才能形成集体思维,才能让教沿着学的轨迹前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感受和疑惑,抓住教学的良机。

03

差异教学:用不同的步子走路

教学的理想状态是:每个学生都能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进,最终圆满达成教学目标。然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跨出的脚步有长有短,因而学习的进程有快有慢。我们的教学目标,几乎都是统一既定的。而40分钟的限定,让那些慢了半拍的学生赶上优等生,根本不可能,这就成了教学落差的悲剧。

教与学的落差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而只能尽可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教与学的落差,善加运用,可以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如果教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调节教学目标、改变教学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兴趣,那么就可以缩短教与学的落差,改善教学的实际效果。将教学落差转化为差异教学,让每个孩子用不同的步子走路,走出各自的精彩来。

基于学生的差异,在教与学的落差中,寻找学生的发展空间,给予实实在在的指导,让学生获得点滴的进步,渐渐缩小了教学的落差。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慢慢地成长。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即使每一步都很小,但只要不停步,就会慢慢赶上来,缩小教学的落差。缩小教学落差的过程,其实才是教学最亮丽、最动人的风景。

总之,通过读书体会到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有尊严的教师、大写的教师,是教师一生应努力的目标。这也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所追求的目标。

fw76.com扩展阅读

读后感收藏: 一个王朝的背影读书心得1篇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读后感收藏: 一个王朝的背影读书心得1篇”,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清朝,一个逝去的年代。在这个没落朝代的背后,有多少人赞扬它,有多少人唾弃它。想起它。我会倾刻泪流满面,也许是欣喜,亦或是忧伤。

初中上历史课,老师每每讲到清朝中期都是神采飞扬,激扬澎湃。时间往后退,尽是血泪。老师哭,学生也跟着哭。在单纯的孩子眼里,不仅有悲哀,还有怜悯。而老师,或许还隐藏了丝丝痛恨吧!

清朝,是个功过无数的朝代。后来的人定位为:一个让所以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亦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视为耻辱的朝代。

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选自《山居笔记》。大约有30来页的字,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就是这不长不短的文章让我对清朝又爱又恨。首先作者的知识底蕴让我这骨灰级的清史迷十分佩服,其次他的文章笔墨更让我为之震撼。仅仅只是一座很凄凉的皇家园林,四面叠嶂,雾云笼罩的承德避暑山庄在余秋雨眼里竟会变成一个端坐在眼前受万人睹目的九龙榻。这九龙榻既是九五之尊的象征,也是让皇帝在孤独脆弱的时候可以休息的靠背椅。

看到这里也会想象皇帝累了、倦了,想念着承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可以化作灵魂的寄托。虽然没能有缘迈进承德避暑山庄的大门,但踏上紫禁城的第一块青砖起就能感受到庄严肃穆的皇宫的压抑感。皇帝久居深宫,难怪想抽身逃离那些惹人头痛的烦琐事物,携来百侣,泛舟于庄内碧湖之上,微风拂面,煮酒论天下,引吭高歌,好不惬意!

清末,是在旧社会时期生活过的人们都不愿回顾的历史,一条条像生死契约一般的卖国协议,巨额赔款让百姓叫苦连天,政府不想自己掏腰包,想尽一切招数剥削榨尽老百姓,哪怕是一枚铜钱。

清朝的存在,或许在汉人心中是一个根本不允许存在的东西。中华民族要汉人统治才算天经地义,即使是篡谋夺位。满人,汉人眼中的蛮夷,这外来异族人统治的国家很是让人反感。特别是在清末,汉人们更是觉得满人天生卑奴血统,不懂得抵抗,不知道拼搏,只一枪一炮就能让他们跪地求饶,舍去自己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尊严,不只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民族的。偌大的中国转眼之间在风雨中飘摇,破落不堪,如何让人甘心。尽管康乾盛世让大清在世界上辉煌了那么一瞬间,而人们更愿意把那段苦不堪言的历史铭记在心间,片面的全盘否定这个让人琢磨不定的朝代以及把掌它的每个孤家寡人。

末了,想大声读出文章的最后一句经典语句------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读罢荡气回肠!

读书心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例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读书心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例”,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关键词:自我救赎

哈罗德的朝圣是自我赎罪,也是对个人和生活的探索。从不完满的幼年生活、不匹配的父亲角色、令人忧伤的婚姻生活中逐渐拔离,看似不同阶段,且每个阶段都让其进而进入下个阶段的闭塞,仿佛这大半生都在为童年买单。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她们的生活和故事大抵也只不过是生命的部分形态。而你过往的忧伤比起生活的丰盈何足挂齿,人生,有时需要放过自我,抬头看见山河,何必回头趟一趟泥泞。

关键词:顿悟理解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与妻子莫琳的爱情故事开始的契机自带了王子与公主的主角光环。画面感十足,一个男人疯狂舞蹈,女主倾情助演美好画面。爱填满所有现实的伤痕,却又被伤痕的复发反而重重一击。连同童年的一起哈罗德更加伤痕累累,柔软而善良。泪水翻涌在日后所有陌生的善良,温暖的目光,伪善的沉默中..

你愿意扮演的角色愿意平方低到尘埃里,理解所有你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抑或宁愿独自孤独也不愿意轻易打破沉默争执改变什么……用这样的行走,唤起内心隐隐作痛的对莫琳的爱意,不是已经沉睡的,而是更加深切的,是否你在探寻某一种方式与她化解的方式

从懦弱变得直率强大,莫琳也随着你的节奏逐渐从过去走出,打开缺口,寻找久违的亮光,毕竟一生那么短,你们都在这样一个人的朝圣路上,救赎自己,放下过去。变得温和,享受当下。

回忆-自责-做出改变-怀念-开始新的生活,哈罗德和莫琳都得到了改变,应该是重生。人生无非,走走停停,一个圈的轮回着,不断的遇见生命的各种可能,坦然接受现实的生活故事,不断顿悟,了解自我,继续前行。

关键词:勿忘初心。

无趣、一无所长,循规蹈矩地读书、坐一辈子办公室、结婚生子、退休,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没有努力过的人生,该有多寡淡。

一个人,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总是在犹豫,总是在做与不做之间举棋不定。

哈罗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开始了。他还以为在决定向贝里克进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现在才发现当初的自己多么天真。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他直面并克服了自己的短处,所以现在终于可以说他的旅程真正揭幕了。

很多时候,也许正是你自认为的理性,阻挡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疯狂一次、冲动一次,生命未免过于单调,太过平淡。

有人曾说过,我们每个人活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都做主流的事情。总有那么几次,我们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情,做出了不符合常理的决定。

变成了少数人,变成了异类,但我们并没有错。有些事情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是不同而已。

我们应该支持一个包容的心态,支持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我们需要听少数的声音,要尊重少数的权利。

大半人只活到二十岁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不过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不过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哈罗德终于来到了奎妮的面前,哪怕他曾经在最后一段旅途中想过要放弃。虽然奎妮最终还是离开了,但她走的时候感到很安定、很轻松。

哈罗德和赶过来的妻子莫琳也挣脱了隔阂,两人坐在海边,重新开始他们的新生活。这一路是赎罪,也是对个人和生活的探索。这一段旅途也教会了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挚爱的人。

“指甲缝里塞着泥土的感觉真好。

重新养育一些东西的感觉,真好。”

是的,感觉真好。

【读书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范文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读书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占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先容,他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晶莹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四周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总是无私地为人类作着贡献,但是由于人类不知珍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地毁坏,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例如19xx年7月份,我国发生的一件事:几家工厂由于过量地向大海和大气中排放污水和污烟,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庄稼受损。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轻易受害了。同学们,科学家早已证实:在宇宙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看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往。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读书心得借鉴]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写作范例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读书心得借鉴]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写作范例”,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德,处处都有“美德少年”美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句话说得好,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肩挑一个家》。从一个故事读到最后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带给人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一盏温暖的莲花灯》。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叫李晨瑶,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别人有求与她,只要能做到的,都会帮忙。一天,她在一棵石榴树下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很悲惨。这位老奶奶性格有点孤僻,不愿与人搭理。李晨瑶认为老奶奶一定有苦衷,她想了一条妙计,找了几个同学表演节目给老奶奶看,让她提出意见。慢慢的,他们成了老奶奶的知心朋友,是老奶奶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庙里。老奶奶送了他们一盏莲花灯,这盏莲花灯很精致,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温暖。

读了之后,我被李晨瑶的爱心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我无比羞愧。有一次,我前面的陆伊倩问我借一支自动铅。我慢慢的从笔袋里拿出了笔,借给了她。我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是有爱心的。和李晨瑶相比,我顿时感到自己无比渺小,李晨瑶对一个素不相识、被人嫌弃的老人毫不犹豫地付出爱心,我不禁汗颜、羞愧。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李晨瑶一样充满爱心女孩,从小事做起。

读后感精选: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读后感(示范版)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读后感精选: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读后感(示范版)》,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这本书是买来赠送给一个读传媒专业的大学生书友的,她说作者许知远是知名媒体人,身为传媒专业的她,非常渴望读一读他写的这本书。也看见有人说,喜欢许知远是因为他是彻头彻尾的知识分子,具有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其实,读这本书就能感受得到。

通过书名《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就可感知这是一本游记,而作者许知远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游荡者,是自嘲的说法。就像闫红称自己是《误读红楼》一样,其实,在写书的背后,应该是做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的。想来,许知远也是这样。

虽说是游荡,却不是闲逛,他每涉足一个地方,就对那里的经济、文化、工业、历史以及发展状况做了调查了解,走访过很多地方,也走访过很多人,有异乡人,也有华裔,他向他们询问他们眼中的所在地,他们记忆里的故乡。所以说,作者虽“游荡”于异国他乡,写的也大多是“他们”的故事,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关注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本书超出了我的阅读舒适区,但我还是要强迫自己去读、去了解身外的世界。毕竟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既然我无法让身体在路上,那就让灵魂跟着文字的脚步,跟随着许知远的脚步,游荡在路上吧!

内容简介里这样说到: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内容简介已经对本书做了系统性的归纳,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是一本非舒适区的书,要做出深刻、有见地的评论来不容易。(20xx.01.24)